廊坊市會展業發展掠影
廊坊會展經濟經過幾年培育已初具規模,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去年,全年組織召開各類大型展會86個,超額完成45個重點展會的目標任務,同比增長30%。全年展覽觀眾達到50萬人次,累計意向成交額68億元,為廊坊直接創收6.13億元。
一個展示品牌的巨大舞臺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電梯展,去年首次從北京、上海這兩個大城市移師廊坊,我市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知名品牌奧的斯來了,東芝來了,日立來了,三菱來了,正處在快速上升期的國內很多電梯整機制造企業和部件企業來了,世界電梯名家云集,電梯名品薈萃,不僅成功打造了國內外電梯行業信息交流的平臺,也搭建了國內外同行競爭市場的舞臺。
國外的會展業發展得非常成熟,從國際知名展會的發展來看,都是特別注重品牌的塑造、推廣和維護。現在,國際知名展會的舉辦本身就是一種品牌的象征,一種專業化的號召力,如德國漢諾威展覽、法蘭克福展覽、意大利米蘭展覽已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是品牌化的著名代表。
而從品牌展會的內容上講,品牌展會則更注重專業化。這不僅是品牌展會的內容,更是品牌展會的要求。專業化在宏觀上是指以專業貿易展為主導的發展方向,在微觀上是指展會的策劃和組織運作的具體過程的專業化。
一份專業的會展調研報告指出:一個著名的品牌能救活一個企業,一個品牌化的會展,同樣也是一個有力推動城市會展經濟發展的根本。碧海(廊坊)釣具展、中國國際管道展和中國國際電梯展作為國內知名的品牌展會在花落廊坊的同時,也讓廊坊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城市品牌隨著會展品牌影響力日益加大。
一扇對外開放的靚麗窗口
廊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已將會展旅游業列為我市六大主導產業。2005年,廊坊全年會展旅游收入超過40億元,達到42.32億元,占全市經濟總量的2%,直接拉動經濟增長近1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其中會展業發展迅猛,大型國際展會異彩紛呈。2006年,我市舉辦的大型展會占展會總數的50%以上,碧海(廊坊)釣具展、中國國際管道展和中國國際電梯展都是亞洲乃至全球業內最大的展會。東北亞暨環渤海國際商務節、中國北方旅游交易會、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等一系列高規格、大規模國際化展會活動陸續舉行,說明廊坊會展業正快速向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方向邁進。
其中,僅以“5·18”為例,一向以參加專業、有影響的國際性展會為標準的華為亮相“5·18”,一方面表明業界對廊坊市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的認可,一方面也意味著這個從廊坊成長起來的國際性的展會,不僅讓廊坊作為河北對外開放窗口的作用凸顯,也讓廊坊的經濟乘風跨越、城市品牌走向世界、城市文化不斷豐富,逐步樹立起會展城市的形象。
一股共同發展的強大動力
“廊坊會展業大有可為”。在2006年“5.18”期間舉行的中美會展業國際論壇暨會展旅游洽談會上,與會代表這樣評價廊坊。
目前,廊坊的展覽館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與北京國際展覽館的面積幾乎一樣。會展業效益在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以來,廊坊市展覽面積增速高達90%,接待國內游客和國內旅游收入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02.4%和122.5%。
廊坊辦展會跳出了政府投資的單一形式,通過爭取企業的贊助與支持,委托專業化的會展公司組織會展,朝著更加專業化、市場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作為全市會展業的骨干企業,廊坊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認為,一種技術可以支撐一陣子,一種產品可以支撐一輩子,一種品牌卻可以支撐幾代人。把品牌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不斷在市場中洗禮、升華品牌價值,廊坊國展始終信守經營理念和營銷戰略,把品牌滲透到經營管理細節中。
國內外競爭激烈的會展市場中,品牌展會已經成為制勝的法寶。廊坊會展在發展中形成了“內容差異化、管理流程化、形式藝術化”的思路,把培育品牌展會當作長期任務來抓。目前,以展會策劃和組織運作的專業化為突破口,結合我市經濟結構和產業優勢,重點培育了廊坊啤酒節、品味車苑汽車展、石油管道展、釣具展等品牌展會,舉辦了近100個專業展會。
在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后,“讓世界了解廊坊、讓廊坊走向世界”的意識越發深入人心。隨著會展業的不斷發展,媒體對廊坊關注度也不斷提高,僅參與“5·18”商務節報道的就有在國內、國際都頗具影響力的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香港鳳凰衛視、文匯報,大公報及新浪、搜狐、雅虎等媒體超過百家,為廊坊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強大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