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滇留學越南學生最積極
近年來,東南亞、南亞來云南的留學生逐年增多。今年9月新學期伊始,記者調查發現,已約有1.5萬外國留學生在我省各高校留學,其中東南亞、南亞留學生占六成以上,約近萬人。據悉,云南吸引國外留學生的目標是每年3萬人,東盟南亞國家留學生要占到2萬人。
如何擴大來滇留學生規模,提升云南高等教育國際服務競爭力?正是云南教育部門積極思考的問題之一。
云南一直是東南亞、南亞留學生的首選,這是可喜的優勢,這讓云南教育部門信心十足。如何擴展性教學,深度吸引留學生?業內人士提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隨著中國和東盟各國合作的不斷深入,云南將面向東南亞和南亞建立國際留學生教育基地。今年三月,云南省政府官員透露,云南正在利用昆明呈貢新區聚集眾多高等學府的優勢以及特殊的地理區位,積極打造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國際化科教及技術中心。
相對而言,云南學子“走出去”留學則較少,主要目的國集中在赴泰國、新加坡和印度,云南政府正積極促進公派留學和互派留學計劃。
建設面向東盟南亞的教學基地
云南打造面向東南亞南亞科教中心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昆明市正在呈貢新區打造一個以高等教育為主的中央智力區,片區規劃面積為86.39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為25萬人。其功能定位是“學、研、產、住、商”一體化的綜合性城市區域,以發展創意產業為主要內容,通過推進校區、園區、商務區與社區聯動,形成“城市的大學、大學的城市”發展格局。主要發展建設規劃創意產業、教育培訓及咨詢策劃創意產業、旅游文化藝術創意產業,打造中介服務平臺和創意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和創意文化園。
目前,呈貢大學城已經聚集了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廣播電視大學、云南藝術學院以及云南中醫學院、昆明醫學院等9所高校。如何發揮大學城的集群教育優勢,發展知識流程服務外包和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產業,是教育部門正在考慮的事情。他們計劃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把呈貢大學城及中央智力片區建設成為在中國西南地區具有重要地位和鮮明特色,針對東南亞、南亞等國家及地區服務外包業的主要承接基地和轉移基地。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不斷鞏固,云南與東南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更顯重要。據透露,呈貢大學城的群聚效應已得到多家國外高科技公司的認同,一些科技型產業或將入駐其間。
大學積極設立東盟南亞學院
目前,我省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專門為東南亞、南亞國家留學生服務的機構。
云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2004年正式成立。這是中國47所財經類大學中唯一的東盟學院,專門為東盟國家培養財會、工商管理、區域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學院目前有350多位來自東盟國家的學生。
位于洱海之濱的大理學院 建立了南亞學院。大理學院副校長李翔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學院幾年來共招收東南亞、南亞留學生1327名。今年,在校各類、各層次東南亞、南亞留學生總計807名,南亞留學生數量位居我省各高校之首。
昆明理工大學則成立了東南亞與南亞人才培訓中心,這所在冶金領域擁有較強教學和科研力量的大學,目前已成為越南煤炭與礦產國家工業集團技術骨干培訓基地,已招收100多名越南學生。
我省多所大學都設有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積極拓展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留學合作、教育合作領域,將來還要新建擴建20所國際學校和國際部。
此外,我省教育部門還計劃加強普通中小學、職業學校、高等院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鼓勵有條件的普通中小學、職業學校招收周邊國家學生,擴大高校招收來滇留學生規模,特別是學歷教育留學生規模。
政府資助東盟南亞留學生
目前,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已經開始制定計劃,逐步擴大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泰國、尼泊爾、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就學比例和專業學科學習層次,增加受東南亞和南亞留學生青睞的漢語言、醫學、財經、旅游、冶金等專業的招生名額。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和職業學校也積極招收與云南毗鄰國家的學生。
云南民族大學還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東方大學,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越南河內大學、越南國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大學、老撾國立大學和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等東南亞各國多所知名高校保持著長期的友好關系,并與這些學校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簽訂了交流與合作協議。
為吸引周邊國家留學生來滇學習,云南省政府于2004年設立了“云南省政府招收周邊國家留學生獎學金”,這一獎學金每年資助留學生名額由原來的70名擴大到目前的160名。云南省還先后赴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印度、尼泊爾等國家組織云南教育宣傳展,積極對外宣傳云南教育。
“目前,云南各高校已開始制定計劃,逐步擴大外國留學生的就學比例和專業學科學習層次。”云南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王永全介紹,過去,來滇的東南亞、南亞留學生多學習漢語等專業,但隨著云南高等教育實力的提高,醫學、財經、旅游、冶金等專業也受到留學生的青睞。云南各高校已開始制定計劃,逐步擴大外國留學生的就學比例和專業學科學習層次。
同時,針對周邊國家的人才需求,云南還將重點建設一批職業學校,并設置特色學科,令在滇留學生由學習漢語為主,轉為以專業學習為主。
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鄒平表示,在積極擴大高校招收來滇留學生規模的同時,要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職業學校招收周邊國家學生;增加政府獎學金數量,重點資助東南亞、南亞來滇留學生,力爭今年長、短期留學生數量達到3萬人。
記者從云南省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獲悉,目前,在滇留學生超過1.5萬人,6成來自東南亞、南亞。而2001年時,來云南的留學生總數僅有760人,10年內增加了1.5萬人。
走出去 需要擴大對外交流
在吸引來滇留學生的同時,云南將通過創新和完善公派出國留學管理的體制機制鼓勵云南學生出國留學,并建立對優秀自費出國留學生的資助和獎勵制度,擴大出國留學人員規模。預計2011年派出和來滇留學生規模將達2萬人。
未來5年,我省將派出2000名大學交換生到南亞、東南亞學習。5年將累計增加850個公派出國留學名額。我省高校將到周邊國家設立數量在10個左右的孔子學院。這是去年云南省高校實施“走出去”戰略工作會議上透露出的信息。
相對而言,云南學子赴東南亞、南亞國家留學的人數不算多,也集中在泰國、新加坡和印度留學。
國際化的教學、相對低廉的留學費用、良好的就業前景,使近年云南赴泰國留學人數日益增多。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文化領事王文賢透露,近幾年云南每年赴泰國留學學生人數都在1200人左右。今后通過獎學金等激勵措施,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據了解,目前在泰國留學攻讀本科,每年的學費在1至2萬元人民幣左右,碩士學費則在每年4萬元左右,加上生活費,一般全年花費在6萬元以下。幾乎所有知名的泰國高校都設有國際學院,采用英語授課,還有一些大學與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知名大學有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項目。
印度留學,也正成為云南學子的熱門之選。近年來比較低價的留學越來越走俏,留學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很多工薪家庭也開始選擇讓孩子出國留學。而眾多留學項目中印度以其世界一流水準的IT教育,平均一年學費1至2萬元人民幣的低價留學費用引起了廣泛關注,另外,印度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全英文教學更是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云南學子每年有近60名赴印度留學。
云南首家針對新加坡留學的“云南省留學服務中心新加坡留學外語培訓學校”校長宋桂葵告訴記者,該校每年有20個學生可以免費去新加坡留學。
視點
南亞學生生源較少原因剖析:云南全英文教學較少
從留學熱的現狀來看,東南亞各國來滇的留學生要比南亞的留學生更多。原因何在?
在云南大學就讀博士研究生的印度留學生辛仁杰介紹,在云大就讀的留學生,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占大多數,而來自南亞地區的留學生,在云南省是很少的,其中印度學生在云南大學只有一個,師范大學也只有一個,其他學校也可能會有一兩個。同樣,南亞其它國家,如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學生數量和代表都很少。
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辛仁杰認為有三個:首先,南亞國家的人對云南了解得不多。其次,南亞地區的大學、學校與云南的大學、學校之前的合作也很少(過去的3年已經有些進步)。另外,在南亞地區,西方大學是目前的熱門選擇,因為在西方學校學習生活沒有語言的障礙。中國其他地方的一些院校也是為了方便外國人才開始安排全英文課程的,雖然在云南也有,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少。這些原因造成了南亞的留學生生源較少。
獎學金是不是留學主動力?
辛仁杰認為,中國政府和學校目前主要有幾種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云南省教育廳的獎學金、中國政府獎學金和孔子獎學金。
各種獎學金的待遇與要求不一樣。獎學金對國外的學生應該有很大幫助,同時也是吸引國外學生主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周邊國家的經濟不怎么理想,也可以說,屬于經濟不發達地區。如果云南周邊國家與地區的學生沒有獎學金,估計他們很少選擇云南。在同等自費的條件下,東盟和南亞的學生很可能會選擇到北京、上海等地讀書。
云南財經大學東盟學院金書記介紹,今年9月開學時,陸續到東盟學院注冊入學的新生有60人左右,大多數是越南學生。到10月中旬,泰國將有一批20名左右的新生前來報到。
比起往年來,越南留學生的數目有所減少,主要還是因為南海問題,家長不太放心把孩子送過來。現在,很多學校有國際留學項目,留學生生源競爭激烈,主要生源還是東南亞國家的。國家提供的獎學金,從去年起,本科生不再有享受資格。
留學生活
雖然赴滇越南留學生有所減少,但熱愛云南的越南留學生對云南的感情是深厚的。記者采訪了幾位越南留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滇留學中的苦與樂。
越南留學生阮有良:不懂的內容翻譯成越語再學
越南小伙子阮有良,是個開朗愛笑的小伙子,到云南師范大學留學一年的他,才開始學習中文,雖然詞匯掌握得不是很多,但努力學好中文是他的近期目標。
阮有良的專業是光伏發電,老師是用漢語教學,一些陌生的專業術語讓只有初級漢語水平的他感到吃力,可是為了順利完成學業,他加倍努力地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把導師的板書都認認真真地抄下來,回到宿舍把不懂的地方用網頁翻譯成越南語,然后又用母語學習一遍,這樣的學習過程要比同班的中國學生辛苦得多,但是他告訴記者說:“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結果。通過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要拿到畢業證。在新學期,我的計劃就是多練習漢語,以便明白自己所學的東西。”
除了上課,平時阮有良喜歡上街,到處逛逛看看,了解中國的貿易情況,對比兩國的商品價格。畢業后,他想做經濟貿易方面的工作,于是現在就開始細心地做一些準備,為以后做打算。
越南留學生武氏芳草:難忘昆明去年那場雪
在云南師范大學就讀的武氏芳草來自越南首都河內,她身材嬌小,長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因為在越南上大學是漢語專業,所以漢語說得字正腔圓。在南寧呆過一段時間后,她想換個新環境生活,于是來到了昆明留學。在昆明,她適應不了昆明強烈的紫外線,但開心事也有去年冬天,她在昆明第一次見到了下雪,雖然不大,可讓來自熱帶國家的她一直難忘。
“我平時最喜歡的事是旅游,大理、麗江我都去過了,可惜時間不長,我很喜歡大理,要找機會再去一次。這學期,我打算和朋友們一起去四川的九寨溝玩,聽說那里非常漂亮。我們不想跟團去,要自助游,這樣才有意思。”武氏芳草迫不及待告訴了記者她的新學期計劃,在旅游的過程中領略不同的文化風俗,學習到不同的新鮮事物,讓她覺得十分有意義。
在昆明的學習生活讓她覺得有些難,因為全班80多個同學,只有8個人是留學生。與這些中國學生相比,學習同樣的東西意味著要加倍地付出,“但是很幸運,我們的老師對我們特別好,平時很關心照顧我們,有什么問題都熱心地幫助我們。”武氏芳草告訴記者,她接觸到的中國人都非常友好,在生活中都給了她很多幫助,這讓她覺得很開心。
記者讓她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留學生活,她說“值得!”
尼泊爾留學生吉姆提和拉麗米:我們就是“宅校男女”
起初來到大理,這兩位可愛的尼泊爾姑娘小伙有些不太適應。到大理學院學習中醫專業, 這對于他們來說,一是興趣所致,二是學以致用。到大理之前,聽說大理中醫專業很吃香,他們都下決心學到點絕活,回國后好給老百姓看病。
20出頭的年輕人,按理說坐不住,可他們捧著醫藥書,一看就是一下午。在山清水秀的大理學院,他們開心地說,“現在中國流行說‘宅男宅女’,我要說的是,我們是‘宅校男女’ ,為什么這么說呢?當我們手捧書本在這美麗的校園內讀書時,感覺太愜意了,根本就不想出校門一步。”
他們很適應學校的生活,并且每個留學生都交到了中國朋友,留學生們也成為彼此的好朋友。“我們還到大理的同學家里過節呢,很喜歡這里的風俗民情。”
對大理的印象,這二位“宅校男女”很開心地說,“大理的環境好,吃的東西很美味,我們都舍不得離開這里。” 學習期間,尼泊爾留學生們要和中國學生一樣完成臨床醫學的所有課程,學校還專門對他 們進行英語授課。
泰國留學生亭米:在版納學習,就像在泰國家里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內,身穿鮮艷國服的東南亞留學生吸引大家的關注,而泰國留學生 迎面而來的溫柔的問好聲更讓人印象深刻。泰國一個叫莎梅圖・亭米的學生,頭發自然卷,圓圓的眼睛,很溫柔的樣子。在記者面前,她提到最多的是,“如何在云南學到一個最拿手的技能,能用到生活中,甚至可以謀生。”
在西雙版納求學,亭米感到最好的一點是這里的氣候、飲食、文化等,都跟泰國有很多相似性,“我在這里求學,就像在泰國一樣,我就像在家里一樣自在。”亭米喜歡學的東西可多了,一開始學的專業是刺繡,隨后她又對設計感興趣。專業學習之外,她還拜了幾個課外老師,教她學習制作工藝,比如木雕、陶藝等,“只要是藝術的,能謀生的,我都感興趣。”
老撾留學生吳阿雯:我想做中老語言的翻譯
老撾烏多姆賽省的留學生吳阿雯,中國話說得標準、流利。她告訴記者,她在西雙版納職業學院已經讀了5年,畢業之際,總有點舍不得離開。她已經在烏多姆賽找到了一份工作,給中國在老撾汽車銷售企業做翻譯。像吳阿雯一樣,不少東南亞留學生來到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學會中文后回去很容易找到工作。
吳阿雯為了將中文學得很溜,結交了很多云南同學。這些好朋友跟她一起去爬山,一起去游 玩,在過程中不忘用中文交流。如今已經在中資公司擔任翻譯的吳阿雯,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因為中資公司,在他們留學生眼里,就類似于歐美那樣的外資公司,所開薪水總是比國內公司高些,她會做下去的。
記者 吳珊 實習生 李婧
來源: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