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雜交水稻生產現狀
一、 越南的生態與農業
越南位于亞洲的東南部,總面積332600平方公里,3/4是山區。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是8300萬,農村勞動力超過2000萬。
越南位于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地區,南北地區有不同的氣候特征,北部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是冬季潮濕、寒冷的亞熱帶氣候;南部則是典型的熱帶氣候。一年分為兩個明顯的季節:4-10月是雨季,11月至次年3月是旱季。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能種植許多農作物。特別是在一些高緯度地區和海拔超過1500m的地方,如南部的大叻,北部的沙巴、三島、同文等省份都可種植一些特別的作物品種。越南的日照時間從南到北逐步增加:河內市:1681h/a(21°02’N),波萊古省:1971 h/a(13°59’N),河仙省:2392h/a(21°02’N)。年平均溫度是24-28℃,從北到南逐漸增加,是典型的熱帶氣候。一些地區由于受到山區地貌的影響是典型的大陸架氣候。在這個季節里,南部的田間產量總比北方要高一些。它的降雨量是不平均的,年平均降雨量從1023mm(藩切省)至2890mm(順化省)。
越南土地總面積有3300萬km2,其中有690萬hm2是農業可耕地,21%占。較難耕地的面積是380萬hm2,占55%,這其中210萬hm2是酸性硫酸鹽地,100萬hm2是鹽堿地,20萬hm2是淹水田和50萬hm2的沙質土。但在紅河和湄公河流域這兩個土地肥沃的地方,農民還是能種出高產、優質的糧食。
由于地理和氣候的原因,整個國家可種植的農作物非常多;特別是在紅河和湄公河流域這兩個土地肥沃地區,可全年種植并且有較高的產量。這些可種植的農作物有如下品種:①糧食作物(按重要程度排列):水稻、玉米、甘薯、木薯等;②一年生經濟作物:花生、大豆、甘蔗、棉花、燈草、煙草、黃麻等;③多年生經濟作物:橡膠、咖啡、胡椒、椰子、茶葉等;④水果:杧果、橙子、 香蕉、菠蘿、荔枝、龍眼、桃、李等;許多種蔬菜品種。
二、 越南的水稻生產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糧食作物,它在全國范圍內都可種植。越南人把大米當作主食,認為它有豐富的營養價值。1990年的水稻種植面積有600萬hm2,通過推廣雜交水稻,目前種植面積達到750hm2,而且平均產量也從原來的3.2噸/ hm2提高到現在的4.13噸/ hm2。越南南部的熱帶氣候和北部的季風氣候都合適水稻的生長,并且這個地區還有兩個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紅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兩個大糧倉。
目前,越南水稻的生產總量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在這10年期間,雜交水稻生產應是排第一位且有完全影響力的因素。在引進了雜交水稻在一些地區進行試種成功后,1991年晚造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決定發展100 hm2 雜交水稻;1992年早造,在不同氣候條件的地區擴大種植到1156 hm2。在2003年,雜交水稻的面積穩定在60萬hm2,單產則達到6~6.45 噸/ hm2。在相同的栽培條件下,雜交水稻比常規稻的單產要高出1~1.5 噸/ hm2,有時甚至2 噸/ hm2。根據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的預計,未來越南北方雜交水稻的面積將會從50萬hm2提高到70萬hm2。雖然雜交水稻對越南的糧食生產做出了很大地貢獻,然而它只是被簡單地認為適合在越南北方和中部沿海及高地的一些省份種植,在東南部和湄公河流域仍是一個空白。如果按目前的前景來看,越南雜交水稻的生產應能達到更大的面積。
三、 目前越南雜交水稻的生產狀況
1.面積和產量
2003年越南雜交水稻的平均單產達到6.3噸/ hm2,與2002年持平;其中早造是6.45噸/ hm2, 晚造是6.0噸/ hm2(如果紅河流域地區沒有受到洪水的影響,單產也許會更高些)。在一些省份雜交水稻的單產能穩定地保持在較高水平:如廣義省是7.3噸/ hm2, 南定省是7.2噸/ hm2, 清化省是6.7噸/ hm2,義安省是6.2噸/ hm2。此外,有的省份平均單產比晚造有所下降:如寧平省是6.0噸/ hm2,安沛省是4.85噸/ hm2。
2.雜交水稻組合
在2003年早造,米質較優的組合如Ⅱ優838(占54%)、Ⅱ優63(占32%)種植面積較大,將會逐步取代汕優63。優質雜交稻組合也被快速地推廣應用,如D優527、 D優128和VL20。新的優質雜交稻組合噸H3-3將在河南、南定和海防等省推廣。
四、 越南雜交水稻種子的進口情況
2003年,越南有30家公司從中國進口約1.3萬噸水稻種子,滿足了其72%的水稻種子需求。進口的早造組合多是Ⅱ優838、Ⅱ優63、汕優63、噸N15和D優527;兩系雜交稻組合則是培雜山青、培雜49。農優28、金優725等幾個新組合也被引進來進行生產、測試和評價。
總的來說,進口的種子是優質的,且能提高越南北部省份、中部沿海和高地地區一些省份的水稻產量。但是在2003年他們也進口了一些質量不好的種子,大多數進口商都不注意一些種子自身所帶有的病害,如D優527就感染了黑粉病。從2001年起,越南從中國進口的水稻種子量就穩定在1.1萬~1.3萬噸。
由于供求雙方的需求不一致,在同一播種季節的種子價格會受到一些影響的,這個價格的波動是受進出口雙方的供需不平衡所影響的。
五、 越南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情況
從1992年起越南就開始生產雜交水稻種子,雜交水稻種子的制種面積逐年增加,而且產量也不斷提高。
在2003年,雜交水稻種子生產集中在早造,面積是1700hm2(比2002年增加100hm2)。在一些省份的制種面積是比較穩定的:如廣南省是200hm2,河南省是180hm2,南定省是150hm2、海防省是130hm2。而另一些省份的制種面積則迅速增加,如清化省是361hm2、多樂省是95hm2、平定省是80hm2、老街省是55hm2。在越南中部和高地地區,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是商業化和適合當地生產的。2003年,雜交水稻的制種單產最高者是海防省2.5噸/ hm2、多樂省2.5噸/ hm2。在一些大面積制種的省份,與2002年相比單產下降的,如河南省是1.6噸/ hm2、南定省是2.2噸/ hm2。一些較高產的雜交水稻制種點有:老街省海候縣海新合作社:3.62噸/ hm2;老街省交水縣交新合作社:3.30噸/ hm2(第一年);廣南省奠盤縣奠洪合作社:3.50~4.00噸/ hm2;清化省丁湘農業合作社(相當于國有企業):3.34噸/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