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經濟”遇冷 傳統民俗文化亟待深度開發
今年的端午節首次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三天小長假終于可以讓人們舒緩筋骨和放松心情。不過記者在采訪中,卻明顯感覺到這個小長假比較受冷落,端午
“民俗文化”缺位
與“清明”、“五一”小長假相比,端午小長假省會旅游市場普遍遇冷。大多數市民和旅行社表示,除地震災難影響出游心情外,今年端午小長假恰逢全國高考,中小學生也要抓緊復習迎接期末考試,也是市場遇冷的重要原因。
記者從省會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端午小長假期間的出游價格比起“五一”更實惠,基本和平時周末持平,有些產品價格甚至更低,但廣大市民似乎對此并不感興趣,報名寥寥。而端午出境游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出境游產品處于冷清境地。
河北至誠旅行社總經理鄭杰認為,沒有特色,是“端午游”受冷落的原因之一。端午游產品可以嘗試,不過線路安排需要經過考察,市場培育也需要有個過程,其實,現在旅行社方面對節日旅游比較重視,隨著旅游市場的發展,特色“端午游”也許會很快出現,并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市民吳先生認為,“端午游”還是有不少東西可以做,市場是靠培育和發掘的,只要旅行社肯動腦筋,就不愁挖不出新的東西來。
商家“鎖定”常規促銷
營銷創新尚顯不足
6月7日至9日,建華百貨舉辦“端午情懷粽享快樂”促銷活動,當日購物單品滿100元以上的顧客,領取環保購物袋一個,滿300元以上的顧客,可加贈粽子1份。東購、新百廣場也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最看重端午節市場的似乎是家電賣場,北國電器集中采購了近十萬臺特價商品,聯手15家電器商場推出大型促銷,蘇寧電器等也甩出了端午讓價利劍。
端午節的商機需要進一步開發,小長假應該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商場、賣場的互動活動。端午節小長假究竟怎樣才能玩出花樣,商家營銷活動的創新很重要,可惜的是,商家們并沒有表現出敢于創新的勇氣,如何營銷傳統假期依舊是擺在眾商家面前的一個難題。
端午節成了“粽子節”
粽子儼然成了端午節的代表,在省會各大超市,時令的粽子節日期間成為商家主打熱銷品。各種各樣的粽子被擺在醒目的位置,營造出了濃濃的端午氣氛。
除了粽子難道就沒有別的商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