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業進軍越南
中國-東盟橋頭堡昆明與同屬于亞洲的越南一衣帶水。中越兩國傳統文化及地理位置都具有開展邊貿活動的突出優勢。開發越南印刷業市場更是業內同行關注的新亮點。
有著8500萬人口的越南相當于我國的一個山東省那么大,然而,在印刷業市場的需求方面卻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越南包裝印刷機械的需求量很大,故中國包裝及印后設備在越南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越南書刊印刷主要使用平張紙(進口)膠印機印刷,而且印刷廠多,印機制造企業少。整個越南才只有兩家印機制造廠(河內一家、胡志明市一家),而這兩家所謂的制造廠目前也只是搞一些修理業務,不具備印刷機械開發制造的能力,因此,越南印刷設備全部靠進口。20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中越兩國關系冷落,越南大部分印刷器材進口德、日、韓以及臺灣省的二手設備。這些設備機型老化、設備陳舊、印刷質量差、并且成本高。目前越南政府有規定:不允許企業進口二手機械。這項政策的出臺將會帶來新一輪設備需求,同時也有利于中國設備進入越南市常現在,越南大部分印刷材料由中國進口。尤其是近些年,對中國膠印設備需求呼聲強烈,他們希望印刷機制造商北人集團在越南設辦事處。
鑒于以上情況,印刷行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強與越南印刷業的合作:
首先,打開通道,加強中越兩國印刷業經貿技術交流與合作勢在必行。中越兩國行業協會加強溝通,互派代表團進行行業交流。通過舉辦產品展示、推介、商貿洽談和企業間的互訪等活動,為兩國企業直接對話創造條件。
其次,向越南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印刷技術培訓、講座、技術咨詢交流、信息發布等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宣傳活動。因為,越南每年向國外輸送2000人學習,多以向德國派員學習為主。不同的文化教育,決定其認識導向和設備選型。因此,中國印機行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
第三,中國行業應向越南推介好企業的好產品。產品質量過硬是企業立足越南市場的最好宣傳,這是對企業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的檢閱。因此,中國企業應在提升核心競爭力上練好內功。
第四,營銷公司應加強市場整合,聯手做強做大、對外統打中國牌,不要競相壓價、攪亂市嘗破壞中國企業形象和利益。
第五,越南改革剛剛起步,資金短缺、支付能力弱也是經濟復蘇初級階段的普遍現象。因此在商貿活動中,一定要做到合同嚴謹、操作規范、慎重選擇代理商,并注意其資信程度和經濟實力,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開拓越南市場的幾點想法與建議
一、赴越南進行考察,尋找合適的代理商與投資項目;
二、通過國際活動,進行企業、產品的形象宣傳與推廣;
三、與云南、廣西等的越南駐在機構進行合作;(目前可考慮駐昆、駐南寧使館,以及昆明推出的“營銷昆明”國正公司合作);
四、參加越南的國家級展會,獲取政府部門政策信息、市場信息等。
結論:
越南現在兩大國家級展會,一是每年10月在河內舉行的越南國際工業博覽會(VIIF)和12月份在胡志明市舉行的越南國際貿易博覽會。
越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從1990年舉辦起,到2005年共舉行了十四屆,基本與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共同成長起來,2004第十三屆VIIF中國機械行業類企業共有42家企業參加,所帶各種中、大、小的煙草、木工、制藥、印刷、工程、冶金、礦產、包裝、食品、縫紉等設備在展會開幕式后的第二日全部銷售完畢,并簽定了高達1.2億人民幣的合同金額。此后,2005年,越南計劃投資部FIA北方投資中心在昆交會期間更是授權“營銷昆明”國正公司作為FIA信息發布、項目合作、招商代理的中國唯一單位,HEC中國(昆明合資公司)作為VIIF的中國獨家招商單位。此后,經越南國家貿易部、越南國家工業部、越南國家建設部、越南國家交通部和FIA決議,VIIF2005將正式開設“中國創造展區”,其展示內容將是越南國家最緊需的展品,包括:煙草、木工、制藥、印刷、包裝、冶金、礦產、食品、縫紉、機電等機械裝備、五金工具和汽車摩托車整車與配件等。
越南國際貿易博覽會屬于綜合型博覽會,以展覽日常生活用品為主。
我們推介中國企業通過參加越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以及相關的考察活動來促進對越南市場的了解與市場開拓。
VIIF2005與HEC、昆明高新區保稅區對本次博覽會更是推出了“保稅庫”服務模式。保稅庫是指:是海關口岸的延伸,同時可提供全套的國際、國內物流服務。
保稅庫將為展商提供以下可存儲的貨物:
國內出口貨物;
轉口貨物和國際中轉貨物;
外商暫存貨物;
加工貿易進口貨物;
供應國際航行船舶和航空的油料,物料,維修零部件;
供維修外國產品的進口銷售零配件;
未辦理海關手續的一般貿易貨物;
經海關批準的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貨物;
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保稅庫設有專業的會展中心);
在保稅庫內,可以進行換包裝、分級、檢驗、分類、加刷嘜碼、貼標簽、分拆、拼裝等簡單加工。
該項服務即保稅庫將為參展商(客商)帶來的益處:
在海關規定的儲存期內(最長可達2年),存入保稅倉庫的貨物,可暫時免(緩)繳納進口稅款,免提交進口許可證或其他進口批文,此舉可使企業避免在貨物儲存上造成的資金積壓,減輕稅賦壓力,加快資金周轉;
客戶在進口產品存入倉庫,可在客戶最終實現銷售后,由最終的收貨人來支付倉儲費用和相關稅款,客戶由此可節省修建倉庫的費用;2005年2月1日,海關部署規定一般貿易貨物可以存入保稅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