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建行同時“落子”越南 亞洲市場版圖漸趨完善
“立足亞洲、輻射全球”和“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分別是工、建兩大銀行的海外戰略原則。其中兩大行都首先提到了亞洲市場的重要性。
如今,在同一時刻,兩行分別在越南的兩個重要城市開設分行。彰顯著兩大行在亞洲市場的布局逐步提速和趨于完善。
銀行海外分支機構不但擴大了銀行的國際市場版圖,也為在外的中資機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支持。
工行“插枝”河內 建行“生根”胡志明
12月10日,越南國家銀行正式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胡志明市分行頒發了銀行牌照。這是自越南加入WTO以來, 越南國家銀行批準在胡志明市設立分行的第一家中資金融機構。
在同一時間,中國工商銀行河內分行也成功獲得由越南國家銀行頒發的金融業務經營許可證,正式進入越南市場。據了解,這是越南首次批準中國大陸銀行在其首都設立營業機構。
在同一時刻,中國的兩大銀行挺進越南市場,可以看出我國的銀行機構正在有計劃地實施自己的走出去戰略,布局海外市場。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和越南在經貿往來方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雙邊貿易額年均增速達到兩位數。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同時,中越雙邊投資發展也十分迅速,截至2008年底,中國在越投資項目已超過711個,對越直接投資金額約21.88億美元。
記者從建行了解到,建行胡志明市分行可以經營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國內外結算、資金交易、貿易融資以及其他銀行業務。建行表示,胡志明市分行的設立,將有助于建設銀行進一步完善全球金融服務網絡,有效地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支持企業走出去,更好地服務于中越及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經貿投資往來和金融合作交流。
工行(601398,股吧)則表示,工商銀行將用其優秀的客戶、資金、網絡、技術和品牌優勢,積極介入越南當地的交通、能源、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公司及個人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努力成為中越經濟金融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在服務中越經貿往來、促進越南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主要是能夠滿足那些在越南的中資機構迫切的金融服務需求。”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敏華這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認為,亞洲的投資環境比較熟悉,做好亞洲是大銀行國際化趨勢的基礎。
東莞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寧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越南經濟這些年表現也不錯,中國跟他們的投資貿易這些年增長很快。兩大行正好可以借此搶占東南亞,完善其在亞洲的布局。
國際化進程加速 “兩條腿”并行
近年來,我國幾大銀行一直在穩健的前提下,按部就班地實施走出去戰略。而全球金融危機的大洗牌則更是給我國銀行業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去年12月10日,建設銀行倫敦子銀行正式獲得英國金融服務局的批準,初期注冊資本為1億美元;而在此前一天,建行的全球第七家海外分行,紐約分行的申請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批準。
建行董事長當時表示:“倫敦子行非常重要,在服務大公司投資和貿易以外,它也是我們金融市場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我們的客戶有黃金、外匯、大宗商品買賣的需求,倫敦市場很重要。在我們的香港市場和上海市場閉市以后,還需要在這里的市場繼續交易。據了解,除了分支機構,建行還在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00多家代理行。
工商銀行的海外之路同樣精彩,1993年其第一家海外機構就在新加坡生根。11月底,工行的馬來西亞子行獲批。此次越南河內分行獲批意味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工行在亞洲落下兩子。目前為止,工行在亞洲就擁有東京分行、首爾分行、釜山分行、多哈分行、工銀印尼、工銀中東等11家海外經營機構。
截至2009年9月末,工行已將營業機構延伸至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分支機構總數達155家,并與125個國家和地區的1393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工行董事長曾表示:“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加速演進提供了大量商機,工行境外機構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工行正在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構建為客戶提供全球金融服務的能力。”
除了在海外直接開設分支機構外,并購也是兩大行布局海外的重要手段。
資料顯示,2009年8月12日,建行宣布其香港全資子公司建行亞洲與美國國際集團(AIG)就收購美國國際信貸(香港)有限公司(AIGF)全部股份達成最終協議。據悉,此項收購價格為7000萬美元,折合港幣約5.43億元。2009年11月初,AIGF正式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財務公司。
工行則從2006年開始在全球陸續開展其并購大手筆,其中入股南非標準銀行,購入加拿大東亞銀行70%控股權,買入泰國ACL銀行19.26%的股份都成為國內銀行海外并購中較成功的案例。
佘敏華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些大行進行海外并購和開設支行都是很好的配合中國的企業進行“走出去”戰略。尤其在那些金融體系并不完善的地區,我國比較成熟的銀行進入,可以解決一個區域的服務問題,因此前景良好。
同時,佘敏華認為,開設分行和并購各有利弊。并購可以直接享用原外資行在當地的資源和網絡,但是由于文化等問題,融合需要過程。開設分行雖然沒有這些麻煩,但是從新開辟業務網絡,也是一個挑戰。
【作者:張藝良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