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家務勞動”的越南職業女性
新華社河內3月6日專電 通訊:“愛上家務勞動”的越南職業女性新華社記者李勍 韓喬
一位在越南留學、工作多年的中國人說,越南職業女性有個特點:很愛做家務勞動。結婚前,她們下班后匆匆回家給爸爸、哥哥做飯,結婚后則回家給老公做飯,整天忙里忙外還一臉幸福與認真。
今年是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在全球女性地位日益提高、讓女性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時候,是什么動力使得越南都市女性在出色完成工作之余,還愿意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呢?
阮黃英就是這樣一位“愛勞動”的女性,剛過不惑之年的她是河內國家大學中文系主任。這位擁有博士學位的中文教師在“三八”婦女節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越南女性在家庭觀念上還比較傳統,除了懷孕、生病的時候,一般都由我們來做家務。”
阮黃英稱自己“很好騙”。老公不時說說“辛苦了”,“受累了”,她就在家里干勁十足。有時下班晚了,老公來單位接,她就會很開心。回到家里就直奔廚房,一心做飯。每次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老公樂意幫忙分擔一些家務,她就覺得足夠了。
阮黃英的感受也許能說明大多數越南職業女性忙里忙外又極少抱怨的原因。阮黃英所在的中文系有62名教師,其中52人是女性。系里的老師說,阮黃英“好騙”的背后,蘊藏的是“知足常樂的智慧和甘愿付出的美德”,而伴侶的“理解和感恩”是對這些品質最強有力的支持。
與阮黃英同在中文系工作的阮青草老師說,在越南,女性的確承擔著幾乎所有的家務勞動,這種“愛勞動”有時是心甘情愿,有時卻是無可奈何。“其實,只要在我們生病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能給我們分擔一下,理解我們平時做家務的辛苦,我們就很高興了。”
越南女性承擔著工作和家務雙重壓力,那越南男人有沒有壓力呢?阮黃英的副手、中文系副主任范玉函是一位年長于她的男老師。范玉函說:“男人要當女人的一座山,這是越南社會傳統對男人的要求。男人其實也很難。”
當被問到“你們的收入和老公相比誰的更高”時,中文系的女教師們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說:“老公的工資高。”她們說,教師工資水平低是一方面,但如果夫妻兩人同是大學老師,那么老公一定要出去兼職賺錢,這才符合家庭和社會的期待。
勤勞賢惠、不斷進步的越南女性和壓力下不得不全力奔跑的越南男性,構建了一個個越南家庭的和諧“小社會”,也推動著這個東南亞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