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肥出口關稅上調 優勢企業無恙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通知稱,自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部分化肥及制肥原料調整出口關稅稅率。據了解,關稅調整涉及尿素、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及硫酸等。盡管化肥出口關稅提高的目的在于防止國內化肥資源廉價流向海外,影響國內農業的發展,但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際化肥價格處于高位,在調整關稅后,仍會有相當數量化肥出口,2008年化肥價格整體上漲或成為趨勢。據悉,海關總署在2007年12月25日的公告中提出,對尿素自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5%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5%的暫定關稅。對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及磷酸二氫銨與磷酸氫二銨的混合物自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對硫酸及有煙硫酸開征稅率為5%的出口暫定關稅。
此次海關總署對尿素等化肥出口關稅的調整體現了季節變化的特點,在各個季度的關稅上調幅度不一。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關稅調整模式,其政策意圖十分明顯,即在于防止國內化肥資源廉價流向海外,特別是要保證用肥高峰季節的國內供應,以減少化肥出口對國內農業帶來的影響。
不過,有券商研究員表示,即便2008年化肥出口關稅上調,在算上這部分增加的出口成本后,國內化肥出口商仍會有強烈的意愿出口化肥。由于西方國家的石油、天然氣、磷礦等化肥生產原料資源價格漲幅高于國內,國際化肥價格因此上漲迅速,并一直高于國內市場,這成為國內化肥出口最主要的誘因。即使2008年調整征收出口關稅,國際市場的價格依然對出口商構成吸引力。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尿素、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等化肥產品價格遠高于國內市場價格加上出口關稅。
關稅的上調對國內大型優勢化肥企業的影響或許并不大,有分析師預測,按目前2000元/噸的尿素價格計算,即使關稅上調至30%,對國內生產商來說成本也只是上漲了200—300元。但目前國內外尿素價差已經接近1000元/噸,所以關稅調整對這些企業來說,影響不會太大。但對于一些規模小、成本高的化肥企業而言,關稅的調整將侵蝕相當一部分利潤,因此關稅政策調整實際上有利于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