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醫院裝備更新計劃有望刺激我國出口
越南醫院裝備亟須更新換代
越南位于中南半島南部,人口高達8600萬人,在東南亞十國中居第一位。自上世紀80年代越南正式采取“革新開放”新政以來,其經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目前,越南國民生活水平在東南亞地區居中上等。
20年前,越南尚未建立本國的醫療器械制造業。除紗布、消毒棉和注射器等少數低值醫院易耗品外,其幾乎所有醫療器械均需從海外進口。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是越南最大的經濟援助國,其明確規定部分援助資金只能用于進口日本公司生產的大型醫療器械(如CT等高端診斷成像儀器等),故越南大醫院的高級診斷成像儀器基本上是日本貨“一統天下”。但是,越南很多地區財政仍十分困難,不少經濟落后地區的醫院甚至還在使用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援助的陳舊裝備。就總體裝備而言,越南醫院不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醫院。這一情況令越南政府痛下決心——越南衛生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去年10月國會開會期間指出:“政府擬在下一個五年計劃里將省市一級醫院的醫療設備全部更新。”西方經濟學家猜測,越南政府這一表態意味著在今后五年內,越南將會進口數十億美元的醫療器械及大型醫療裝備。
緊缺產品多
據報道,目前越南醫療系統最緊缺的醫療器械是“人工腎”(腎透析裝置)。因為該國有不少病人正在排隊等候做腎透析。由于越南國內企業至今尚不能自行生產腎透析機,故配備透析機的越南醫院數量不多,大量的病人必須去大醫院排隊等候做腎透析。據悉,日本一醫療器械公司3年前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資486萬美元建立了一家年產50萬套人工腎/血液循環器的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銷售額達1.075億美元/年。
除急需腎透析機外,不少在我國被視為是“大路貨”的醫療器械產品在越南也屬于緊缺商品,其中包括:手術器械、各種內窺鏡、醫用試劑和造影劑、牙科設備、耳鼻眼科治療設備、心電圖儀和腦電圖儀、產科器械、康復器械、電子重癥監護儀、矯形器械(如各種人工關節等)、體外碎石設備(如超聲波碎石機)、高分辨率X光機、彩色B超和黑白B超機、激光診療設備、激光美容儀、數字式助聽器、人造血管、麻醉機、呼吸機等。
市場準入門檻不高
對于越南醫療器械產品的進口關稅問題,越南政府為鼓勵地方衛生部門進口國外醫療器械產品,采取了低稅率制。除對40種越南能自行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時必須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許可證外,對絕大部分醫療器械,地方醫院均能自由進口,且稅率在5%以下。如一次性醫療器械產品(輸液套和輸液袋/輸血袋等)的進口稅率只有1%~2%。因此,相對于其他東南亞國家來說,越南政府制定的醫療器械關稅稅率是比較低的,其醫療器械市場準入門檻相對來說并不高。
我國有出口競爭優勢
自1994年以來,越南商務部每年都在其首都河內市舉辦“國際醫藥、醫療器械產品展覽會”,到今年已經是第16屆了。前幾屆我國都有大批醫療器械進出口公司參展,部分公司在越南展覽會上獲益匪淺。
目前,越南國內共有約5000家醫院,其中省市級醫院近200家,縣級以上醫院2500家。如果越南政府真能落實醫院裝備更新計劃和相關資金,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目前,我國除少數高端醫用診斷成像儀(如螺旋CT、MRI、PET等)尚不能生產外,越南醫院所需的90%的醫療裝備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均能生產。而且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對越出口擁有地域相近(通過昆明至曼谷的國際公路或湄公河水運均很近)以及價格遠比西方公司同類產品低廉等優勢,故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對越出口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徐錚奎)
《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