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下的零部件進出口
先看海關統計,在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零部件總額為1.4億美元,較歷史同期增長9.26%,其中縫紉機機針出口1056萬美元,增長13.12%;縫紉機專用特制家具及零件出口2854萬美元,增長52.05%;家用縫紉機旋梭出口65萬美元,下降17.63%;家用縫紉機用除旋梭外的其它零部件出口2057萬美元,增長21.44%;工業縫紉機用旋梭出口377萬美元,下降30.57%;工業用除旋梭外的其它零部件出口7700萬美元,下降1.12%。總體來看,工業縫紉機用零部件下滑較多,零部件出口總額整體仍然是增長。從零部件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來看,集中于亞洲地區,日本仍然是我國縫制機械零部件的最大出口市場,占全球市場總份額的22.08%,但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日零部件出口下滑,幅度為14.31%。盡管對日下滑,但中國香港、尼日利亞、越南、巴西等市場呈現增長勢頭。
就零部件對外經銷市場來說,筆者聯系東陽金振進出口有限公司咨詢相關市場時了解,當前經濟危機對零部件的出口整體影響較小。去年下半年,在巴西、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及周邊國家、地區受貨幣貶值因素影響,訂單數量有所下滑,但幅度不大。受原材料價格變化,個別零部件的出口價格隨之上下浮動。有國內零部件生產商受整機市場萎縮影響,訂單縮水,開始關注出口貿易,向金振咨詢有關情況的零部件生產商增多。據介紹,現在在海外設立代理商的零部件企業增多。海外一級批發商跳過經銷商直接向國內生產企業下訂單的情況也多起來,但由于無法有效監控國內生產,海外客戶仍然傾向于通過有信譽的國內批發商采購所需零部件。另據介紹,兩岸實行“大三通”之后,一些原本不將產品賣往大陸的臺資企業(比如部分輔助裝置生產商),開始聯系大陸經銷商協助推廣相關產品。
可以說受經濟環境影響,縫紉機行業的國內外市場格局以及市場運作方式都將產生新的變化,我們將繼續拭目以待。來源:中華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