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確定保險業發展目標
越南人口偏向于年輕化,人均收入也很低,這些因素削弱了對壽險、其他傳統保險和儲蓄產品的需求,參保人口不到10%,越南顯然是亞太地區增長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
海外聚焦
□李險峰 程喜龍/編譯
近日,越南政府通過了2012年-2020年的保險市場發展戰略。這一計劃旨在促進越南保險市場的發展,使其在2010年占越南GDP的份額為1.6%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2%-3%,并且希望到2020年達到該國GDP的3%-4%。
越南在2007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采取了多項舉措推進該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因此最近幾年,越南的保險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簽約保費總額每年以大約20%的速度增長。盡管取得如此大的進步,但與許多東南亞鄰國相比,越南的保險業規模仍然偏小,發展程度也不足。保險行業對2012年的增長預期持謹慎態度。許多保險公司都指出,增長幅度預期不會太高,大約為5%-10%。通貨膨脹控制和宏觀經濟穩定性被視為下一年度的關鍵問題。
為了實現保險市場的總體發展目標,政府的這一戰略規劃列出了越南保險公司未來幾年應該為之努力奮斗的幾個具體行業指標。據《越南商業新聞》的一篇文章披露,未來幾年,越南保險公司必須逐步改善資金狀況,以履行對國內保險客戶的賠償和保險給付義務。在2010年,越南保險業支付了大約5.56億美元的賠償金和附加保險合同項下的保險金,與前一年相比總額增長19%。隨著越南保險市場的持續發展,各保險公司必須與其風險投資組合和客戶義務保持同步。有鑒于此,這項政府計劃要求,國內保險公司的備用資金規模到2015年要翻一倍,到2020年提高4.5倍。
為了滿足這個東南亞國家日益多樣的保險需求,特別是不斷上升的災難、財產和全球供應鏈風險,2012年-2015年的首要目標就是要使越南保險市場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續而有效率。根據該戰略,越南政府計劃在未來3年對該國的保險行業逐步進行重組,具體做法是:對那些效率低下、國家財力支持的保險公司進行業務上的整合,并按照國際最佳實踐提高國內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水準。除了努力推進重組,也將把新的產品和服務引入市場,包括出口信用保險和未來兩年將試點的農村小額保險計劃。
越南中央政府希望,在隨后的2016年-2020年間,該國的保險管理機構和主要的私營保險業者能夠一起制定一些特有的行業機制和方針,這將增強各保險公司的管理和運營能力。政府在其發展戰略計劃中列出了期望看到改進的3個關鍵區域:提高資本充足率,風險管理實踐以及在越南保險公司中實現更大的公平性和更高的透明度。除了提升資本水平和商業行為,越南的保險業也有望到2015年對國家財政預算的貢獻度實現翻倍,到2020年稅收貢獻提高4倍。
有些經濟學家常常把越南近來的經濟停滯歸咎于一些大型國有企業、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而越南中央政府也已經認識到有必要對它們進行重組。該國的保險市場支離破碎,主要由效率低下的公有制壟斷企業和無能為力的小公司組成。根據發展戰略,解決這一問題將是2012年和2013年政府議事日程的一大要務。越南財政部已經在采取一些初步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制定一套市場標準對越南保險公司評定和編入目錄,以便穩定市場。從今年開始,該部將把保險公司劃分為4種不同的類別,從需要進行支持的好企業到應該加以整合或徹底倒閉的虧損保險公司,對每個類別運用特定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目前,越南有43家保險公司,包括29家非壽險公司和14家壽險公司。由于保費持續增長的行業潛力,預計不久后會有更多的保險企業進入市場。激烈的競爭和沉重的索賠負擔(尤其是車險)困擾著越南非壽險行業,而高昂的營業成本現在已經使本地的保險公司難以實現保險業務的盈利。該國的4大非壽險公司正逐漸在市場份額上輸給一些規模更小、多半有外資背景的競爭對手,越南存在許多災難風險,包括強臺風、火災和洪水損失等種種威脅,也在推動著購買非壽險再保險的需求。
盡管越南的壽險行業不像非壽險市場那樣參與者眾多,然而該國的人口特征偏向于年輕化,人均收入也很低,這些因素至今已經削弱了對壽險、其他傳統保險和儲蓄產品的需求。不過,在過去10年,外資保險公司已經得以進入越南壽險市場,為了銷售這些當地人仍知之甚少的保險產品,他們也帶來了大量資本和專門知識。由于參保人口不到10%,越南顯然是亞太地區增長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那些期望在越南獲得成功的保險公司,現在就必須開始遵從新的行業指導方針,同時也要培育競爭力以及在新興經濟體中普遍應有的大量經營優勢。
來源:中國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