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越南自助游 吃喝玩樂完全攻略
來源:新華網 去越南行程是四天三晚,芒街、下龍、河內。從東興過北侖河海關。過中國海關幾分鐘就搞定,越南海關竟用了幾個小時。工作效率之低,讓人咋舌。越南的行政機構與中國相似,有省、市、縣、鎮、村……,看地圖,越南的版圖也就是中國的一個省大,但卻有六十多個省,可想而知有多少個官了。
和尚挑水吃的故事聽說了吧,三個和尚就沒水吃了,這么多的官員你還能指望什么呢。
吃
南寧去東興的路上,導游介紹越南的飲食,說越南人吃得很清淡,常常是水煮青菜蘸佐料,不像咱們大魚大肉的。
越南人說了,只管中國老外吃得飽,不管中國老外吃得好。所以越南是我們天然減肥會所。大家一臉愕然,敢情是讓我們去做吃齋的居士呀。看到游客的表情,導游趕緊補充,大家放心,不會完全讓你們吃素,他們有中國的毛氏紅燒肉。
晚上到了下龍,餐桌上果然盡是素菜,果然也有一盤紅燒肉,萬綠叢中一點紅,沒有讓男士們淪落到食草類動物。
第二天早餐,餐桌上每人一個袖珍饅頭,一碗稀飯,一碗米粉。饅頭小巧玲瓏,男士一口吞沒,櫻桃小口的女士們讓玲瓏小饅頭襯托得也沒有了櫻桃。面對空盤子,喊服務員再上饅頭,說沒有了,一人一個按量的。看了看說,那好吧,再來碗米粉吧,雖然那米粉吃不來,但還是比稀飯頂餓。說米粉也是按量的,急了,問,不是說只管中國老外吃得飽嗎,告之,稀飯可以隨便喝,管飽。靠,這不成六零年了!
住
來越南前,合同上清楚地寫著在越南一律住三星級酒店,到了越南才知道,所謂的三星級,只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哄洋鬼子。尤其是河內的酒店,充其量也就是縣級招待所。我在住宿的酒店衛生間里看到一個巨大的廢紙簍,有普通廢紙簍的十倍,比山民趕集背的竹筐還大,這么大的一個廢紙簍放在衛生間里,簡直像一個航空母艦。怎么也不明白,這艘巨大的航空母艦停泊在這里,是想讓它如何發揮作用呢。
廢紙簍大大的,洗澡的熱水器卻又玩袖珍。如果你不是冬泳愛好者的話,洗澡要有閃電的速度。開始不知道,剛剛洗完頭,沒熱水了,只好哆嗦著身子痛苦萬分地演繹著“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
空調沒有遙控器,房間的門關上打不開。相聲里說的破舊自行車,除了鈴鐺不響,其他地方都響。
玩
到越南前,有朋友告訴說越南是一個國窮民富的國家。從芒街開往下龍,以及后來從下龍到河內的路上,那公路是梃糟的,陳舊破爛,灰頭灰臉,沒有一條像模像樣的公路。但一路所經過的鄉村,那些普通民居卻讓我大吃一驚,一座座粉刷漂亮的西式小洋樓,造型各異,豐富多彩,而且沒有一座小樓的外觀樣式是雷同的。不像我們在國內,無論是城市或者鄉村,看到的住宅建筑都是成片復制粘貼出來的。于是想,能這樣不模仿他人獨出心裁設計自己的住宅,該是富有創新能力的了。這樣的民族應該是張揚個性的民族。
越南旅游的精彩大菜是下龍灣。下龍灣游玩分A區、B區。一般旅游團隊只到A區,如果要玩B區,需另加150元/人。但也有的旅行社旅游線路有B區。個人感覺B區比A區有意思。除了都是海上觀光游覽,A區看溶洞,B區可以玩天堂島,乘快艇游城堡礁,尤其是天堂島,登到島的頂峰鳥瞰下龍灣,碧綠的海水,金黃的沙灘,漂亮的游船,還有遠處大大小小盆景一樣秀麗的群島,真是風光無限。拍出來的照片也特棒。
河內的巴亭廣場類似于中國的天安門廣場,主席府、胡志明陵、胡志明故居等都在那里。廣場不謂不大,可到處是站崗的軍人,禁止通行的標志隨處可見。游人就像圈養的雞,不能隨意走動,只能在繩子以內活動。從胡志明陵出來,前往胡志明故居、主席府等地,所有的游客只能像潮水一樣向著一個方向流動,如果你想離開群眾隊伍,自由行動,立刻就有軍人制止你的行為。你只得與周圍的廣大人民群眾融為一體,同呼吸,共命運。文革時期流行歌曲里的唱詞:我們的熱血和你一起沸騰,我們的紅心和你一起跳動……。我們就這樣在人裹人的隊伍里走過胡志明故居及高腳屋,走過主席府等,那感覺仿佛不是觀光旅游,而是參加了一支聲勢浩大的游行隊伍。來的路上看到的那些標新立異極富有個性的小洋樓與眼前的一切讓我感到了一種怪異的迷惑與不解。特立獨行與鉗制雷同的對立矛盾是如何摻揉在一個民族的肌體里的?
我們先去的胡志明陵。越南人對胡是非常崇拜的,他們認為胡為了越南的解放事業,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出來了。胡一生未曾結婚,用越南人的話說胡是一生沒有大米飯,越南人稱老婆為大米飯。所以他們對前往胡志明陵參觀的游客要求很嚴,進去的時候,不能戴帽子,手不能放在口袋里……。
在胡志明陵里,我的心情很平靜,完全沒有崇拜偉人的心理,只是以一個普通人的心情去看另一個普通人,覺得一個人用一生執著地去做一件他認為有意義的事,這樣的人還是值得尊敬的。
后來參觀胡志明展覽館,在展覽館里有越南現任總書記農德孟的畫像,越南導游娥指著畫像問我們,看他與胡是否有些相像。經她一提示,大家都覺得是有點像。娥說,在越南流傳他是胡的私生子,他的確沒有父親,而他的母親當年在胡的身邊是替胡做飯的女工。據說曾有外國記者問農德孟此事,他說他不知道,這事只有去問他的媽媽。想想人都有七情六欲,只要不把胡看成是神圣偉人,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購
乘船到下龍灣游玩,導游娥把我們帶到當地網箱養殖海鮮的水域,說大家可以品嘗越南海鮮。海鮮的品種很豐富,但價格都是天價。巴掌大的螃蟹,一百元一只;琵琶蝦五十元一斤。我們青島也就是七、八元錢一斤。
在海上的沿途,有許多賣水果的小船,二十元一份,也就是兩三斤的樣子。別忘了,越南可是盛產水果的地方。一個賣椰子的小姑娘舉著椰子叫賣,十元一個。試探著講價,伍元一個吧,小姑娘二話不說,放下手里的椰子,從船上摸出一個最小的,揮刀砍下去,遞給你,看著開了口的小椰子,你想不要都不行。
旅游的地方宰人是家常便飯,但總感覺越南人在潛意識里是憋足了勁要揮刀狠砍中國人的。這是一個復雜話題。想想抗日戰爭都過去多少年了,到現在一提起小日本,中國人的牙根還是癢癢的,那仇恨是深入到一個民族骨子里的。我們在芒街到下龍的車上,看到沿途峰巒起伏,山路彎彎。越南導游娥說,中越兩國過去是山連山水連水,現在是山連山鬼連鬼了。一句話說得全車人百感交集,無言對答。
從河內回下龍的路上,車開進一大院子,導游帶隊進店購物。我們在院子等候,見院子里有賣菠蘿的,二十元一袋,也就是一個菠蘿削好了切成塊。覺得太貴,看院子外的馬路對面有好幾家賣水果的,打算過去問價。孰料,門口的保安竟攔住一律不讓出去,說是馬路上來往車輛不安全,他們要為游客的人身安全負責。笑話,這里又不是軍事禁區,怎么連行動自由都沒有了。你可以善意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但你沒有權力限制游客的行動。一個專制的國家,競爭也是靠專制的手段。想起我們在芒街,導游帶我們到中國人的商店購物,里面的東西奇貴。我們出來坐在臨街門口等候,不遠處幾個越南人挎著包悄悄遛過來,低聲問,要煙嗎?要香水嗎?一邊問一邊警惕地打量四周。一樣的東西竟比店里面便宜多了。L買了條香煙。聊起來,問他們為什么要提心掉膽的,說店里的中國人不允許他們到這里賣東西,如果看到要打他們的。奇怪,這里不是你們越南自己的地盤嗎,他們怎么敢打你們?說他們花錢雇當地越南人打他們。使用慣了刀叉的西方人,拿起筷子吃飯特別扭,最后索性放棄筷子,還是用刀叉來得痛快。習慣了專制的氛圍,當然對公平競爭感到了不適與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