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力推行農村潔凈水和環境衛生國家標準工作
越南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5%。隨著經濟發展,越南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但由于發展相對滯后,很多農村生活污水無法得到較好處理,越南全國80%的疾病同水源和環境衛生有關。近年來,越南在全國農村推行農村潔凈水和環境衛生國家標準工程,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最近,越南設計出一種簡單實用的可升降廁所,將對南方汛期水資源保護發揮較好作用。越南河流眾多,特別是南方九龍江平原水網密布。由于越南農村條件較差和多年的生活習慣,農民通常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室外并進入河流,從而造成水資源污染。每年汛期,河水泛濫,即使建有廁所,也經常被水淹沒,造成污染。為此,越南有關部門設計了一種可升降環保廁所在南方河流、湖泊附近的農村中使用,逐步緩解河流生活污水污染問題。
在越南農村潔凈水和環境衛生中心,技術負責人阮山松向記者介紹說,這種廁所的最大特點是建在高腳屋旁,可以隨河水水位升降,避免生活污水在汛期造成水污染。廁所從外觀上看,類似于越南南方的高腳屋,主要包括上下兩部分,上部是簡易的如廁間,一般就地取材,用以遮風擋雨,下部是一只大圓桶,放置在由水泥柱或石柱支撐的水泥托臺上。這種圓桶就是可升降環保廁所專用的化糞桶,由混合硬塑料制成,高1.5米,直徑1米,其內部縱向分為三格,其中一半是儲糞部分,另外兩格各占四分之一,是沉淀部分,三格之間在距桶底80厘米的地方與直徑9厘米的L形PVC管相通,接近桶頂部的地方還有直徑6厘米的出水孔用以連接排污管道,可以將污水排入地下預先建好的過濾池。和化糞桶頂部緊密相連的就是廁所的地板,面積1.2米乘1.2米見方,由厚5厘米的混合硬塑料連帶便池一次整壓成型。而這個廁所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地板的4個角鉆有4個直徑10厘米的孔,安裝時將4根木柱穿過孔后插入地下固定好,化糞桶和地板安裝成一體后,就可以沿木柱上下滑動,形成了可升降廁所。
廁所使用很簡單,先將糞桶注滿水,糞便通過便池進入化糞桶后,經過三格的沉淀,污水經管道引入地下過濾池,過濾后排入自然界,殘渣經過3―6個月的沉淀以及自然分解后再排出。到了汛期,河水水位上升至化糞桶的一定位置后,由于化糞桶能沿4根木柱滑動,農民可以利用水的浮力將化糞桶抬高至一定高度,下面再用杠子卡住,這樣就可以保證廁所不被水淹沒,居民能正常使用,從而避免了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這種廁所造價約250萬―300萬越盾(約1000―1200元人民幣),使用過的農民表示,方便實用,符合當地實際情況。
這一技術已經開展試點工作,今后推廣開將會對越南南方汛期農村水資源污染起到緩解作用,也將對越南農村潔凈水和環境衛生國家標準工程的推進發揮積極作用。
農村潔凈水和環境衛生國家標準工程是越南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計劃。至2008年底,越南已在全國31個省市開展這一工程,在884所學校、400個衛生站、80個鄉政府、90個農村集市建立了潔凈水供應系統和符合衛生標準的廁所。越南全國75%的農村人口能夠喝上衛生的飲用水,60%的農村人口能夠用上符合衛生標準的廁所,根據計劃,到201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85%和70%。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