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產品出口頻遭技術壁壘
據越南《經濟時報》近日報道,目前,不少國家對水產品進口設置技術壁壘,以保護本國水產加工業。越南水產品出口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報道稱,2001年,越南查(魚旁加查)魚(ca tra)大量涌入美國市場,引起美國無鱗魚協會強烈反應。不久,美國國會通過catfish商標法,不允許將越南出口美國的查魚取名為catfish(鯰魚),也不允許使用catfish商標。自此,越南對美出口查魚大幅減少。此外,美國2008新農業法提案(Farm bill)已正式提交給美國農業部長。該提案包含限制自越南進口查魚的條款,并將查魚進口劃歸美國農業部管理。一旦提案獲得批準,越南查魚將受到與肉食品同樣嚴格的進口管理。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梁黎方表示,今后越南要維持對美出口查魚,須在國內建立與美國同樣的質量監控系統。這將是一項十分復雜且耗資巨大的工程。
報道稱,越南對俄羅斯出口查魚曾因質量問題一度中斷。今年5月,俄方恢復自越南進口,但要求對查魚進行Listeria(李氏桿菌)檢測。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認為,此項規定太苛刻,即便是對進口監管十分嚴格的歐盟市場也沒有這樣的要求。
報道稱,今年7月,烏克蘭對肉食品進口實行新的管理規定,要求所有對烏出口肉食品的企業須經烏職能部門檢查和認可后方能出口。越南企業對此措手不及,水產品出口將面臨不少困難。目前,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正在與烏農業政策部協商解決辦法。
報道稱,越南迄有448家水產加工企業達到其國內行業標準,其中301家獲準對歐盟出口,442家對韓國出口,30家對俄羅斯出口。2007年以來,越南查魚和巴沙魚出口市場已由49個增加至127個。歐盟是越南最大的查魚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量的42.1%;其次為美國,占9.6%;烏克蘭占6.1%;墨西哥占5%。
(信息來源:駐越南經商參處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