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會展業迎來發展春天
當前,廣州市已經把會展業發展列入了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把廣州建成國際會展中心城市。為此,在繼廣州市政府推出對外資會展企業在穗設立全國和華南總部分別獎勵500萬元和200萬元的措施后,即將成為擁有世界最大展館面積的廣州海珠區政府和主管全廣東經貿工作的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也于近日出臺了促進會展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穗展業有新措支持
海珠區政府近日舉行發布會宣布,為推動會展業發展,將聯手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舉辦會展經濟論壇,大力宣傳推介海珠區琶洲會展品牌。同時,為完善琶洲展館配套設施,將新增5300多個臨時停車泊位并在周邊建地下多層停車場。并對包括會展業在內的總部企業如設立在海珠區,則對納稅大戶實施最高給予50萬元獎勵和義務教育優質學位等鼓勵措施。
其實,在此之前,廣東省經貿委已經出臺《2008年廣東省會展業發展工作意見》,其目標是要打造以廣州和深圳為龍頭,包括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等在內的珠三角會展產業帶;擬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廣東十大品牌展會”、“廣東省政府重點扶持十大展覽集團公司”的推薦評定,還要籌建3到5家大中型的會展集團公司。
港滬也推出政策支持
其實,與廣州會展地位相當的上海和香港,近期也先后出臺針對會展業發展的有關支持政策。其中,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在未來5年內,將額外預留1.5億港元,加強香港作為國際會展和旅游之都的吸引力。加大在海外宣傳香港的力度,爭取更多高質量的會議和展覽在香港舉行,以開拓高增值商務旅客群。
據了解,與海珠區一樣,同樣擁有超大型展館的上海浦東區政府宣布,上海浦東對會展業的財政補貼細化規則正在進行最后審訂。今后,無論主辦方的公司是否在浦東注冊,只要在浦東主辦三次以上品牌展會,就有機會享受最高100萬元的政府補貼。
會展業界渴望實質支持
對比各地政府所出臺的支持會展業政策措施,廣州展覽業界反饋褒貶不一。有的業界人士認為,廣州的支持政策著力于優化會展配套環境,以及對具有主辦大型展會實力的外資展覽企業身上。這些措施落實后對比香港和上海,對吸引外資落戶廣州主辦展會將有一定幫助。
不過,有的業界人士也認為,廣州對會展業的支持政策沒有像上海、香港那樣實際。其理由是類似財政鼓勵政策僅僅停留在對國際著名會展落戶廣州的政策支持上,對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展覽企業沒有實質推動作用,且政策應該一視同仁,就像上海一樣,不分外資還是民營,只要達到一定客觀標準,就可以享受財政補貼支持,為本土廣州會展經濟帶來積極推動作用,都應該享受有關財政補貼支持,同時有利于把優秀的會展聚集到廣州舉辦。
此外,也有展覽業人士表示,廣州的措施也沒有香港那樣更懂得如何包裝自己向更高檔次國際會展城市發展。
其實,當前很多國際大展是否落戶于某個城市,其決定權并不完全在主辦方身上,關鍵是參展商和參觀商是否認同這個城市的市場潛力和知名度,從而判斷是否值得他們到那里去。政府通過在國際上加強對自身作為國際會展和旅游城市的品牌宣傳,取得參展參觀商高度認同,反而能夠吸引國際會展巨頭把該城市作為落戶首選。 作者:鄧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