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進出口跌幅收窄 對越南出口大幅增加
今年1~6月,中國對越南市場中成藥出口大幅增加。越南本土的中成藥工業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水平低,中成藥專業生產廠至今還沒有達到GMP認證條件,遠遠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故越南市場每年所消費的中成藥有60%來自進口,其中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大陸。上半年,中國對越南出口中成藥較去年同比增幅較大,排在前列的出口企業的平均增幅均在25%左右,全部為中成藥(商品海關編碼30049059),但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下降了10%左右。
“國家隊”為出口主體
上半年,我國中成藥出口企業共有470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國有企業仍為中成藥出口主體,出口額達4449萬美元,占整個中成藥出口額的59%,較去年同期下降2.6%。由于國有中成藥企業及其產品一般具有較高的品牌信譽度、較大的生產規模,并具有獨立的產品知識產權和較為固定的市場消費人群等特點,所以,盡管受進口國家因金融風暴而消費水平下降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整體出口略有下滑,但降幅不大。
北京同仁堂股份和漳州片仔癀藥業的出口份額占到整個中成藥出口份額的25%左右,其中,北京同仁堂股份出口平穩,而漳州片仔癀藥業的出口同比增長13%。
今年上半年,三資企業出口中成藥1309萬美元,占整個中成藥出口的17%,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18.5%,出口有一定降幅。其中,中外合資企業出口降幅為13%,外商獨資企業出口降幅為22%。
由于我國中成藥的傳統出口市場——中國香港和日本的需求較為穩定,所以,主要出口市場在日本和中國香港的外商企業(天津田邊制藥有限公司、培力藥業有限公司)的出口不僅沒有影響,反而都有較大的增長。但在上半年,澳大利亞、德國和菲律賓等國的市場需求下降,導致對這些市場出口的外商企業業績下滑明顯。
今年上半年,其他中式成藥(商品海關編碼30049059)出口較去年同期有一定下降,其中中東地區降幅達79%,主要是新加坡在廈門獨資的一家對阿聯酋出口萬金油的企業出口下降所致。1~6月我國對韓國出口中式成藥同比增長412%,出口金額為166萬美元,主要歸因于河北安國市一家貿易公司的出口大增,但這種同比增加不具有連續性,并不能代表韓國市場需求明顯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藥集團出口增長較快,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來,云南白藥集團在生產技術改造、產品研發、原生藥材基地建設、市場網絡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另外,3只主要產品的原料多為云南特有的野生藥材,因長期無序采挖,資源日漸枯竭,加上市場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市場價格直線上漲,致使該公司的經營成本急劇攀升,上半年,公司整體中成藥產品出口平均價格上升24.57%,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上升60%左右。
相關
危機中尋找植提行業國際新機遇
植物提取產業信息網最近獲悉,美國議員開始呼吁對大部分膳食增補劑產品等施行減稅優惠。有關眾議員已經向白宮提交了“2009膳食功能劑和增補劑稅收公平法案”。這一提案得到了天然產品協會(NPA)、負責營養委員會(CRN)和聯合天然產品協會(UNPA)的大力支持,這些主要的行業協會正為預防和減少美國醫療開支猛增而努力。而且有一點可以肯定,利用飲食增補劑“治未病”的概念也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接受,營養增補劑能顯著的改善健康,這有助于人們保持健康,減少醫療支出。
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這樣的呼吁無異于給美國增補劑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心劑,減稅或者優惠就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節省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增補劑保健品,以達到維持健康的目的。
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對飲食增補劑行業的重視與當前美國醫療成本的控制政策都給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帶來了亮點,而如何把控這些新的商機是我國植提行業主流企業最為關注的重點。
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植物提取產業信息網共同主辦的“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論壇”將在9月18~19日在北京舉行。在經濟危機的新機遇面前共同探討擺在整個植物提取物行業問題,包括:如何在國際市場中塑造中國來源的天然成分品牌,而不是價格戰術;如何比肩國際天然抗氧化劑成分開發水平,提高單個產品的競爭優勢,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等等。
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論壇不同于以往論壇,本次會議將是探討行業論壇的新模式大膽實踐,會議匯聚國內知名行業媒體、國內國際著名提取物生產商、駐中國國際增補劑生產商、國內著名保健品生產商采購部,將在為期兩天的行業論壇中分析探究植物提取物行業現狀,深入交流給出國內植物提取物企業發展意見,為企業制定未來一年市場戰略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中國醫保商會 霍衛)
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