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首次為越南培訓工程技術人才
“3年前我們初到中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環境、生活方式、語言、文字等都是一個個我們必須逾越的障礙。然而,通過3年的學習,我們不僅學會了用中文與同學老師流利地交流、獲取知識,而且收獲了珍貴的友情。在這短短的3年里,聆聽著中國老師們的孜孜不倦的教誨,感受著老師們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不僅體會到知識與研究的魅力,也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3年來,我們與中國老師和同學相遇、相識到相知、相念,短短的歲月給我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美好回憶,只盼有朝一日,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報答母校的培養之恩!”這是學員潘氏幸代表39名同學在昆明理工大學的結業典禮上發表的畢業感言,表達了越南學員對朝夕相處的中國老師和同學的眷戀和感激之情。
2007年2月,昆明理工大學與越南煤炭礦產國家工業集團在昆明簽署了為越方培訓骨干干部的合作協議,3月雙方在越南河內就人員培訓、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合作研究與開發內容又簽署了合作協議,6月雙方還簽署了《越南煤炭礦產國家工業集團與昆明理工大學1+4項目留學生合作協議》,約定了未來2年留學生培養事宜。根據這些協議,經越煤集團與昆明理工大學嚴格考核篩選的第一批學員共計42人,于2007年4月初抵達昆明,開始了為期3年的漢語和冶金專業課程培訓。
該批學員是越煤集團在崗的已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骨干,他們在昆明理工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學習漢語1年,然后在該校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學習冶金專業基礎課程兩年,課程學習結束后,為提升學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冶金學院還安排學員到廣西蘋果鋁廠進行了實習。據介紹,在昆明理工大學學習期間,越煤集團的學員非常努力,在中文、中國文化、專業課程的學習方面,進步與收獲都很顯著。2009年12月,越煤集團本科班的學生黎氏瓊春的作文《云南之戀》,還獲得了“中國印象”網絡作品征集大賽特等獎,同時被云南日報“留學生眼中的云南”欄目刊用,受到好評。至2010年1月,該批學生除少數學員在越煤集團同意下轉學到其他專業外,其余39人全部完成了漢語學習和冶金專業培訓課程,順利結業。
越南煤炭礦產國家工業集團在越南的工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煤礦、金屬礦、電力、造船等方面是不可代替的國家主導力量。該集團在積極拓展金屬礦產業務的過程中,選擇了昆明理工大學對精心選拔的技術骨干進行漢語和冶金專業課程培訓。目前,越煤集團在昆明理工大學的留學生總人數已經達到70余人。據了解,這一培訓項目的實施對提升昆明理工大學及云南省高等院校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促進云南省與越南在教育、工業經濟發展方面的合作,以及加深中越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等方面都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記者 吳曉燕 劉紅)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