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要沖廣西憑祥凸顯國際口岸戰略價值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憑祥市正加速構建中國-東盟自貿區陸路通道上的國際性口岸城市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為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及中越跨境合作搭建平臺,建設承接面向東盟的東部產業轉移和產業集聚的新高地。
中共憑祥市委書記班忠柏介紹說,憑祥地理位置特殊而優越,處于中國-東盟“M”型區域經濟合作戰略中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這個中軸的重要節點上,作為連接中國與東盟兩大經濟板塊的紐帶,其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憑祥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現有國家一類口岸兩個,其中包括聞名中外的友誼關;地方二類口岸1個;邊民互市點4個。2005年,憑祥市對越貿易成交額60.84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對越貿易額的十分之一,占廣西對越貿易額的70%左右;其中邊貿成交額達32.49億元,占廣西對越邊貿成交額的一半左右,一直保持中國西南第一大陸路口岸的地位。
憑祥在實施產業規劃和產業對接過程中,對外利用越南和其他東盟國家的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的產業群,重點發展橡膠加工、食品加工、木薯加工等產業。同時,對內承接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形成面向東盟的出口加工產業集聚,重點發展紡織服裝、農機農藥、五金家電等產業。憑祥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目前在越南投資的企業有8家,投資總額2200萬美元。記者采訪了解到,總投資11億元的中國-東盟憑祥國際物流園正在抓緊建設,憑祥將以此加快發展信息咨詢、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餐飲等服務業,構建功能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同時,發揮廣西第一個電子口岸--友誼關口岸的優勢,建造運距短、通關快、成本低的品牌,吸引更多貨物經友誼關進出口,形成大物流、大口岸、大通關的發展格局。
據班忠柏介紹,規劃建設中的中越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面積約16平方公里,中越各約8平方公里。區域內將實行“兩國一區、境內關外、自由貿易、封閉運作”的管理模式,實行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自由開發政策。據了解,憑祥的邊貿將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從傳統邊貿向邊貿與加工互動轉變,增加加工貿易的比重;二是由被動適應向主動爭取轉變,集中力量建設中越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三是由單一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的投入轉變,放開邊貿互市點的投資領域,利用民間資本投入道路、市場、店面等基礎設施建設;四是由過境貿易向綜合貿易轉變,增加原產地產品出口比重。
憑祥還是廣西旅游經濟圈和越南北部旅游經濟圈的交集點。近幾年,憑祥市與越南旅游部門聯手發展中越跨國游和邊關攬勝游,逐步成為中越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近幾年,憑祥市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日見頻繁。憑祥市東南亞外國語學校先后與越南河內外國語大學等多所大學開展聯合辦學和國際勞務輸出,每年招生約400多人,主要專業為越南語、泰國語等,畢業生大部分到越南、泰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