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規模最大商務禮品展25日開幕
3000多家參展商、數十萬種各式禮品,將于4月2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的“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鐘表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上集體亮相,借助奧運會與廣交會的契機,深圳禮品展再次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禮品盛會。
濃縮中華民族特色的“奧運禮品”、百年國際品牌“膳魔師”、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紅瓷”、中國五大名器之首的“古法琉璃”等等,除此之外,家紡、家居用品、電子產品、玩具、箱包、鐘表等行業巨頭也紛紛攜珍品出席本屆深圳春季禮品展。
中國禮品業變革勢在必行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禮品概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煙酒到現在的包羅萬象,中國禮品年增長速度超過了12%,已經席卷了全球市場60%以上的份額。不過,和許多‘中國制造’的產業一樣,中國禮品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禮品的開發設計、知識產權保護、品牌營銷都是我們急需改善的軟肋。”主辦方勵展華博總經理蔣承文如是說。
從古至今,瓷器就是中國的象征,但在如今全球高檔瓷器市場中,法國、意大利等國采用現代科技的制造工藝,在這一領域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而中國盡管有永豐源、斯達高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但整體制作工藝和水平已面臨嚴重挑戰。
瓷器只是一個縮影,中國禮品在全球市場中正呈現出高低檔兩極分化的趨勢。禮品業屬于低門檻進入的行業,但對技術和設計創意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國從事禮品及相關聯的企業已有10萬多家,其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許多企業因作坊制運營和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而陷入困境。
此次深圳禮品展旨在為處于高速增長的中國禮品業搭建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和系統化的交流平臺,幫助行業度過從高數量、低技術型向高質量、高技術型質變的關鍵時期,改變中國禮品“大行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深圳禮品展穩抓雙會機遇
據經濟學家預測,奧運會前后我國消費總量將達到1.5萬億元,奧運禮品市場就將超過100億元。在這種歷史機遇面前,禮品業成為奧運效應最明顯的產業之一。本屆深圳禮品展不僅是奧運會之前全國最大的禮品展,時間上也緊隨103屆廣交會,有大批展商和采購團體都希望能轉戰這兩大展會,僅全國奧運禮品特許生產商中就有9成以上要參加本屆展會。文章出處: 北京商報 作者: 江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