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服務會展經濟 助力杭州奪會展金獎
3月7日,杭州新僑飯店,剛剛參加完瑪瑙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項目籌備工作專題會議的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面對海關關員連連稱贊:“杭州海關積極為項目獻計獻策,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加快‘連橫紀念館’項目進程做了很多工作,服務熱情,通關效率很高!”讓張副市長發出如此感慨的,是杭州海關為服務地方會展經濟推出的《杭州海關支持會展九項便捷通關措施》,而服務好“瑪瑙寺連橫紀念館”項目,僅僅是海關眾多服務中的一項。會展前:主動出擊 未雨綢繆
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會展業在杭州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從“動漫節”、“世界休閑博覽會”、“農博會”、“香港時尚周”、“畢加索真品版畫展”到一年一屆的“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杭州的各類會展規模和總量逐年遞增。以“西湖博覽會”為例,7年來,杭州圍繞西湖博覽會共舉辦了387個會議、展覽及活動項目,貿易成交額632.41億元,協議引進外資49.24億美元,協議引進內資675.53億元。在今年初的第四屆中國會展業高峰論壇上,杭州榮獲“2007年度中國十大最佳會展城市獎”獎項并位列第一。
如果說,各種會展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那么海關在這出大戲中能發揮什么作用呢?“海關工作與地方經濟互相促進,才能實現海關建設與企業發展的雙贏。”杭州海關現場業務處負責人這樣對筆者說。這也是杭州海關多年來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在對會展業進行服務的實踐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識。
每年年初,杭州海關都要走訪政府部門,充分掌握新一年中將要舉辦的各類展會情況。在各種會展開始前,海關主動溝通有關單位,提前做好展品的清單報備、預核等工作,同時全面了解展會申報進境展品是否存在特殊性,“ 量身定制”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
有了這些舉措,就使那些對進境展品申報規定、流程不甚了解的公司心中有了底。“海關的事先介入,讓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美國貝克曼庫爾特(BECKMAN COULTER)有限公司中國區市場傳訊部主任金羽這樣說。他告訴筆者,以前公司在籌劃會展活動時,常常因為對海關相關規定不熟悉、不了解,造成申報進境展品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不但耽誤時間,甚至還影響到了整個會展活動。“海關了解到公司的困難后,主動找上門來,悉心指導各種申報業務,使我們豁然開朗。現在我們辦理各種業務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金主任笑著說。
會展上:“一站式”服務顯神威
會展舉辦前提供細致指導,只是做好了第一步,會展進行過程中的各類工作同樣繁雜多樣。為了方便參展商,杭州海關與會展公司、報關公司簽訂三方協議,建立起聯絡員制度,齊抓共管;在會展現場,海關還設立起臨時的監管場地、報關窗口和業務咨詢臺,備案、進口申報、現場監管、展品留購、轉關、退運、結關、核銷,參展品進境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在這兒得到“一站式”服務,縮短了通關時間,確保了展品以最短時間進入展位。
說起這個“一站式”服務,中國貿促會浙江省分會國際展覽公司總經理張榕體會最多:“每年的西湖博覽會,都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種商品參展,公司經常要跟海關打交道。‘一站式’服務讓通關變得簡單。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西博會環保展項目,15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品進境時間緊、任務急,海關、想企業所想,加班加點上門驗放,保證了那批展品全部如期入展。”不光是上門驗放,為了展品如期入境,海關關員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節假日,只要企業需要,都會第一時間到場監管,為展會的順利舉辦保駕護航。海關的貼心服務,使得在杭舉辦的大大小小的會展項目,從申報備案開始到結關核銷,從沒有發生過一起通關滯港、滯報、滯箱的情況。
類似這樣的貼心服務,享受過的企業遠不止中國貿促會浙江省分會國際展覽公司一家。多年來,杭州海關按照共建共享“品質生活之城”的要求,在樹立好會展經濟前臺窗口形象的同時,更注重扎實做好幕后實質性的服務工作,不僅獲得由杭州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第九屆西博會特殊貢獻獎”等殊榮,還得到省、市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肯定。正如浙江省副省長鐘山所評價的那樣:“杭州海關工作做得很好,為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開放型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王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