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出口企業謀變
織服裝出口企業今年所面臨的壓力都將進一步加大。廣東省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廣東紡織服裝出口35.2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1.3%。而在去年,全國和廣東紡織服裝出口的增幅分別為18.9%和18.7%。與此同時,紡織出口企業普遍反映,目前不敢輕易接單。一方面,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增加了部分勞動密集型紡織企業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美國次貸危機、原油價格上漲等也都將影響紡織品出口。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然而,梁滿杰表示,從紡織服裝企業的情況來看,與物價上漲、政策調整、稅率調整、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相比,人民幣升值對企業的影響和威脅最大。
他說,簡單地說,在2005年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前,最多時,100萬元港幣可兌換人民幣160萬元,而按照現在的匯率,100萬港幣只能兌換人民幣91萬元,這對于紡織服裝企業這種“兩頭在外”,即原材料和市場都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產業,自然打擊最大。
盡管出口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在下降,但也不可能把上漲的成本全部轉移給客戶,出口企業在調價的同時也在考慮其他規避辦法。每年參加廣交會的順德美的集團這次的規模比以前大許多,現在這家公司的出口額已經占到整體銷售收入的50%。據其參展人士透露,其出口產品價格雖然因地區及產品不同而有差異,但總體來說是呈上漲趨勢,同時在結算時會嘗試歐元在內的多幣種結算,而不再像過去那樣以美元為主。 財富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