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口岸交通硬件 防城港防城區搶搭自貿區"快車"
“零關稅的甜頭我們早已嘗到,例如煤炭,2007年實行零關稅后,江山港邊地貿口岸越南煤的進口量已由2005年前不足百萬噸,發展到目前近千萬噸,躍升為廣西第一大邊貿煤炭港!煤老板在這里的車輛品牌之高檔、數量之多,勝過南寧車博會!”防城港市防城區邊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隨著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與越南海陸相連、擁有2個口岸和3個邊民互市點的防城區,搶搭自貿區“快車”,謀劃發展新戰略。“我們正全力升級口岸和交通硬件,調整產業結構,布局物流、商貿、加工基地,改善城市面貌。”防城區委書記陶榮鉛表示。 該區抓住峒中、里火、江山港3個重點,按一類口岸標準建設峒中口岸,按二類口岸標準建設里火互市點,江山港則移遷新址擴容,全力升級口岸和交通硬件。投資1.8億元,新建峒中口岸驗貨場、報關報檢樓、旅檢及貨運通道等項目。目前除驗貨場仍在施工外,其他項目大部分已經完成。該地升格為一類口岸的材料早已報到國家口岸辦。投資6500萬元建設的里火聯檢大樓及貨場,竣工在即。江山港新址一期規劃用地450畝,總投資1.2億元,分海上停泊區、碼頭作業區、口岸聯檢區、物流倉儲區、口岸商業區。目前已征157畝地并“三通一平”,今年初開工建設聯檢大樓。交通方面,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已經征地,防城至峒中口岸120公里一級路正積極爭取立項。 “自貿區建成,93%商品實行零關稅,必將帶來大商貿、大物流。”防城區賓正迎區長判斷,“我們的產業結構要進行大調整。”該區將用3至6年時間,逐步形成以沖侖綜合物流園區為中心,江山港(煤炭集散)、茅嶺港(煤炭、礦石集散)、峒中(輕工機械、農產品集散)、里火(五金日用、農副產品集散)幾個專業性物流經濟圈。同時,有條件的口岸配套建設出口加工區,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該區重點發展海產品、木材、中草藥、制糖等深加工產業。防城糖廠準備把甘蔗種到越南,正與越南平遼、海河縣積極洽談。作為連接東盟的“橋頭堡”,防城區大力改善城市面貌。按照“一江兩岸三區”的新定位,以防城江為依托,美化沿江兩岸,改造舊城區,調整河西區,主攻城南新區,建設一個親水宜居的沿海開放城市。城南新區承擔行政中心南遷重任,目前正加快推進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已有多個商住樓項目開工。作為舊城區改造的“大手筆”,溫州客商在2009年12月上旬,斥資8600多萬元拍下26畝核心地段,將建設溫州北部灣商貿城,輻射東盟市場。(曾鐵強 駱炳新 唐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