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中成藥引入越南的“東亞藥業”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陳強、馬小青、唐偉強):中國中醫藥歷史悠久,時至今日,用中藥治病,仍然是不少越南民眾的首選。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一些在中國非常有名的中成藥成功進入越南,并廣受當地老百姓歡迎;這其中,把中國中成藥帶入越南的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功不可沒。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駐中國辦事處位于廣西南寧民族大道航洋國際城的大樓內。在這個不足50平米的標準辦公間里,擺放著三張辦公桌,幾個儲柜,還有一個用沙發圍成的會客區,不算擁擠也談不上寬敞。對著會客區的墻邊放著一個簡易的藥品展架,展架中心鑲嵌著一個大大的中國字——“德”,展架上擺放的都是發到越南的中成藥樣品。
范黃沙說:“這個是貴州威蒙藥業的熱靈性顆粒產品,治療泌尿性感染,這是我們的主力產品……這個是滇紅藥業治療頭皮屑的藥物性洗發水,(中國)國內叫海尼康,這個產品我們做了很多年,最好的就是這個……”
范黃沙一邊從展架上拿出中成藥樣品,一邊用中文給記者一一介紹。
這是一個不到30歲的越南小伙,從廣西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駐中國辦事處經理。范黃沙告訴我們,東亞藥品代理的大部分都是中國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中成藥制品。“我們目前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很多,有北京同仁堂、廣藥集團、天津天士力、神威藥業、海南海藥、云南白藥等。”
據了解,越南東藥在歷史上源于中國中藥,中醫藥在傳入越南以后,越南人民在傳統中醫藥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環境,吸取當地民間的用藥經驗,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越南傳統醫藥――東醫藥體系。
時至今日,看病找東醫,用中藥治病,仍然是不少越南民眾的首選。隨著越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越兩國交往的日益增加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中藥市場在越南迅猛發展。如今在越南,規模較大的中藥店就有200多家。這些藥店銷售的藥除少部分為越南當地出產外,80%以上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這其中就包括了通過范黃沙所屬的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所引進來的藥物。
作為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廣西南寧辦事處的負責人,范黃沙的工作主要是跟蹤中國藥品市場變化,收集來自中國醫院以及藥店的最新信息,選擇代理進口中國中成藥銷往越南。“我們公司提出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證藥品的質量和療效,同時也要考慮患者的購買能力。因為越南是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還不是很有錢,我們一直努力選擇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產品。在這一點上,中國的中成藥最適合不過了。”
范黃沙說,越南作為中國的友好鄰邦,兩國貿易往來具有突出的地緣優勢,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非常便利。尤其是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中國與東盟各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國政府出臺的優惠貿易政策,也為一些東盟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創造了條件。
范黃沙表示:“近年來,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進口到越南市場的所有中成藥零售價格與在中國內地的銷售價格幾乎一樣。正是由于中國政府鼓勵出口實施的退稅政策,降低了東亞藥業的運營成本,越南老百姓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來自中國優質中成藥的實惠。”
對范黃沙來說,他加盟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后做的最成功的事是: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公司最終決定將自己的中國辦事處設在了南寧。“中國-東盟博覽會每年都在南寧舉辦;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之后,南寧將會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國家的窗口。我們覺得辦事處設在南寧比較合理,它有利于我們開展業務交流,尋找合作伙伴,發現新的產品。同時,可以讓中國伙伴進一步了解我們,一起來共贏。”
范黃沙告訴我們,越南東亞藥品貿易有限公司于1996年成立,當年代理進口中國中成藥的年銷售額也就20到30萬美元,而今,這一數字已達到1億元人民幣。目前,公司在越南的主要其銷售網點已覆蓋越南全國所有省市,已成為越南規模最大的代理中國中成藥的私人企業。
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如期建成。范黃沙并不諱言屆時將有更多的同類企業借助這個平臺尋找商機,而這將會給他所屬的公司帶來不小的壓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即將建成,這是一件好事情,這將給東亞藥業帶來更多機遇,同時也會帶來挑戰。我們正計劃將越南的一些優質藥品引入到中國市場,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可以使用療效好,價格優惠的越南特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