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越南 IT淘金者的天堂
2008年6月5日,金山軟件公司宣布,在越南成立一個合資公司。金山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求伯君稱:“越南是我們最成功的海外市場之一。我們相信,合資公司能進一步拓展金山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新興市場的業務范圍,進一步鞏固我們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通過與VinaGame 組成戰略聯盟,金山2004 年開始向越南市場推廣其娛樂軟件。金山的知名游戲《劍俠情緣》2005年在越南商業化推出,迅速取得成功,2006年12 月的最高同步用戶創歷史新高,達23.2萬人。
在這之前,英特爾全球最大的封裝測試廠已在去年12月開建;同時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越南建立一個基礎的電子元件工廠。過去的一年中,英特爾、IBM 、鴻海等企業在越南均有大動作。在全球制造業遷移中,越南正成為一個新地標。
模仿者的追趕
“走在越南街頭,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一個常去越南出差的朋友這樣向我描述道,“街道不寬,路兩邊的房子也很少有高層建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人都黑黑瘦瘦的,講著嘰里呱啦的越南語,也許是因為汽車不算多,所以到處都能看到摩托車、行人隨意橫穿馬路,像極了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也很像電影里的舊香港。只是小時候常去的游戲廳,現在變成了網吧,小時候玩的街機游戲變成了網游。”
說起越南來,每個去過越南的中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和中國太像了”。“就連中國的武俠片在越南也非常流行,電影和電視都會放,金庸、古龍這樣的作家,在越南也幾乎人人皆知。”金山公司負責越南業務的副總裁張文兵告訴記者,“越南人還很喜歡三國的故事。”
除此之外,“越南的發展從很大程度上借鑒了中國的模式。”在越南工作過的人告訴記者,“越南很多地方都是學中國的,只要中國開全國會議,越南肯定開;中國提出三個代表,越南也有類似口號。”
據了解,越南經濟騰飛是始于1986年越共六大上提出“以華為師”的國家戰略,越南政府在參照中國“改革開放”的基礎上,提出了越南的“革新開放”戰略。在革新開放下,越南開始把經濟作為發展重點,提出了“建設有越南特色社會主義”的口號。而就越南的IT業而言,也和中國一樣,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的發展模式。
以越南發展最快的電信業為例,越南政府在電信行業原本不允許充分競爭,越南國內所有的電話、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業務都被國有的越南郵政與電信公司(VNPT)壟斷,雖然國內還有兩家移動通信公司和5家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但都必須獲得VNPT的許可才能提供服務。
2002年4月,西貢郵政與電信公司開始進入電信服務,打破了越南電信業長達27年的壟斷。2004年底,越南政府進一步開放越南電信市場,允許外國投資者進入越南電信服務業和其他行業。隨后,越南軍用電子電信公司Vinttel、VNPT全資子公司Vinaphone和MobiFone紛紛宣布將加速私有化。
而2007年,越南更是緊隨中國腳步,也加入了WTO。
根據越南郵電總局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7年1月1日,越南的固定電話擁有量,已經從2001年初的330萬增加到2579萬,其中2006年新增用戶1000萬,增長率高達188%。現在的越南,正在經歷中國大約10年前電信用戶爆發式增長的階段。
據張文兵介紹,越南的互聯網發展非常快,現在越南的網民數量已逾千萬,占全國總人口的20%以上,而中國的網民只有15%;越南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光纖接入,網速非常快。而根據越南軟件行業協會公布的數字,2006年越南軟件營業總收入為3億美元,盡管規模還不算大,但卻以同比增長30%的速度迅速崛起。
“他們(越南)雖然參照中國模式,但因為開始得晚,也就避免了中國走過的很多彎路,所以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趕超中國了。”張文兵說。
競爭者的威脅
的確,隨便在網上搜一下關于越南的新聞,就會發現,富士通早已經開始在這里生產電路板;英特爾也斥資3億美元興建芯片封裝和測試工廠;
IBM的“藍云計劃”中有與越南的合作;中國臺灣的中華電信與越南Viettel集團成立合資企業,開展IDC服務……分析機構也普遍看好越南,IDC預測,2008年越南的PC市場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美國的市場研究公司Springboard Research認為,越南的IT服務增長速度將高于亞太區引人注目的印度、中國、澳大利亞等。此外,IT外包服務訂單正在從中國流向越南的消息也不絕于耳。
提起IT服務,人們總是喜歡拿印度和中國說事,認為這兩個國家是全球IT外包的中心,但是人們卻沒有注意到,越南正悄悄地成為全球最大的IT生廠商外包業務的替代目的地。美國研究機構neoIT“2006年十大最具競爭力的外包城市”排名中,胡志明市是非印度城市中排名第一的。越南已成為繼中國、印度之后,亞洲又一個重要的IT外包服務市場。
“成本低,是越南最大的優勢。”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往往發展中國家的成本都相對較低,一直以來,中國、印度都是憑借低成本優勢吸引外資的,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印度的工資水平已經提高了。”
而根據越南當地媒體報道,越南的工資水平大約是中國沿海工業區的1/3,只有最頂尖的知識人才,月工資才會達到上千美元,不過,這樣的人才還不到所有勞動力比例的5%。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長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企業已有不少遷往越南,特別是中國臺灣企業,對越南投資熱情非常高,華碩、鴻海、仁寶電腦等,均在越南建廠。
第二,由于越南人口少、底子薄,此前并未受到過IT巨頭的重視,越南人已經習慣使用英文版的軟件,這種與歐美各國一致的習慣,將會有助于越南爭奪來自歐美的外包訂單。
而由于與中國文化同源,在對華業務,甚至對日、韓業務上,越南都十分有競爭力。目前,思科、北電、索尼、IBM等企業,都已直接或間接開始在越南開發軟件項目。
第三,人口結構偏年輕是越南的一大特色。據了解,越南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僅占5%左右,而中青年,也就是適齡工作的勞動力,則占到人口總數的60%~70%,特別是越南的網民,絕大部分是80后的年輕人,整個市場非常活躍。這一方面讓投資者感到潛力會隨時爆發,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學習能力也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越南人才整體素質不足的缺陷。
淘金者的天堂
越南政府對大力發展IT產業十分重視,從政策面上,為進入越南投資的外國IT企業創造了寬松的條件。據了解,越南政府規定,只要是IT企業,就可以享受快速投資審批及優惠的稅收待遇,無論這個企業是越南本土的還是外資的。此外,越南還在全國范圍內大力興建科技園區,以集中發展IT產業。
盡管越南還存在著整體產業水平偏低、高素質人才缺乏等狀況,但這些并不影響外國投資者在越南大展拳腳。除了IBM、微軟等國際巨頭,中國的IT企業先鋒在越南也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金山公司算是最早進入越南的中國IT企業之一了。2004年初,一個越南小伙子來到北京,敲開了金山總裁雷軍的辦公室門,主動提出在越南代理金山的網游《劍俠情緣網絡版》。
當時,金山并沒有把這件事看得多重,甚至認為越南這樣一個人口僅8000萬的小國家,市場太小了,甚至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而且這幾個越南人,看起來非常普通,完全不像能在越南網游市場掀起一股巨浪的人。最后是抱著“都是社會主義的兄弟,全當幫忙吧”的想法,雷軍才同意將《劍網》在越南的代理權交給了他們,也就是現在的Vinagame公司。
2005年6月,金山開始幫助Vinagame在越南架設服務器,并且依照中國的經驗建立推廣和銷售體系。2006年9月1日,《劍網》正式上線。沒想到,《劍網》卻給金山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越南是金山網游運營最成功的地區。”金山方面表示。
隨后,金山又開始把軟件業務向越南拓展,目前已突破了代理的形式,直接在當地成立了合資公司。據張文兵介紹,金山WPS在越南很受歡迎,成為越南政府采購的主要產品之一,越南教育部甚至還把學習使用WPS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
如果說金山的網游業務有些歪打正著的意味,那么,一向倚重海外業務的華為、中興在越南則是一步一步累積起來的。早在2003年9月,華為就與越南電信運營商VPT簽訂了一期CDMA2000的合同,次年7月,華為再次獲得VPT的二期CDMA2000商用合同,為越南中部12個省提供無線通信系統,合同金額達到600萬美元,成為中國公司在越南電信業中獲得的最大的訂單。
評論
越南面臨經濟危機 中國需警惕
5月底,大摩的一篇關于越南可能爆發“1997式”貨幣危機的報告,讓越南成了最近一段時間里財經新聞里最熱門的國家,原因是它在金融領域出現了很多不穩定現象——股市自去年底開始大跌,通貨膨脹嚴重,越南盾兌美元的走勢也顯出疲軟,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持續擴大,大量的國際資本也開始外逃。這一系列的表現,讓很多人擔心,上世紀末,同樣是在夏天,那場從泰國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似乎將要重演,而越南似乎會成為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
去年還是全球投資界寵兒的越南,為何短短半年,經濟就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迅速從巔峰跌入了谷底?
經濟學家認為,越南政府犯了兩大錯誤:第一,既希望吸引外資,又急于讓本國企業迅速成長,導致金融信貸政策過于寬松,經濟過熱難以控制;第二,在去年底糧食、能源價格上漲時,越南政府沒有做出有力反應,錯失了控制經濟崩潰的最佳時機。
而另一方面,國際游資借越南監管部門沉醉于“世界股市最高增長國”的榮譽而放松警惕時,重施當年伎倆,對股、匯市雙向做空,快速套利,讓越南經濟遭受了重創。
越南的這些問題,對與之接壤的中國來說,多多少少一定會有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原本計劃去越南淘金的投資者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不過,既然越南能在從1986年至今的20年間,從一窮二白創造出現在的財富,即使現在面臨經濟危機,但從長遠趨勢來看,不會影響越南的市場潛力和投資價值。相反,經濟危機會讓越南過熱的經濟得到冷卻,市場會更加理性,市場秩序也會更加穩定。
此外,從歷史看,越南是在經歷過長時間的戰亂后重建起來的國家,越南人是勤奮的、好學的,而且他們能夠忘掉傷痛,重新站起來。相信這場危機過后,越南仍然是“熱土”。 (計算機世界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