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促使中越邊貿紅紅火火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自貿區啟動后,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同時,通關也更為便利。自貿區帶來的多項便利措施掀起中越邊貿的新熱潮。
中國商人莫濱是位“老邊貿”,他見證了二十年來中越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據他介紹,十年前,從事中越邊境貿易的多是懂越南語的廣西京族同胞,做些利潤微薄的小商品貿易。這幾年,不少來自浙江、廣東財力雄厚的企業主先后進入這個行業,邊境貿易也延伸至高端產品。
2010年1至11月,廣西機電產品對越南累計出口11.8億美元,同比增長50%,越南成為廣西機電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
此外,自貿區還促進了中越水果貿易的繁榮。記者近日在中國最大的水果進口地——廣西浦寨邊貿點看到,一輛輛載滿水果的大卡車川流不息。
浦寨位于廣西憑祥市西南端,與越南邊境相連,對面是越南諒山省。浦寨自19世紀中葉建屯以來,邊貿往來一直非常頻繁。1990年8月,浦寨被辟為對越貿易點,邊民貿易往來更加密切。1992年憑祥市被列為沿邊對外開放邊境城市,浦寨邊貿點也得以擴大。目前在這里進行交易的有鋼材、化學品、紙張、糖類、面粉等,但是最為出名的還是水果。
浦寨天源水果交易市場管理員林先飛介紹,每年從越南等東盟國家進口的水果主要是荔枝、龍眼、火龍果等熱帶水果。
與天源水果交易市場一路相隔的是卓越物流公司下屬的東盟水果進出口市場,它是中國水果出口到東盟國家的批發集散地。產自河南、河北、山東、廣西的蘋果、梨、柑橙、柿子等水果,在這里被一車車卸載,然后重新裝車,出口到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