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福建商品交易會綜述 打造海西商貿平臺 成交額突破1億美元
5月18日至22日,第五屆中國福建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商交會”)在福州舉行,據統計,5天來,累計出口成交額6205萬美元,比上屆增長47%;進口成交額3820萬美元,在上屆同比增長210%的基礎上,再同比增長137%;內銷成交額2.13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23%。 本屆商交會由國臺辦、海關總署、國家質監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貿促總會主辦。與本屆展會同期舉辦的還有第十屆海交會、第三屆中國(福建)消費品全球采購交易會、第五屆福建商貿行業投資合作洽談會、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協作展。 本屆商交會共有355家境內外企業參展,總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展位805個,共設3個展館,分別是進口館、品牌館、家居工藝館。另外商交會還設了36個海西協作區展位和38個服務貿易展位。 進口貿易功能不斷提升古樸典雅的越南紅木家具、制作精巧的印尼工藝品、清香撲鼻的泰國水果和香米、芬香醇厚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晶瑩剔透的緬甸玉石……今年的進口館無疑是本屆商交會的一出“重頭戲”,走進進口館,就宛如走進了一個世界各地產品匯聚的大展臺。 本屆商交會進口館面積由上屆的6000平方米擴大到近8000平方米;展位數從210個增加到247個,占總展位數的30%。來自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波蘭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家境外企業和機構與會。分設了日韓展區、東盟展區、印度展區、歐美展區、澳大利亞展區、港澳臺展區。 在進口館面積不斷擴大、參展國別和地區不斷增多的同時,商交會也不斷增強進口展品與福建省產業的互補性。展出展品中既有福建省內市場需求的食品、家具等日用消費品,也有高新技術設備、節能環保機械、物流咨詢、技術貿易等產品和服務,有效地彌補了福建省產業的不足,充分體現了“優化進口結構、提升產業水平”指導思路。 成為商貿交流與合作平臺商交會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的關注,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商貿交流、合作的平臺。 “這些工藝品制作得好精巧,好漂亮啊!”走過印尼工藝品展區的與會者都會發出這樣的贊美。來自印尼的客商戴文華也用流利的中文不斷向參觀者介紹自己的產品。祖籍福建省莆田市的戴文華雖然生在印尼、長在印尼,但漢語依然說得很好。戴文華說,之前他曾在中國其他地方參展過,覺得中國的市場很大。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商交會,但他一下子就定了4個展位,這次他不僅帶來了巧奪天工、富有印尼異域風情的工藝品,還有一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工藝品,參展主要也是尋找代理商、經銷商。7年前,戴文華曾回過家鄉,這次回來感受到福建發展之快,他相信在福建的市場會很好。而戴文華的信心也馬上得到了驗證,在商交會剛開幕2個小時里,就有幾個人過來想和他談合作了。據了解,這次印尼就有15個公司來參展。 而在日本展區進行的日本特色表演更是吸引了眾多與會者的駐足觀看,而這正是日本采取的用文化表演來介紹產品的方式。據活動組織的負責人、日中友好文化交流協會的陳先生介紹,在各國產品同臺競技的情形下,怎樣更好地展示、表現自己的產品也是個問題,而這次日本也是想通過這種特色文化的表演來展示自己的產品,“比如這成套的音像設備如果只是單純的展示,那可能沒什么人會關注,但是通過讓它成為表演的重要輔助設備,就能讓人一下子享受到它的品質了。”今年正值中日建交30周年,日本也想通過這種產品、品牌的宣傳、交流再加上特色文化表演來加強兩國的友好交流。據了解,這次日本有30多家企業參加商交會,日本的產品因為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價格也比較貴,很多公司也是想通過商交會這個平臺來中國、福建尋找代理商、生產商或同行業的合作商,希望能通過在中國生產來降低產品的價格。 中國景德鎮國際陶博會今年新成為商交會的合作伙伴。陶博會的執委會辦公室招商部部長徐俊表示,現在景德鎮的陶瓷企業都想走出來,而海峽西岸是個很好的平臺,靠近臺灣,地處海峽西岸也是福建獨特的優勢。他們陶博會和商交會談合作時,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這次他們組織了4家陶瓷企業來參展,他們陶博會也設立了一個展位,想通過商交會這個平臺來宣傳企業的產品、品牌,宣傳景德鎮的陶瓷,宣傳陶博會。而僅僅第一天陶博會的400份邀請函已被搶空了,也有美國、新加坡等地的客商跟他們交換聯系方式表示有意向去參加今年的陶博會了。 著力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商交會一直把品牌化作為第一生命,通過實施品牌帶動,推動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推動外貿增長方式,在總結前幾屆品牌企業參展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商交會品牌化特色再度“升級”,首次設立品牌館,展位225個,分設紡織服裝展區、家居食品展區、工藝禮品展區和機電高新展區,集中展示福建省50多家獲得“商務部重點支持與發展名牌”、“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福建出口名牌”、“福建名牌”、“福建著名商標”等稱號的品牌企業,讓境內外人士享受了一場福建品牌的盛宴。 連續5年都參加商交會的福建龍巖喜鵲紡織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蔣麗萍表示,通過這種品牌的集中展示,給與會者的整體印象更深,并且商交會根據產品還分設了多個展區,這也讓與會者了解到福建具有哪些品牌,這對企業的品牌也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應。 今年,在外貿出口面臨種種不利因素的大環境下,為幫助企業實現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商交會不僅堅持品牌策略,還以推動科技創新為著眼點。在品牌館專門設立高新機電板塊,展示高科技、軟件、環保類產品;并首次設立室外展區,展示起重機械、工程農機等附加值高的大型設備。廣泛邀請服裝、鞋帽、工藝品等傳統產業中具有自主開發核心技術能力,擁有國家級、省級技術中心的企業,以及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審定的企業參展,為帶動出口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除品牌館外,家居工藝館和進口館內也是境內外品牌云集,家居工藝館藏天園、深圳大族激光、江西景德鎮陶瓷、廈門優必德工藝;進口館的日本東芝照明、雪印乳業、五十鈴、波蘭GAMA公司等品牌企業競展風采。品牌企業展位數占總展位數的60%以上。 突破傳統轉變貿易方式而為適應當前國際貿易的趨勢和特點,商交會組委會還努力突破坐等客戶的傳統成交方式,集聚合力,積極拓展逆向采購、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 “逆向采購”的貿易模式,即由國際采購商設點,發布采購信息,國內的供應商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一對一洽談,現場貿易配對。 本屆商交會邀請境內外連鎖商業采購商、跨國公司、大型國際采購商道會,并專門舉辦了歐洲、日韓等數場貿易逆向采購對接會。18日由福建省外經貿廳和荷蘭中國商會共同舉辦的歐洲專場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場。來自歐洲的26家企業32名采購商帶來了涉及工程機械、紡織服裝、家居工藝等12大類商品價值5000萬美元的采購清單,省外經貿廳組織了149家優質品牌采購商參加對接,現場簽訂了訂貨及意向合同24份,合同金額2312萬美元。參會的采購商和供貨商普遍認為逆向采購是一種新型有效的貿易方式。會前,采購雙方已經通過“在線商交會”網站進行網絡洽談。 為了幫助企業拓寬貿易渠道,降低貿易成本,18日,“福建省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平臺”正式開通,這是全國首個區域性電子商務應用平臺。 該平臺由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聯合建設,采用“政府資助、企業主導、服務外包”的模式。這個平臺是全流程電子貿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信用、CA安全認證、交易、電子支付、政府業務綜合等復合服務;是覆蓋全福建省、內容齊全的企業與商品信息庫,推動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手段開拓國際市場,共享信息資源。 據統計,第五屆商交會累計進出口成交額2.5億美元,內銷成交額突破7億人民幣,2050家(次)企業參展。參展企業由最初的以省內中小企業為主,發展到境內外知名企業;到會采購商發展到3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地區由最初的對臺為主,發展為兩岸攜手、立足亞太和面向世界。http://ibdaily.mofcom.gov.cn/show.asp?id=187856 | |
林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