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國經貿展覽回顧與展望
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是指由我國辦展單位組織我國企業在國外舉辦的經貿展覽會或在國外參加外國辦展單位舉辦的經貿展覽會和博覽會。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我國經貿展覽會實施項目323個,展覽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促進貿易成交約35億美元,意向成交37億美元,通過洽談引進外資金額50億美元,展覽會接待各界觀眾2500多萬人次。通過出國經貿展覽會,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以及開展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回顧
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是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的主要標志。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的成長過程與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發展過程是一致的。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即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末為起步階段,80年代初至現在為蓬勃發展階段。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為打破西方國家實行的經濟封鎖政策,積極參加外國舉辦的有一定影響力的經貿展覽會。1951年,我國首次參加了“萊比錫春季博覽會”。當時,我國尚沒有專門的辦展機構和辦展隊伍。次后不久,成立了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協會和團體組成的全國經濟貿易組織。中國貿促會成立后很快組建了專門的辦展隊伍,成為我國舉辦出國經貿展覽會的唯一機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中國貿促會)。從1951年到1979年,中國貿促會共赴104個國家舉辦了313個出國展覽會。在我國對外交往尚不發達的情況下,中國貿促會以民間渠道通過舉辦出國經貿展覽會,溝通了中外友好交往和貿易聯系,發揮了民間外交的作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從80年代初開始,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逐漸步入蓬勃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國貿促會舉辦出國經貿展覽會的壟斷地位被打破。我國出國經濟貿易展覽會逐漸形成了由中國貿促會、中國貿促會地方分會、中國貿促會行業分會,各工貿、外貿總公司,地方外經貿委(廳)以及專業展覽公司等辦展單位,多層次、多渠道的新局面。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貿促會系統憑借其豐富的辦展經驗、廣泛的辦展網絡和高素質的專業辦展隊伍,依然在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中保持著龍頭地位。1998年,中國貿促會系統包括中國貿促會及其他地方分會組辦的出國展覽會項目共156個,占全國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總數的39%,展出面積4.8萬平方米,占全國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總面積的40%,促進貿易成交15.3億美元,占全國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成交總額的51%。
在后一階段,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數量多,展覽會組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8年,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中國館被評為“五星級展館”,我國首次獲得世界博覽會最高榮譽。同年,中國貿促會被國際博覽會聯盟接納為正式會員。1992年,在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和1993年韓國大田世界博覽會上,中國館再次被評為“五星級展館”。1993年,中國貿促會代表我國加入了國際展覽局。在1999年12月8日國際展覽局召開的第126屆大會上,我國首次當選為國際展覽局執行委員會成員國。我國在國際展覽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在這一階段已具備現代貿易展覽會的特征,展覽會的組辦趨于定期化、專業化、展覽會注重宣傳企業產品和企業形象,注重貿易成交。
二、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基本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1997年,國務院和外經貿部批準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共452個;1998年,國務院和外經貿部批準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共560個。1999年,國務院和外經貿部批準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共590個。從以上三年情況看,我國經批準的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數量逐年有所上升。
從目前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地區分布看,北美和西歐是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熱點地區。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赴亞洲辦展的比例有所下降。赴東歐、北歐、中歐國家和非洲、拉美地區辦展的比例相對上升。這種狀況,既體現了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的特征,也為繼續鞏固發達國家地區市場,積極開拓發展中國家地區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展覽類別看,單獨辦展數量明顯減少,參加國際貿易博覽會和專業展覽會的數量進一步增加。其中,占比例最高的是機電方面的專業性展覽會。這表明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已逐漸與國際展覽業接軌,也符合我國鼓勵企業參加專業經貿展覽會,重點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政策。
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是我國出國經貿展覽工作的基礎。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經濟目前顯現出供大于求的過剩狀態。1997年,我國政府對經濟運行模式的轉型作出反應,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從供給政策轉向需求政策,采取以降低利率和放松銀行信貸為主要手段的膨脹性貨幣政策以刺激需求,并提出千方百計擴大出口的號召。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將會持續蓬勃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進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裝、紡織品、禮品等傳統出口商品所占比重在下降,機電儀器產品、高科技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明顯體現出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應當看到,由于我國現代展覽業起步滯后于世界展覽業約一個世紀,而且經歷了計劃經濟體制下近30年的緩慢起步時期,真正蓬勃發展只有短短20年的時間。因而,目前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和管理機制。目前,我國展覽會實行項目審批制,形成了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行業主管部門的多層次、多渠道審批的格局。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辦展單位除原有的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外,合資、民營、合營和個體等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展覽公司大量涌現。由于目前我國展覽業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和管理機制,因此,很多辦展單位為經濟利益所趨,一哄而上,重復辦展,盲目競爭,造成我國展覽業項目審批多,實際實施少,招展難度大的不良局面。據統計,1997年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實施354個,實施率為78%;1998年實施323個,實施率為58%;1999年實施296個,實施率下降至50%。事實上,在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的管理情況下,目前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甚至全國展覽業尚無全面系統的信息統計數據和資料。
二是出國經貿展覽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進一提高。在美國,美國國際展覽管理協會(IAEM)從1995年起就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專業人員培訓計劃,培訓期為3至5年,經培訓合格者被授予注冊展覽管理人(CFM)資格證書。目前,我國還沒有單位專門負責出國經貿展覽會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國內大專院校也沒有設立展覽專業。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業的從業人員大多是由其他行業轉業而來,一般是邊干邊學。既懂外語,又掌握外國歷史地理、文化藝術和經濟市場知識,還能運用現代電子商務工具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還不多。因此,我國出國經貿展覽行業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從業人員。
三是出國經貿展覽會在少數發達國家過于集中。1997年,我國赴德國、美國、意大利和日本的出國經貿展覽會占出國經貿展覽會總數的比例為49%,1998年為50%,1999年為59%。1999年,我國申請參加2000年科隆五金展的辦展單位多達21家,有關部門最后批準15家辦展單位組團參展,參展企業共323個,參展人員達710人。眾多的辦展單位和龐大的參展隊伍,使得中國展團疏于管理。不少參展企業并未取得預期的參展效果。
三、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發展趨勢
現在,人類已步入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神速,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據統計,人類所掌握的知識總量目前每6個月就會翻一番。在20世紀開始之前,這種變化通常至少需要用400年的時間。人們的觀念從家庭到宗教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出國經貿展覽會作為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仍然必不可少。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總的來講,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發展將有以下三個明顯趨勢:
首先,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整個行業將朝著更加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國外,出國經貿展覽業作為國家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均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設有單一的國家級的展覽管理機構。例如,德國展覽委員會(AUMA),法國海外展覽委員會技術、工業和經濟合作署(CFME-ACTIM),意大利對外貿易協會(ICE),西班牙外貿協會(ICEX),日本貿易振興會(JETERO)和新加坡貿易發展局等。這些展覽管理機構的職能是制定行規實施行業管理,編制使用政府的展覽預算,代表國家組織國家展團到海外參展,代表政府出席國際展覽界的各種活動以及協助政府規劃、投資和管理展覽基礎設施。德國展覽委員會對國際展覽會在參展商的組成、觀眾的組成和參展展品諸方面有嚴格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國際展覽會有權要求關閉停辦,對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有權提交中央政府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庭處理,從而規范了展覽市場,保護了公平競爭,促進了展覽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在市場經濟發展相對成熟的國家,政府展覽管理機構的職能已經同展覽業協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它們共同合作,相輔相成。展覽行業協會既是展覽企業的代言人,也是貫徹政府意圖、執行政府政策的可靠助手。如美國國際展覽管理協會、英國展覽業聯合會和新加坡展覽會議協會等。這些展覽行業協會都是民間的非盈利性的由會員組成的行業組織,實行行業協調性管理,開展行業信息交流和人才培訓。
目前,我國展覽管理機構過多,展覽管理機構之間難又以協調一致。因此,我國至今尚未成立全國性的展覽業行業協會,致使我國展覽業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管理機制。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我國展覽管理機構過多的局面將會改變,我國展覽業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成立行業自律性組織,按照市場規律對行業實行協調性管理。早在1994年,中國貿促會曾經提出成立全國展覽業協會的初步設想,并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積極開展展覽業務咨詢、學術研討、技術培訓、信息交流和國際交往等活動。中國貿促會現正在努力申請成立全國展覽業協會。可以預料,全國展覽業協會的成立,必將促進我國展覽業的規范化管理,從而有力地推動我國展覽業朝健康方向發展。
其次,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將向參加國外品牌展覽會方向發展。品牌展覽會是指能代表參展企業及其產品所處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對該行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并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影響力的展覽會。品牌展覽會都是大型的、年度或雙年度舉行的專業博覽會,一般有權威的行業協會參與組織,并能得到行業內主要企業的支持與合作,展覽服務內容廣泛,市場信息豐富,觀眾參觀踴躍,媒體宣傳頻繁。2000年,中國貿促會組織國內企業參加國外各類專業性展覽會項目共27個,如美國拉斯維加斯電子產品展覽會、布爾諾國際機械展覽會、米蘭國際皮革展覽會、法蘭克福國際禮品展覽會、東京室內紡織品展覽會等,占中國貿促會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總數的72.9%;參加國外綜合性國際博覽會有7個,占19%。中國貿促會單獨在國外舉辦的展覽會只有3個,即紐約中國貿易展覽會,在未與我國建交的哥斯達黎加舉辦的中國經濟貿易展覽會和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中國農業技術與農機產品展覽會,僅占中國貿促會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總數的8.1%。從全國1999年已實施的出國經貿展覽會項目看,我國辦展單位組團參加國際博覽會和國外專業展覽會的比例高達90%,單獨舉辦出國經貿展覽會的比例僅為10%。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愈來愈表現為參加國外品牌展覽會,在品牌展覽會上設立中國展館。我國有些地方還與國外品牌展覽會組織者相互合作,共同辦展,從而充分利用國外品牌展覽會的現有資源,既能降低辦展成本,又能為我國參展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
再次,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的展覽技術將更為現代化。目前,我國出國經貿展覽會展位的預訂、確定、裝修和宣傳,往往是通過國際互聯網來進行的。現代電子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展館、展位、展品以及會刊資料變得精美多彩,讓觀眾對企業形象和企業產品能得到最佳的視聽效果。在展館里,連接互聯網的電纜已經與普通電源一樣重要。在展覽會上達成的銷售合同往往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確認,各種款項可以通過電匯傳送,現代化的通訊手段速度快、質量高。展覽會上,大量新的信息源源不斷,產品訂單可以直接發回辦公室并能很快讓客戶確認。現在,展場就如同一個復雜的通訊技術網絡。航空業的空前發達,使商務旅行和展品運輸方便、快捷,現代科學技術使人們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這樣,參展企業在展覽會上將會收到更好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