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南兩國經貿合作近況及思考
中國-越南兩國經貿合作近況及思考
王龍虎
【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王龍虎,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商務廳調研員。曾在我駐越南使領館工作9年,歷任二等秘書,一等秘書,參贊級經濟商務領事,云南昆明 650032
自1991年底中越兩國關系正常化以來,雙方交往日益增多,了解日益加深,政治關系日益友好,與此同時,兩國經貿關系日益密切,令人矚目。
一、近年來中越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增進了友誼,增強了互信;政治關系的日益改善為發展兩國經貿合作關系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經貿合作議題已經成為高層會談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1年11月30日-12月4日越共總書記農德孟率團訪華,期間,中越雙方簽訂了中國向越南提供用于生權銅礦項目4050萬美元優惠貸款的框架協定,中國向越南提供3000萬人民幣無償援助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2年2月27日-3月1日江澤民主席率團訪越。雙方強調進一步加強經貿和投資合作關系。雙方就在保證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在越南合作實施大項目、繼續采取兩國貿易穩定增長的措施、力爭將2002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5億美元、2005年達到50億美元、并在擴大旅游、文化、教育、科技、農業、氣象水文等各個領域的合作達成共識。雙方簽署了中國向越南提供5000萬人民幣無償援助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國向越南提供5000萬人民幣的優惠貸款的框架協議。
2003年4月7日越共總書記農德孟率團訪華。中國政府決定,免除過去的越南債務(約4.2億人民幣),并無償援助越南在河內興建越中友誼文化中心。中越雙方確定:一是繼續維持各種形式的高層接觸;二是大力推動各級、各行業、各地之間的交流、合作;三是加強理論領域間的合作;四是特別要加強經濟、貿易、科技合作;五是繼續合作解決一些問題,突出的是陸地邊界分界、立碑和北部灣漁業合作議定書,使其完善雙方簽訂的陸地邊界條約和北部灣劃界協定。
2003年10月10日越南常務副總理阮晉勇訪華。雙方簽訂了越南在昆明和南寧設立總領館協議、越南國家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結算和合作協定、兩國政府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
2004年5月20-24日越潘文凱總理訪華。兩國總理認為,2005年達到5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將在2004年提前實現。兩國總理商定到2010年雙方貿易額實現100億美元。太鋼和北氮改造項目已經完成,開始就越南高岸熱電廠和生權銅礦項目合作。雙方就建立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和南寧-涼山-河內-海防2個經濟走廊、同北部灣經濟圈作為兩國中長期經濟合作的共同規劃達成意向。雙方還就越南鐵路通信信號改造、鐵路輕軌系統、海防熱電廠、廣寧熱電廠、向中國購電、以煤為原料生產氮肥、生產水電設備、在榕橘興建造船廠等項目交換了意見。雙方決心加快陸地邊界立碑進度,2004年內完成50%;在實施北部灣劃界協定和北部灣漁業合作的過程中密切合作,將兩國邊境地區和北部灣地區建設成為和平、穩定、合作、發展的地區。雙方強調需維持南海的和平穩定,通過談判解決糾紛,與東盟各國密切配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2004年10月6日溫家寶總理率團訪問越并出席亞歐峰會。10月7日雙方在河內簽署8個合作文件,包括: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國商務部與越南計劃投資部關于成立經貿合作專家組的諒解備忘錄;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越南水產部關于進出口水產品的檢驗檢疫及衛生管理合作協議;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越南農業農村部關于越南向中國出口大米的植物檢疫議定書;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越南衛生部關于修訂補充兩國政府國境衛生檢疫協議的議定書;關于越南河內輕軌項目的合作協議;關于越南寧平煤頭化肥項目的合作備忘錄;中越兩國商務、貿易部長就越承諾不對中方使用“三項條款”的換函。
2005年10月31日-11月2日胡錦濤主席應邀訪問了越南。期間雙方簽訂了14個合作文件:中方向越方提供6000萬人民幣的無償援助,作為建設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學員宿舍項目的補充資金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方向越方提供5.5億人民幣優惠貸款框架協定,用于越南北南鐵路線榮市-胡志明市段鐵路信號項目;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越南財政部簽定優惠貸款協議共5.3億人民幣,主要用于改造越南北部鐵路信號項目:河內-太原、河內-同登、河內-老街、河內鐵路樞紐的鐵路信號項目;越南電力總公司與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簽訂越每年向中方購13億度電的合同(從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總價值約達2.16億美元;越南油氣總公司與中海油總公司簽訂北部灣外油氣合作協議;中化建總公司與越南化工總公司簽訂由中方向越方提供在海防亭武經濟區興建DAP化肥廠的設計、工藝轉讓、設備物資、安裝等項目合作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越南財政部簽訂興建越南塑料模具和注塑生產項目貸款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越南煤炭總公司簽訂為越南山洞熱電廠項目提供買方出口信貸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越南電力總公司簽訂為海防1號熱電廠項目提供買方出口信貸協議,總價值2.94億美元;越南海防熱電股份公司與中國東風集團-日本Marubeni聯合體簽訂興建海防2號熱電廠項目備忘錄;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越南電力總公司簽訂為廣寧熱電廠項目提供買方出口信貸的框架協議,總價值4.1億美元;上海電氣集團與廣寧熱電股份公司簽訂廣寧1號熱電廠項目交鑰匙合同,總價值4.52億美元。在雙方簽定的經濟協議合同中,僅越南電力總公司與中方簽訂的合同金額就近20億美元。在鐵路信號改造和電力建設項目方面這是越南首次從中國貸款。
聯合公報稱,雙方一致認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是兩黨兩國關系穩定、健康和順利發展的重要經驗,中越友好是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寶貴財富,睦鄰友好、全面合作、長期穩定、面向未來是新時期發展兩黨兩國關系的指導方針,永遠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是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目標。
雙方表示,愿意進一步推動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雙方同意本著積極務實的精神,進一步擴大貿易規模,并共同采取措施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發展;雙方密切配合,積極推動兩國大型經濟合作項目;共同鼓勵和推動兩國企業開展長期合作,積極開展雙向投資和多種形式的互利經濟合作;加強配合,共同為雙方企業合作創造便利條件。雙方對中越“兩廊一圈”經濟合作研究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并對其合作前景充滿信心。
2006年8月22日至26日,越共總書記農德孟在越共十大結束后就首先訪華。訪問期間,雙方相互通報了各自黨和國家的情況,并就兩黨兩國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取得了廣泛共識。雙方一致認為訪問獲得了圓滿成功,將有力地推動中越睦鄰友好與全面合作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雙方對近年來兩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雙方決心抓住各自實施新五年規劃的機遇,本著“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進一步擴大經貿合作規模,采取措施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共同努力提前實現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積極支持和推動雙方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人力資源開發、能源、礦產加工及其它重要產業領域開展長期合作。雙方將繼續共同推動“兩廊一圈”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中方表示堅決支持越南早日加入世貿組織。雙方簽署了《中越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向越南錦普火電廠一期30萬千瓦燃煤電站項目提供貸款的協議》。
2006年10月30日越南新任總理阮晉勇出席在南寧召開的中國-東盟領導人峰會。10月31日在南寧溫家寶總理與阮晉勇總理舉行會晤。阮晉勇總理首先表示,越南極其重視并正積極準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11月份對越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此訪將圓滿成功,為今后兩黨、兩國關系進一步快速發展創造新的動力。兩國總理集中討論了進一步推動兩國間經貿關系和解決邊界領土問題的各項措施。雙方一致同意交由兩國有關部門積極研究,以便盡早簽訂兩國《經貿合作框架協定》,并在2006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后,提出新的雙邊貿易目標。越方建議雙方盡早簽訂《動植物檢驗檢疫協定》,為雙方企業的水海產品、果蔬和其它農產品進出口創造便利條件。雙方還就一些重大經濟合作項目進行了討論,其中包括兩國“兩廊一圈”合作框架中鐵路和公路建設項目。關于邊界領土問題,雙方決心按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于2008年完成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繼續推進北部灣灣口以外海域的劃界談判,在該海域實施“合作共發展”;同時維持南海各問題的談判。溫家寶總理表示,中方極為重視發展對越關系,視中越關系為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部分;希望在平等、互利和共同發展基礎上,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加強中越經貿合作關系。阮晉勇總理表示,越南政府真誠感謝中國政府大力支持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相信越南加入 WTO后,將為兩國經貿合作關系開辟新的前景。溫家寶總理強調,中國支持越南加入 WTO,并支持越南成功舉辦2006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據越南《經濟時報》11月7日報道,在南寧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越雙方企業簽訂了8個投資合同,合同金額11億美元。
2006年11月17-19日胡錦濤主席訪問越南并出席在河內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據越南《人民報》11月17日報道,值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越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之際,越中兩國政府和企業于11月16日在河內簽訂了11項經貿合作文件。具體為:越中兩國政府關于進一步發展雙邊經貿合作的協定;越中兩國政府關于開展“兩廊一圈” 合作的備忘錄;越中兩國政府關于人力資源培訓的換文;越中兩國衛生部門關于邊境衛生檢疫合作的備忘錄;越南工業部與中國南方電網公司關于興建南方燃煤電站第一期工程的備忘錄;越南電力總公司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關于中方向海防熱電項目第二期工程和廣寧熱電項目第二期工程提供貸款的框架協議;越南發展銀行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關于向“兩廊一圈”及相關項目提供融資合作的意向書;越南油氣總公司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關于在北部灣雙方商定的海域共同勘探油氣資源的協議;越南煤炭-礦產集團與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多農鋁礦項目的合作協議;越南化工總公司與中國寰球集團關于寧平煤頭化肥廠項目的總承包合同;越南海防熱電公司與中國東方電氣集團關于海防熱電項目第二期工程和廣寧熱電公司與上海電氣集團關于廣寧熱電項目第二期工程的總承包合同。雙方簽訂的經貿合同金額達33億美元。
二、中越兩國友好的政治外交關系,穩定的邊境,日益增多的交往,極大促進了兩國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不僅充實了兩國友好關系的內涵,而且為兩國政治關系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雙邊貿易快速增長 1999年中越雙邊貿易額僅有13億美元,2000年24億美元,2004年就上升到67億美元,2005年81.9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其中我對越出口56.44億美元,增長32.5%;進口25.52億美元,增長2.8%。2006年1-10月雙邊貿易額達7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其中我出口59億美元,增長30.3%,進口20.5億美元。兩國總理商定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在2006年就會實現。
雙方主要進出口商品:在我對越出口主要產品中(以2005年出口統計為例),出口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有47種,2000萬美元以上的有26種,5000萬美元以上的有12種,1億美元以上的有7種:機電產品15億美元,成品油8.7億美元,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7.64億美元,鋼材4.85億美元,鋼坯及粗鍛件3.17億美元,高新產品3億美元,肥料2.35億美元。
從越南進口的主要商品中(以2005年進口統計為例),1000萬美元以上的有13種,2000萬美元以上的有10種,5000萬美元以上的有6種:原油(319萬噸)12.9億美元,煤炭(1019萬噸)3.71億美元,機電商品1.65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6574萬美元,橡膠6385萬美元,干鮮水果5805萬美元。
對越投資日益增加 據越方統計,截止2001年底我在越投資有效項目僅有154個,金額2.78億美元,在各國、地區對越投資排序中位居23;到2005年12月20日我在越投資項目已達352個,金額7.32億美元,到位資金1.82億美元。在對越投資的73個國家和地區中名列15。2006年1-11月20日我對越投資項目49個,合同金額2.62億美元,實際到位1.03億億美元;居今年以來對越投資的第7位。截止到2006年11月20日,我對越投資項目累計共402個,合同金額10.23億美元,實際到位2.1億美元,居各國和地區對越投資的第14位。
經濟合作領域日益擴大 包括工程承包;勞務合作;教育培訓等領域。2005年我在越開展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及設計咨詢商簽合同437個,合同金額11.5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近3億美元。其中工程承包合同102個,合同額11.3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75億美元;勞務合作合同310個,合同額1093萬美元,完成營業額1577萬美元;設計咨詢合同25個,合同額801萬美元,完成營業額816萬美元。越南在華留學生達5000多。
雙方合作前景廣闊 中越兩國領導已為未來幾年的雙方經貿合作規劃了藍圖。2006年11月17日越南《西貢解放報》報道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農德孟、國家主席阮明哲11月16日舉行會談。會談中,中越兩國領導人表示將大力推動雙邊經貿關系。越南外交部副部長阮富平在上述會談結束后答記者問時稱,越中兩國領導人提議到2010年將兩國雙邊貿易額提高到150億美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越中雙方提出減少越南的貿易逆差,逐步實現雙邊貿易平衡。在此精神基礎上,中方考慮將更多地進口越南的原油、煤炭、水產品和熱帶水果,并為越南產品出口中國市場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特別是中國將研究并可能對越南產品采取優先進口政策,并擴大對越南的投資以便提高越南對中國的出口。兩國領導人在會談中還探討了工業、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化肥和化工等領域開展大型經濟合作項目的前景。越南表示,希望中方對建設越南邊境各省與中國相連的鐵路和高速公路提供幫助,以為促進雙邊合作關系、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中國-東盟合作創造條件。
毫無疑問,隨著中越兩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雙邊經貿合作關系也將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三、自越南政府實施革新開放路線以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2006年11月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革新開放正在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經濟將以8%以上的速度增長
越南政經形勢和中越兩國友好關系的穩定發展為我進一步加強對越經貿合作帶來了新機遇,如何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加快對越經貿合作的步伐是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的,現就此問題提出幾點想法:
積極鼓勵各種經濟成分的企業參與對越經貿活動 我國政府部門為我企業開拓越南市場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根據越南市場特點,除一些政府的大項目外,大部分項目小,投資少,很適宜具有一定實力的民營企業開拓。故此,應鼓勵我有實力、有技術優勢的國有企業開拓越南市場的同時,積極推動民營企業開拓越南市場,并努力為其“走出去”創造便利條件。
加大對“兩廊一圈”的投資力度,積極推動“兩廊一圈”內的投資貿易便利化 2006年11月17日胡主席訪問越南期間,兩國政府簽訂關于開展“兩廊一圈”合作的備忘錄。雙方同意,在“兩廊一圈”范圍內重點在基礎設施、包括鐵路、公路和港口;貨物和旅客運輸;資源開發與加工;進出口貿易;農業;工業;旅游業;等領域加強合作。在廣西方向,對越交通運輸條件較好,云南方向比較滯后,已成為制約雙邊經貿合作的瓶頸,所以亟待加快投資力度,改善交通設施條件;同時積極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協商,加快法律法規的融合與統一,以期帶動我西南地區與越南乃至東盟的經貿合作。
加強外宣,擴大交流,積極促進雙方的全方位交往 經貿合作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積極對外宣傳,擴大影響,樹立正面形象;離不開其它各方的配合和帶動,如文化的融合、教育培訓、科技交流、參展辦展等。越南是個農業國,農產品、海產品極為豐富,但其品種改良、倉儲保鮮、加工等技術落后,亟待改善和提高。若通過科技交流,進行合作,一定會給雙方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近年來越南胡志明市地區參加廣交會的企業客商日益增多,由2001年時的300多增加到2005年的2000多;2002年以來胡市及南部省市多次組團參加昆交會,越方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方日益重視與我西南地區的經貿合作。與此同時,我企業在胡志明市每年均舉辦幾次展覽會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堅持互利共贏,建立對越投資貿易的長遠發展戰略 我在越投資項目有成功的范例,如TCL越南電子公司、鈴中出口加工區、越南新希望農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同時也有失敗的教訓。貿易亦然,要想長期進入并占領越南市場,就要樹立形象、建立信譽,有長遠打算。所以,不論對越投資還是貿易,都要進行深入細致地市場調研,要了解越南的法律法規、目標市場、消費習慣,要有確實可行的投資經營方案,必要的人員配備;同時要牢記在取得經濟效益的時候,需回饋社會,要堅持互利共贏理念,將對方視為利益的共享者,成為本企業的支持者。只有長遠發展戰略的思考,才能取得長久穩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拓越南,關注東盟,綜合考慮整個市場 確實講,越南的投資貿易機會不少,很值得大力開拓。如胡志明市地區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市場優勢,從胡志明市向其他東盟國家擴展非常便利。所以就大公司而言,將眼光僅局限于越南,顯然有點短淺。越南市場潛力大,但現實市場尚有限;這是由其目前的經濟總量和購買力所決定的。另外,越南已加入東盟自由貿易區,2006年納入關稅減讓目錄的6210種商品進口關稅全部降為0-5%。2006年11月又加入世貿,這就意味著越南市場將面臨東盟及其它國家商品的激烈競爭;同時若我投資越南,產品進入東盟和其它市場則可規避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尤其是東盟市場。所以我對越南出口或投資都要考慮到這個因素,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的產品不具競爭優勢,則難以長久;反之,越南市場將直接與國際市場連接。
要以核心競爭力為依托,以優勢產品開拓市場 TCL投資越南的成功,就是證明。TCL在越南生產的電視機,是根據越南地理、氣候特點研制出的超長接收和抗雷擊的新產品。并以此優勢產品與日本、韓國名牌產品競爭,用不到3年時間,所占市場份額就從0%上升到15%,現在占到17-18%。若沒有技術優勢、沒有競爭力的產品,結果可想而知。尤其是胡志明市市場,外商投資和外企在胡志明市設立的代表處最多,人均產值最高,收入最豐,消費層次和購買力都高于越南任何省市,若不是優質的、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很難在胡志明市市場立足。現在胡志明市乃至越南越來越重視企業的國際認證,產品質量意識不斷增強。所以,我企業要投資越南,尤其在胡市就要高起點,高標準。對企業來講,越南市場需要什么是重要的;但你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更重要。
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努力培育推動雙方經貿合作的新的增長點,力爭幾年上一個新臺階 越南增加投資,加快建設;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越南加入世貿,正在促使越政府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日益改善經貿環境。2006年1-11月越南對外貿易額達到77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以上,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將近900億美元。2006年1-11月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82.7億美元(2005年為58億美元),預計2006年全年將近100億美元。越南的快速發展說明越南的經濟實力和對外吸引力在不斷增強。這都為我進入越南、乃至東盟市場提供了投資貿易的大好機遇和廣闊的舞臺,但目前雙方經貿合作整體水平仍有待提高。現在亟待培育更多雙方進出口的主力產品和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的產品,這只能通過加大對越投資和出口高質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來解決。具體如雙方合作進行礦產開采冶煉、電力等;出口高技術含量的各種機電設備、紡織品原輔料、建材、化工等產品;提供農業和水產養殖、倉儲、保鮮、加工等設備和技術;生產組裝優質家電、農林機械等。充分利用兩種資源生產產品,產品不僅在越銷售,而且通過越南,出口整個東盟市場和歐美;我需要的產品可返銷我國,真正將“走出去”的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對越經貿合作中得到落實和體現。 廣西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