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保口岸進出口總值1.3億美元
今年以來,天保口岸對越輸電大幅攀升,膠合板進口急劇增長。截至8月底,天保海關征收進出口稅款9050230元,同期比增加40.4%,創歷史新高,天保口岸實現進出口總值13006萬美元,同比增長21.5%,其中:出口完成12164萬美元,同比增長49.3%,進口完成842萬美元,同比增加19.9%。
天保口岸位于麻栗坡縣南端老山腳下天保鎮,與越南河江省河江市清水河口岸相鄰。州府所在地文山至天保口岸的公路與越南二號國道相連接。口岸對內距麻栗坡縣城4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120公里,距省城昆明420公里;對外距越南河江省城2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340公里,距越南海防港410公里。是中國云南通往越南首都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重要陸路通道之一,是我國最早通往越南的陸路交通干線之一,是云南省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云南省在建的重要口岸之一, 歷史上的“交址古道”就是經天保到達越南河江及內地,早在宋、元、明、清時代,中越商賈就用竹筏、木船等載貨經天保口岸水路往返,創建早期中越貿易的歷史。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最早開放的口岸之一,1954年3月1日,中越兩國政府議定書將船頭(天保)正式作為開放口岸。自1993年國務院批準天保口岸為國家級一類開放口岸后,在中越雙方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實現了中國文山—越南河江車輛互通,為中越雙方貿易旅游發展創造了更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之后,兩國商貿和旅游活動不斷升溫,雙邊經濟交流和技術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口岸經濟成為麻栗坡乃至文山州重要的經濟亮點。
隨著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云南橋頭堡建設的快速推進,處于開放前沿的天保口岸大通道作用更加凸現,同時也為天保口岸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為把天保口岸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大通道,省、州、縣黨委政府及有關管理部門多次組織對口岸建設發展規劃進行修編,文山州正在構建連接天保口岸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形成通邊達海便捷交通網,為中國走向東盟、走向大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8月,盡管受芭蕉芋淀粉出口停滯,水電用鋼鐵制配件出口急劇下降,以及礦產品進口減少的影響,天保口岸在進出口貿易中仍實現了“兩增兩減”。一是在越南電力緊缺和修路影響下,越南提高礦產品的出口稅率,導致礦產品進口量同比下降,物流、車流量下降的情況下,南方電網加大了對越輸電力度,極大地促進了進出口貨值的大幅攀升;二是在傳統出口熱門商品如機電產品、蔬菜、花卉等大幅減少,特別是占出口貨運量比重較大的芭蕉芋淀粉停滯的情況下,膠合板加工用板進口激增,成為天保口岸進口的亮點,進出口貨物量的支撐點。
為提高通關效率,天保海關加大了軟環境建設,積極推行多項措施深入推進“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更好地為廣大外貿客商提供了周到服務:一是推行無假日通關制度和24小時卡口值班制度,即在工作日和雙休日中均正常報關,每天24小時卡口正常值班,保證貨物及時監管驗放、順利通關,縮短了貨物在天保口岸的滯留時間;二是對資信好的企業推行進出口商品歸類、審價預申報制度,已作預歸類、預審價決定的商品在商品的審單環節不再重復審核,大大縮短通關時間、提高通關速度,努力降低進出口成本;三是貨主或其代理人向還掛申報進出口貨物時,在貨主的單證齊全、報關單填報準確的前提下,海關均按限時辦理有關手續;四是針對文山撤縣改市,天保海關積極宣傳政策,確保企業正常通關需求;五是結合今年文山州外貿特點,積極走訪企業,召開企業座談會,了解企業需求,完善工作方法,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六是對進出口鮮活、易腐商品,在檢驗檢疫通關單、瀕危證等單證齊全的情況下,可提前報關、優先驗放這類報關單。在天保海關一系列“創先爭優、服務為民”措施的貫徹落實下,天保口岸將在更大的范圍、更大的領域發揮優勢,在內連外引中形成“通道經濟”,為雙邊和多邊合作,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更大的發展。(通訊員 董燕艷 記者 張登海) 來源: 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