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生部傳統醫藥管理局局長:中越傳統醫藥應取長補短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唐偉強):2013中國-東盟傳統醫藥高峰論壇和第五屆中國(玉林)中醫藥博覽會于4月12至14日在中國廣西玉林舉行,來自越南、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等9個東盟國家和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的各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及藥商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動開幕式并在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越南衛生部傳統醫藥管理局局長范武慶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越南衛生部代表團參加本次高峰論壇,希望與各方相互學習借鑒,分享成功經驗,以平等互利原則將傳統醫學發揚光大。
傳統醫學是世界及東方各國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產,它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逐漸在人民保健事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中越兩國在傳統醫學領域一直開展廣泛的良好合作,范武慶局長說:“越南和中國在傳統醫學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此前兩國在傳統醫學方面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近年來,兩國在傳統醫學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合作,比如醫療診斷、教育培訓、醫學科研及藥品生產等。兩國已經在各層面展開合作,比如兩國教育部相互派遣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包括醫藥、傳統醫學等專業。兩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展開交流,比如廣州中醫藥大學與越南軍隊傳統醫學研究院,廣西中醫藥大學與河內、海防等地的醫學院校和醫院,雙方進行了交流訪問,舉辦了短期培訓和研討會等!
范武慶局長多次出席在中國各地舉行的傳統醫學研討會和醫藥展會,他十分關注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認為中國在傳統醫學方面的經驗值得越南學習。他說:“我們看到中國近年來在傳統醫學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在理論研究方面。比如絡脈學,有一點做得非常好,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研究藥物療效和實驗效果,然后投入到臨床工作之中,從理論到實踐,再到藥物生產,還涉及到經營!
中越兩國一衣帶水,文化和風俗相近相似。越南傳統醫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影響,但兩國的傳統醫學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比如越南的桂皮、砂仁等藥材質量比中國好,因為它們受到日光照射時間更長。中國的黃芪、黨參等藥材就比越南好。對于保護傳統醫藥材,范武慶局長說:“最近,我比較關心藥材質量和天然林木場的日益消減。每個國家和地區都生長著獨有的草木,我們應該種植和保護好它們。如果任由開采,它們就會逐步減少消亡。我們知道中國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希望能夠進一步展開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