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展路還長 廣交會新課題:競爭高端
第103屆廣交會于昨天落幕。半個月來展館內外熱點不斷———“無罪證明”廣遭爭議,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遭遇寒流,主辦方宣布下屆實施“一屆三期”,流花展館即將功成身退……展臺雖然撤下,但這屆廣交會引起的強烈震蕩和思索并未結束。
廣交會“沒落”了?幾天前,CCTV-2拋出的一個巨大疑問讓所有人驚詫。
本屆廣交會,總展覽面積85.1萬平方米為歷史之最,下屆仍將擴容擬再增一萬展位。根據大會統計,截至4月28日到會采購商188214人,截至4月26日出口展區累計成交288.6億美元,比去年秋交會同期增1.6%,比去年春交會同期增5.7%。無論從哪方面數據看,廣交會都站上了輝煌頂峰,何來“沒落”一說?
然而,對參展企業和采購商貼身采訪之后,記者發現,紡織服裝、鞋、帽、玩具等出口企業訂單流失,無力漲價,大嘆生意難做之余,對“一屆三期”導致的擴容加快也憂心忡忡。
“廣交會還談不上沒落,傳統產品出口困局是外部因素所致!睆V州市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表示,外貿出口的不利環境確實使廣交會面臨不少挑戰,需要適應變化,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挑戰一:大幅擴容,采購商被“攤薄”
新館啟用加上“兩期變三期”,廣交會連續兩屆各增1萬余展位,擴容之快前所未有。但是,采購商增幅追不上展位增幅,難怪本屆很多參展商有“客商少了點”的感覺。
本屆廣交會展位數比上屆增加約33.3%,參展商增加19.9%;與此同時,截至4月26日到會采購商比上屆增長4.1%,換言之,每個展位分到的采購商被“攤薄”了。
從91屆廣交會拉開擴容潮算起,展位數從當時15000個(已比90屆增加一倍)發展到本屆42659個,下屆還要擴至5萬余個,采購商則只從當時的12萬左右發展到目前20余萬,按目前采購商增長速度,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91屆時的比例。
香港貿發局一位資深人士表示,買家尤其高端買家增加會吸引更多企業參展,反過來參展規模擴大也能吸引更多買家,但是,“展會的核心競爭力是買家資源”。
采購商和參展商的比例如何算最佳?有沒有合理的上下限?對此劉松萍稱:“目前展覽業還沒有精細到這一步!彼褟V交會連續大幅擴容形容為“先占住地盤再說”。
“參展企業多了,館內殺價更激烈!苯K華佳集團副總王永根對此頗感無奈。有參展商則抱怨:大量中小企業進館難免良莠不齊,有的甚至不遵循國際慣例,有損形象。
劉松萍稱,連續大幅擴容,之前進不了廣交會的企業叫好,已經進場的則不情愿,但無論如何,采購商被攤薄導致競爭加劇值得關注。
挑戰二:擴大進口展如吃雞肋?
“廣交會出口展急劇擴容與中國追求進出口平衡的目標背離!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膮⒄股桃会樢娧
然而,都說要擴大進口展,但眼下中國急需的不是石油、鐵礦砂就是飛機和大型先進設備,在這種進口結構下,廣交會擴大進口展,不是鼓勵更多所謂“進口貨”掛羊頭賣狗肉嗎?———一位老廣交的分析也在情在理。
本屆廣交會,出口展位增加超過1萬個,但進口展區展位卻略有減少。不少進口展商重點其實不在中國采購商身上,而是與國內展商同臺“爭食”瞄準海外訂單。
對此劉松萍稱:“如何通過展會以及其他方式拓展進口,需要進一步研究!敝袊庹Z外貿大學周文貴教授則表示,第100屆更名后擴大進口展是大勢所趨,廣交會應該負起引導的責任。
挑戰三:廣交會展位“性價比”高嗎?
“成交”,一直是廣交會的中心詞。
然而,“收獲一大堆名片,成交的沒幾個!北緦脧V交會類似家具展商四川新立新公司的遭遇不在少數。由于展品不好賣,這家企業提前于前天掛出“全部樣品出售”的免戰牌。
“以前廣交會那幾天簽合同忙死,現在
劉松萍稱,目前無論國內外,專業大展均不以現場成交為主要目的。展示產品及企業形象、結識客戶、交流信息、研討技術趨勢等,才是更重要的功能。不過她強調,廣交會作為交易會的定位特殊,難以回避成交這一主題。
所謂廣交會“沒落”的疑問,無非來自傳統產品遭遇出口困境導致成交減少。在此情況下,廣交會展位的“性價比”優勢明顯受到挑戰。
“展位費確實高,比國內頂級專業家具大展貴兩倍!庇屑揖哒股谭Q,參加其他專業展拿訂單要慢一點,但展出成本低,采購成本也低,還不會那么擁擠,對參展商和采購商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劉松萍認為,部分行業成交艱難,不是展會本身有問題,而是出口環境變化加大了壓力。廣交會應該向有實力的參展商傾斜,重點發展高端展品如汽車等,能夠挖掘隱藏的出口潛力。
中國第一展仍無可替代
“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挑戰,眼下廣交會地位依然無可替代!睆V州市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這樣回應“沒落”說。
“我從1992年就參加廣交會,公司現在越做越大,都是得益于它!鄙钲谑蟹簛喬厣钣闷酚邢薰矩撠熑撕魏F秸J為,廣交會是展現中國外貿活力最重要的舞臺,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通過廣交會走向海外市場,這個作用將越來越強。“以前,歐洲、美國的大型連鎖超市都通過中間商采購,現在他們直接到廣交會與中國制造商面對面,為中國企業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何海平的公司目前已經和沃爾瑪、家樂福等20多家歐美大型超市建立了貿易伙伴關系,生意每年都穩步增長。
無論是展覽規模還是對海外采購商的影響,也無論對中國出口企業的作用還是對出口的輻射力,廣交會都仍然是最重要的出口交易綜合平臺。劉松萍相信,通過不斷探索和磨合,廣交會最終能夠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參加過亞特蘭大、拉斯維加斯、法蘭克福以及東京等地的禮品、家紡品國際展會的何海平則說,到其他地方參展,成交量只有廣交會的十分之一,主要針對的是當地批發商!爸挥袕V交會。才是中國中小企業對外發展的最大最合適的平臺”。
記者觀察
世界第一展路還很長
半年后,琶洲A、B、C展廳凈面積將達到38萬平方米,超過德國漢諾威博覽會的31.4萬平方米,成為全球展廳凈面積最大的展館。
在沒有高調宣揚之下,廣交會已靜悄悄成為展覽面積意義上的“世界第一展”。
與西方知名大展迥異,廣交會的巨大規模來自于它的綜合性以及“國字號”信譽。然而,過分聚焦在人數與成交上,總讓它難以擺脫“展銷會”的局限。要做外在與內涵相一致的“世界第一展”,需要吸納最高端的買家,需要擁有最先進的展品,需要引領行業最新銳的趨勢。廣交會在專業化以及靈活多樣的功能安排方面,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本報記者 姚志德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