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交易特性簡易市調報告
市場特性
一、 民族習性
1. 人民勤奮,刻苦耐勞
由於越南以農立國,工業化程度不高,加上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孔孟思想),人民極為勤奮,許多人除了有正式工作外,亦兼職打工,工廠的工人亦對加班有高度的意愿,雖然經濟因素是重要的誘因,但也顯示出越人勤勉的一面。另外,越人也有刻苦耐勞的一面,尤其面臨惡劣的工作環境,如大雨、酷熱的天候或生產環境不佳的條件,亦可看到工人揮汗工作的刻苦精神。
2. 越人聰明、技巧,惟相當固執,并好面子
越人的聰明才智并不亞於中國人,而且精於工藝手技,表現在手工藝品的才能,早已受人囑目,惟固執成性,亦不易改變,尤好愛面子,自尊心強,對待越人,切忌在大庭廣眾下斥責,折損其自尊。
3. 重視家庭觀念及倫理
越人極重視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同心協力,相互扶持,也崇尚兄友弟恭及家庭的倫理,家中遇有困難,均由家庭成員相互協助,渡過難關,例如,越人家庭平均有4至5名子女,子女成年外出賺錢,賺錢後繳給父母,或共同出資購買摩托車,先供父母使用,俟有積蓄再購給兄長使用,弟妹則使用父母或兄長的二手車(注:摩托車系越人的重要投資工具,不單是交通工具,亦是可變現的流動資金)。另,在越人家庭中,除父母外,兄長地位亦高,弟妹皆服從兄長之領導。除家庭之關系外,越人也重視家族關系,同一家族之遠近親戚相互扶持之現象比比皆是,這也是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受淵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影響所致。
4. 民風保守,人民和善熱心助人
越南人口的80%屬於農業社會型態,由於都市化程度不高,對外開放時間也不長(12年),一般人民仍保有農業社會的淳樸風氣,個性較保守,對於奇風異俗無法接受,雖然都市人口受到外國人投資的影響較大,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民風保守仍是社會一般的現象。由於保有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一般人民皆極為和善,對於外人(外國人)并無排外心態,反之,也愿意結交外人,也如同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樂于助人,遇有事故,總會有熱心人士相助,外人來越,凡問路或需本地人協助事項,除非因語言不通(大部分越南人不諳英語),大都可獲得熱心人士之協助,此也顯示出越南人亦是和善、好和平的民族。
5. 勤儉節省,藏富於民
越人秉於傳統的農業生活,加上過去社會主義制度的實施,早已養成節儉的生活美德,目前雖已對外開放,所得已有改善,惟一般越人除生活所得的必須支出外,生活并不奢華,都市人口因所得較高,生活支出較高,家庭花費多於農村人口外,大多數人都有儲蓄的習慣,或是投資不動產,或是從事民間借貸(黑市放款),因而,金融體系來自民間的資金就顯得相當有限,反之,民間資金的流動便相當有活力,「地下經濟」在越南的經濟發展已有相當時間,也是影響越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民間儲蓄力匯集的表現。
二、 市場特色
1. 重視價格的市場
越南是一個價格勝於品質的市場,產品銷售成功與否,往往受價格影響極大。由於一般人民購買力有限,各類產品的消費,往往以價格的高低來取決。鑒於越南屬於低度開發中國家,采購產品仍以先滿足初步的功能為主,因而價格就是影響采購的一大要素,當然,物美價廉是最受歡迎的,惟若品質相似或差異不大,低價產品自是較占優勢。在工業性產品方面,因使用功能的關系,品質雖為重要考慮因素,但經常因預算有限,經常也出現為屈就價格而犧牲品質的現象。
2. 行銷區域廣闊,運輸成本高
越南國土呈S型,南北相距約2,000公里,雖有水、公路及鐵路運輸,但因設施老舊,效率較差,內路運輸成本高,因而,在越南若欲行銷全國,就必須廣設經銷商,就地供貨,否則南北運輸,不但費時,亦無法及時供貨,容易延誤商機。
3. 暢銷品易受仿冒品及走私貨競銷
除大型工業用品外,一般的暢銷產品,特別是消費性產品(名牌貨)最易遭到仿冒品及走私貨的競銷,雖然越南政府也訂有保護智慧財產的法令,但因執法不力或因人力不足等因素,效果有限。另,走私貨在越南也是防不勝防,蓋越南海疆狹長,陸鄰大陸、寮國、柬埔寨,邊界亦數千公里,走私管道多,有許多民生用品都由邊界走私入境,對於透過正常進口的產品,產生極大的價格競爭壓力,越南政府也經常取締,無奈效果也不彰。
4. 交易以現金交易及放帳交易為主
由於農業社會習性以及金融體制未臻健全,一般的民間交易習以現金為主,而國營企業之間則以電匯與放帳為多,國營機構之間的買賣亦可以記帳,但私人企業對外交易則需視有無擔保品才可能取得信用周轉(放帳),否則,仍需自備現金。
5. 產品「一條街」 的集中交易型態
在越南的大都市經常會出現產品類型相同的零售或批發市場,這些店面可以由一條街延伸2至3公里長,例如,電氣街、五金建材街、汽機車零件街,販售相同產品的店面,櫛次比鄰,相互競爭,此種集中式的「市集」或「市場」系越南批發零售市場的一大特色,不論買方或賣方,只要找到集中地,均可輕易找到買賣對象,可節省不少時間。至於中型鄉鎮,偶而也可以看到類似狀況,只是規模較小而已。
6. 行政效率不彰,紅包文化盛行
由於行政效率較差,加上法令不周全,一般人洽公,都會酌送紅包(俗稱咖啡錢),以加速作業時間,這是越南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極具人情味,但是仍有少數人,試圖以紅包打通關節(特別是重大事件),造成不良風氣,也因而常有索賄事件發生,外商初次來越總需一般時間才能適應。
三、 當地商旅注意事項
1. 飲食
越南人飲食習慣略似中國人,越南菜肴亦頗有名氣,商旅人士來越,亦可發現有中國菜、日本菜、韓國菜及西式餐廳,亦即,在大都市中可選擇的菜肴很多,中小型的城鎮,則以越式食品為主。惟越南衛生條件較差,冰塊、生菜(越南菜肴,經常佐以生菜),宜避免食用。另,自來水不宜生飲,最好飲用煮沸過或購買瓶裝礦泉水。
2. 衣著
越南全國(北、中、南越)因緯度不同,氣候亦不同,通常,越北地區(河內一帶),四季分明,(冬季有時至10OC,夏季至33~35oC),衣著自須視季節調整,而南部地區(胡志明市以南)則長年屬熱帶氣候(溫度約26oC至35 oC),以夏季服飾為主,而中部地區(蜆港、順化)則亦有四季氣候味道,但并不很明顯。
3. 住宿
隨著外商的大量投資房地產,越南的大都市皆有五星級旅館,另外,越南國營的旅館也相當普通(大約在三星級左右),住宿費用并不高(1997年以前,因旅館缺乏,房價較目前要高出2至3倍),一般外國五星級旅館住宿費約在70 ~ 90美元之間。不過離開城市(胡市,河內)的省或較偏遠地區,則無外商投資的國際旅館,一般皆是本地旅館,設備自是較差,價格也不貴(一天約20至30美元)。外商來越,最好事先訂好旅館,問好價格(是否含稅,含早餐),惟若緊急不克先訂,若在胡市,河內等地,旅館的供應充分,尋得住宿并不困難,偏遠地方則宜事先確認住宿事宜。
4. 交通
越南的交通系統因設備老舊,交通路線尚未建設完全,加上越人多以摩托車為交通工具,都市內缺乏公共運輸系統(如公車、地下鐵),致外商在越活動,均需以汽車代步,城市地區以計程車代步相當方便,但若赴市郊拜會,宜以租車較劃算。目前租用4人座小汽車,一天(8小時),在市內活動,約30至40美元(視車子新舊而定),但若需到市郊(如從胡市赴鄰近省份,如平陽、同奈或頭頓省)則另需以市郊價計算(按公里計算);計程車在胡志明市或河內相當普及,平均每公里約0.6至0.8美元。另外,越南人亦普遍以摩托車戴客,通常在城市最多,采用議價,越人使用者頗多,但外商多因語言不適,加上安全考慮,不宜嚐試。還有人力三輪車,也是傳統的交通工具,考慮到安全理由,也不宜搭乘。
5. 翻譯人員
越人普遍不諳英語,商務單位(含政府機構),熟諳英語者也有限,因而來越商務活動,最好聘用口譯人員,有了口譯人員,除了工作上方便,其他如交通、飲食等事宜也可得到充分幫助。越南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員很多,不單是英越、中越或日語、法語、俄語的人員亦不少。一般翻譯人員每日費用約在25至30美元之間,另外,若雇主若感覺服務不錯亦可另酌給小費。有許多外商來越投資,所聘用的本地雇員,都是以前臨時聘用的翻譯人員。
6. 商務洽公時間
越南公家單位上班時間為上午7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由1點至4點半,銀行則為上午7點半至11點半,下午1點至4點,周六休息。民間單位則通常在上午8點至8點半上班,中午至12點,下午1點或1點半至5點半,周六,有些配合政府單位全日休假,有部分則上半天班。私人生產單位(含外商)則每周上班六天(含周六全日上班),工廠上班時間大都在上午7點半至11點半,下午1點至4點半或5點。
7. 通貨
越南的流通貨幣為越南盾,目前1美元約折合14,550越盾,越盾均為紙幣,無硬幣,面值有200,500,1,000,5,000,10,000,20,000,50,000及100,000等八種單位。美元原則上是禁止在越南市面使用,但實際上,仍有些商店采用美元標價,也接受美元交易,若干場合,縱是標價越盾,以美元支付亦是可行。另,旅行支票在越南使用并不普遍且兌換不易,美元現鈔還是最受歡迎,信用卡支付的單位,除中大型旅館及部分以外人為營業對象的商店外,大多數商店并不接受信用卡,有些商店在顧客以信用卡支付時,尚需加收2%至3% 不等的手續費(旅館并無此舉),故來越消費,若以信用卡支付,最好先了解是否會加手續費,否則,還是以現鈔(越盾或美元)支付為宜。
8. 見面禮
來越拜會或初次洽商,宜準備見面禮,所謂「禮多人不怪」,特別是拜會政府單位;禮品價格亦不需太昂貴,須具實用性及紀念性,贈送對象除主管人員外,亦須準備備份禮品,以免臨時出現尷尬場面。禮品最好貼上贈送人名片,送禮宜在拜會後贈送,禮品體積不宜太大,引起旁人側目。
9. 治安
越南治安一向良好,外人來越自可安心,但近幾年,在大都市仍有扒竊及飛車搶奪事件發生,尤其是外人最易淪為下手對象,來越商旅,不宜攜入貴重手飾(如項鍊、戒子、名表),外出洽公若有公事包,內也不需放置文件以外的重要私人用品(如護照、機票、手機、相機)以免招惹麻煩。我國人士來越經常喜歡外出攜帶小型包包,把重要物品置於內,并挾在脥下,因而常常遭到飛車搶奪的事情。晚間外出,亦不宜太晚返回旅館,也不宜單獨步行,最好搭乘汽車。
10. 通訊連絡
越南公共電話并不普遍,所謂公共電話皆是私人自行出租,收取費用,來越商務,最好自備行動電話,目前我國與越南電信局之間有漫游服務,國人來越可事先申請,又越南國際電話費用高昂(打到我國,一分鐘約2.7美元),若不想使用漫游服務,亦可在越南購買行動電話預付卡,手續簡便,價格不貴(約30萬越盾),適合在越南國內使用。目前有Mobicard(090開頭)及Vinacard(091開頭)兩種預付卡,價格均相同。
11.小費
在越南消費,越人并不會強索小費,但是外出用餐若能酌給小費或搭乘計程車,零錢不拿,亦是普受歡迎的舉動。在旅館,服務生拿行李,通常給予1至2美元即可。
貳、 當地貿易商一般商業習慣
一、 傭金代理商之必要性程度
過去越南進出口行為均由國營機構主導,民間私人企業進出口均需透過國營公司,加上計劃經濟的實施,若干產品的進出口設有進口配額或指定特定國營公司的特賣行為,因而貿易障礙重重,又由於越南實施外匯管制,進出口公司除須先取得國家主管單位的同意外,還需視外匯的供應是否足夠,方得進行進口,故貿易的自由化在越南尚處萌芽階段。
面臨對外的開放改革,以及行政管理的松綁,越南的對外貿易也有若干的進步,但因缺乏配套作業,如外匯管理,輸出入配額的相關法令不全,造成進出口貿易仍有許多瓶頸。近兩年越南政府雖鼓勵民間企業投資,推動出口,惟私人企業在進出口貿易所占的地位仍極為有限,國營機構尚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鑒於結構性的問題,外商要在越南實施代理制度不容易,例如越南的國營公司均可自由進口,而在特定項目如肥料、鋼鐵、汽車等產品,則并非每一家國營公司皆可進口,因而若要實施代理或獨家代理就不容易(必須先協調,各家有配額的公司或先劃分銷售區域,但實際上并不容易,而且經常有北邊的公司進口賣至南方,或南方的公司銷至北方的現象,故市場秩序的維持并不容易),目前有能力進出口的公司均各自搶市場,有配額的公司若有辦法就盡快先把產品賣掉,而無進口限制的產品,均是各自憑本領,是以市場上皆可看到同一品牌產品,分由不同進口公司進口的現象,除非出口商愿意依市場潛力自行獨厚某一進出口公司,否則,多頭進口自是免不了。
出口商雖可以與進口商協定代理合約,但因市場經常變化,要求進口商嚴格執行代理合約并不容易,若因違約而要訴諸法律途徑,亦費時耗日,是以許多出口商只要能找到進口商,大都愿意出貨,除非對方有龐大市場推銷能力,且要求獨家代理,否則,至多南北各找一家進口公司,劃分南北市場而已。
二、促成交易達成之技巧
在越南的商務往來對象共分兩類,一為國營企業,這是主導越南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對象,另一類為私人企業,這是近兩年越南政府鼓勵民間成立企業的另一股企業生力軍,但受限於法令,在進出口貿易上,私人企業尚未成氣候。惟不論是國營企業或私人企業,外商與之交易首重坦誠,另外,價格亦很重要,越南是一個價格重於品質的市場,這是因為國民購買力并不高,加上政府財政有限,對外采購,除品質外,價格是最重要的因素,與越商交易,免不了須在價格上折沖乙番,因而耐心也很重要。「傭金」對於促成交易亦扮有舉足地位,支付傭金系針對個人,越文亦稱「花紅」,但是否要支付,如何支付亦須視情況而定。還有邀請對方赴海外參觀訪問也是常有之情事,總之,交易之促成,仍須多方交互運用,才有成功的機會。
三、出國拜訪合作廠商頻率
由於經濟的因素,加上國營公司人員出國必須層層批準,以及出國費用高昂,來越南開發市場或拜會廠商就顯的極為重要。越南對於登門來訪的外商極為歡迎,雖然一般拜會最好事先安排,惟若臨時拜會,越商若有空,通常不會拒絕。至於已有生意往來關系的廠商,通常每年拜會一至二次或三次,應可視為正常,惟若許可,亦可邀請越商出國訪問,這是最為越商歡迎的方式,也是連絡情誼的最佳辦法。
四、 對承諾遵守程度
或許因社會經濟體制異於國際社會以及長期處於戰亂、經濟發展起步較緩、受中國文化及法、美的殖民文化影響,「誠信」在越人社會中亦受到重視及遵守,惟基於不同的事件,特別是經濟利益的事務,誠信的執行有時就會打折扣。商務上的往來,除非是往來很久的客戶,否則,一般交易均以現金交易,由此即可看出,在商界之中,「信用」的給與并不容易,在本地人之間的交易中,除非有抵押品,「放帳」并不普遍,加上金融體系改革尚未健全,支票交易(個人及公司支票)并未建立,交易的支付均以現金或電匯為主,因而在執行交易支付的行為中,約可看出本地人,由於商務上的誠信程度顯然不易徹底執行,故不輕易給予信用額度。至於社會上一般性的承諾遵守就較易於執行,惟獨商務上的承諾,恐較不易落實。
五、 約會守時程度
隨著對外的開放及經濟的發展與電訊設備的普及,目前越南商界人士使用行動電話也日漸增加,幾乎重要負責人員皆擁有行動電話,因而商務約會皆不會無緣無故爽約,遲到的現象雖也很普遍,惟大都系因為交通塞車、天候(如南越地區每年6至10月份為雨季,而越人都以摩托車代步,碰到天熱雷雨,有時因避雨,而耽擱交通時間,造成遲到)所致。
外商來越洽商,宜事先約定拜會時間,若系前往拜會越商,有時因距離較遠(不在市內),可事先了解行車時間,再加上可能發生塞車或問路時間,提早出發,惟若因路況不佳或迷路,縱使遲到,越人亦不會介意,但若有行動電話,最好隨時告之(越南公共電話并不普遍,除都市較普遍外,一般郊外的小城鎮只有到電信局才能找到電話)。
雖然越南商界不如西方社會特別重視拜會時間,嚴控會議時間,但外商來越宜事先約定拜會時間,有些特別煩忙的單位(如大型國營機構,或涉外較多的單位,外商絡驛於途的單位)并不一定約會皆可排得上。
另,對國營單位的拜會,最好事先以公文或信函等書面函告拜會目的,以電話安排拜會并不一定有效。由於越南國營企業組織均屬公家機構,外商要求拜會,均須由基層人員呈報,再由主管人員決定,故時效上都會較緩慢;而有些單位主管人員因不諳英文,尚須經由內部人員翻成越文,因而延遲函復外商,此種現象亦可表明,若外商以電話用英語要求安排拜會,通常若接電話者不懂英語或主要負責人不懂英語,經常會遭到掛電話的回絕,故電話安排拜會效果通常不佳。
六、 商務活動適合之服飾穿著
在越南,除非重大慶典或外交活動,穿著正式節慶服裝,如男士著西服,女士著越南傳統服裝(長衫及長褲,俗稱Ao dai )外,一般商務(含酒會)活動,男性以襯衫打領帶居多,若干場合不打領帶,亦不會失禮。在越北(河內)由於四季分明,冬季穿著夾克,內以襯衫打領帶亦是極為普遍的商務穿著;而在南部(胡志明市以南),一年四季皆屬熱帶氣候,穿著西裝并不普遍,許多重大場合,如出席演講會、出席開工典禮、商務拜會、洽談,穿著襯衫并打領帶出席不會失禮,當然,若愿意穿著西裝,自是順當,所謂「禮多人不怪」,惟南越地區,常年酷熱,商務活動服飾,自宜因地制宜。外商來越從事商務活動,宜備西服,屆時視需要彈性調整,如拜會官方單位(如中央部會首長或省級地方首長),以西服較得體,其他場合,著襯衫打領帶即可,惟不宜穿著運動衫。當然,若秋冬季赴越北地區從事商務活動,還是以西裝為主(兼俱保暖功能)。至於女性,則并無明顯之要求,但端莊整齊乃基本之要求,目前越南女性上班族,仍有許多穿著傳統長衫褲工作者,由於經濟發展較慢,除都會地區(如河內、胡志明市)少數女性上班族有能力打扮入時,大部分的女性工作者仍極為樸素,穿著套裝者并不普遍,反之,著長褲者極多(也許是配合騎摩托車或腳踏車的原因)。因此,女性外商人員來越,服裝以配合季節較重要,式樣則宜端莊,不過,運動衫亦是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