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邕寧那蓮:村民自辦廟會“推銷”古圩旅游資源
探訪南寧周邊 村鎮民俗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劉莉 周政光 實習生 廖櫟)昨日是農歷四月二十日,是南寧市邕寧區那蓮的開圩紀念日。當日,當地村民舉辦那蓮古圩第一屆歷史文化傳統廟會,宴請八方賓客,早上有熱鬧的民俗表演活動,晚上還安排了通宵大戲。村民們自發舉辦這樣的民俗活動,除了向游人展示那蓮古圩的民俗文化魅力,還想把那蓮古圩“推銷”出去。
展現豐富民俗
昨日上午11時,記者驅車來到那蓮村,只見魚貫進村的小車被安排到孟蓮小學內停放,因為當天來逛廟會的人比較多,所以游客只能步行進到那蓮街。當天,喜氣洋洋的街道上懸掛著廟會橫幅,到處是彩帶飄揚、鞭炮聲聲,比過大年還要隆重。記者發現,離廟會開場還有10分鐘左右,但主會場里早已人頭攢動,榕樹下、舞臺上、附近的樓房陽臺上都擠滿了人,把主會場的空地圍得里三層外三層。11時20分,廟會終于在金龍的舞動中開始了。“天女散花”、“北帝出巡”等一個個精彩表演吸引了現場的觀眾。
講述悠久歷史
“木棉花開兩岸倒映紅江水啦兄哥啊……啊!那哥撒網捕魚連妹配合撐船埋呀哩……咿”昨日上午,那蓮街75歲的顏志添唱起當地的咸水歌向游客介紹那蓮古圩的歷史。他說,當地很多人都會唱咸水歌,傳說是那蓮開圩始祖那郎和蓮妹劃船至此時即興對歌的。因為那郎和蓮妹是最早在此處定居的居民,所以“那蓮圩”就以他們兩人名字的第一個字組合而成。
對于那蓮圩的開圩年代,當地有兩種說法。有的傳說那蓮古圩建于東晉大興元年的晉興年代之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距今有千余年歷史。另一種說法是元、明朝或北宋皇佑四年(1051年)建的。古老的那蓮古圩北上直達南寧,南通靈山、欽州,水路可出梧州。除了是鹽運古道,全圩還有紡織、鹽業、造船、冶煉等,特別是那蓮織造的土布紡織品,遠銷越南。所以古人曾這樣盛贊那蓮圩:“千圩萬圩比不上那蓮圩,千好萬好不如那蓮布匹好。”因而古老的那蓮素有“紡織之鄉”之稱,那也是那蓮人的驕傲。
弘揚民俗文化
那蓮村民告訴記者,當天的廟會是當地最大型的一次活動。當天活動盛況空前,僅前來游玩的賓客就有3000多人。熱情好客的那蓮人每家每戶都擺下了豐盛的流水宴招呼賓客,雞鴨魚肉擺滿桌子。張先生家里擺了20多桌的飯菜,家里擺不下的桌子全搬到了院子。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全家幾兄弟從23日就開始準備廟會當天招待賓客的飯菜了。
那蓮村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這里有古廟宇、古戲臺、古碼頭……一位白發的老者指著屋檐下一處小小的雕像告訴游客:“這里的每一個細微的雕刻,都有它的由來……這些雕像的背后,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在百年那蓮碼頭,那蓮人黎盛松向客人講述曾經在這里留下痕跡的古代建筑群:魁星樓、財神閘、古社壇……黎盛松說道:“一個小小的那蓮街就有北帝廟和古戲臺這兩個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然而這里的古跡遠遠不止兩處。我們今天舉辦第一屆歷史文化傳統廟會,就是想通過廟會活動,挖掘那蓮古圩的歷史文化,發展本地的旅游事業,把那蓮的民俗文化發揚光大。”
作者: 劉莉 周政光 廖櫟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