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鞋出口穩步增長
世華財訊海關統計顯示,07年中國出口鞋81.7億雙,價值241.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8%和14.9%,出口穩步增長。其中,主要出口省份為廣東、福建和浙江。
中國海關總署3月4日消息,海關統計顯示,2007年我國出口鞋81.7億雙,價值241.4億美元,比上年(下同)分別增長6.8%和14.9%。其主要出口特點有:
一、一般貿易出口穩步增長,加工貿易出口增長乏力。2007年一般貿易項下出口鞋58.9億雙,增長8.8%,占當年我國鞋出口總量(下同)的72%;加工貿易出口15.8億雙,下降1.1%;邊境小額貿易出口3.5億雙,增長12.9%。
二、私營企業出口占據主導地位。2007年私營企業出口鞋40.8億雙,增長14.1%,占49.9%;國有企業出口15.5億雙,下降6.6%;外商獨資企業出口13.3億雙,增長9.1%。
三、塑料鞋和橡膠鞋為主要出口產品,皮鞋出口小幅下降。2007年出口外底及鞋面均以橡膠或塑料制的鞋46.7億雙,增長7.1%,占57%;出口橡膠或塑料底紡織材料為面的鞋14.4億雙,增長12.1%;出口皮鞋13.1億雙,下降5.7%。
四、美國、歐盟和香港為主要出口市場。2007年我對美國出口19.9億雙,下降0.7%,占24.3%;對歐盟出口13.5億雙,增長14.3%,占16.5%;對香港出口9.2億雙,下降7.3%,占11.2%。
五、主要出口省份為廣東、福建和浙江。2007年廣東省出口34.7億雙,增長10.9%,占42.4%;福建省出口16.6億雙,增長9.8%,占20.3%;浙江省出口12億雙,增長10.1%,占14.7%。
盡管當前我國鞋產品出口仍然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但是進一步擴大出口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一是歐盟皮鞋反傾銷的影響依然存在。
2006年10月7日,歐盟對中國皮鞋作出反傾銷制裁,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受此影響,2007年,我國對歐盟出口皮鞋1.8億雙,下降8.9%,導致我國皮鞋總體出口量也呈現下降態勢。
二是出口退稅率下調使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將鞋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下調2個百分點。由于制鞋企業的利潤率本身就比較低,出口退稅率的下調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三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由于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帶動塑料原料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塑料鞋仍是我國鞋類出口主打產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而鞋產品的價格卻難以同步上漲,使企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四是來自越南等國的競爭壓力在上升。目前巴西、越南、印度等國不斷增加鞋產量,并致力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越南制鞋業不斷成熟,加上其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與我國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形成了較強的競爭。
為此建議:鼓勵和引導國內制鞋企業加強品牌意識,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提升產品的品牌附加值。同時,鼓勵企業加大質量、設計等方面的科研投入,提高產品的利潤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