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降稅:中國紡織出口新機遇
中國紡織品對東盟國家的出口和對其他地區的出口有所不同。對歐美等國家、地區的出口主要是服裝等制成品,而與東盟國家的紡織品貿易更多地集中在紗線、棉布、化纖布等半成品的出口,到東盟國家后再加工成服裝。這種貿易格局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在加工貿易方式下,中國與多數東盟國家所進行的區域性分工;二是在紡織品配額體系下,可以使用東盟國家的紡織品配額出口到歐、美等消費市場。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降稅計 劃”的啟動,中國與東盟各國紡織品稅率將會顯著降低,給中國紡織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泰國紡織品平均稅率為21.5%,經過正常產品降稅過程,2007年1月1日起降至10.6%,2009年1月1日起降至4.7%,2010年降為零;馬來西亞紡織品平均稅率為16.8%,2007年降至9.2%,2009年降至3.9%,2010年取消紡織品關稅;印尼紡織品稅率多在5%以下,前期基本不降稅,2009年降為零;越南紡織品具體降稅步驟為,2006年降為27.2%,2007年降為26.6%,2008年降為22.8%,2009年降為19%,2011年降為12.6%,2013年降為5.8%,2015年取消關稅。 文章來源: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