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五國熱邀中國企業開發礦產 共創"活力亞洲"
中新社昆明九月三日電(記者 楊洋 石雨)柬埔寨工業礦產能源部大臣、老撾能源礦產部部長、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緬甸礦業部部長、越南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等東南亞五國政府高級官員今日在首屆中國昆明國際礦業合作論壇開幕式上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發出誠摯邀請,歡迎中國企業到本國投資開發礦產資源,共同為實現“活力亞洲”做出貢獻。
柬埔寨工業礦產能源部大臣述賽首先向中方企業發出邀請:“受金融危機影響,柬埔寨近期經濟發展緩慢,我們迫切需要國際合作與支援。柬埔寨政府正在研究和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推動礦產業發展,我們廣邀中國企業到柬埔寨進行礦產資源開發。”
老撾能源礦產部部長蘇里翁•達拉翁對首屆中國昆明國際礦業合作論壇召開的意義表示肯定,認為論壇對創造“活力亞洲”有積極影響。他認為目前亞洲礦產業總體水平偏低,礦產品以低端產品為主,亞洲各國應該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逐步增強亞洲礦產業水平。“直至目前,老撾已經給國外企業發放了一百四十多個礦業開發證,其中五十多個給了中國企業,是最多的,中國與老撾在交通進一步完善后,礦業合作開發還會有新的發展。”
隨著昆曼大通道的開通以及日前開通的中越陸路高等級通道,中國與泰國、越南的經貿往來日趨緊密。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蘇拉潘表示,由于泰國用于工業生產百分之九十的礦石依靠進口,云南將成為未來泰國最重要的礦產來源地。目前,泰國與東南亞十國都有礦業合作,中國是最大的合作國。越南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阮文盛也表示,越南已探明的礦產地有五千多個,歡迎中國企業前去投資開發。
緬甸礦業部部長翁敏表示,雖然該國礦山法規定礦產為國家所有,但目前該國政府已經出臺產業分享合同制度,企業和政府可以共同享有產品份額,目前已經有兩家中國公司正在緬甸進行鎳礦的合作開發。
中國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交流司司長孫寶亮介紹,毗鄰中國南方的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尼、老撾等東南亞國家,處于世界少有的礦產資源富集區,盡管已勘查出包括石油、天然氣、錫等在內的多種礦產資源,但由于地形復雜、地域遼闊、資金缺乏等原因,目前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程度總體較低,礦藏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