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四大苗條”
乘坐越航抵河內,走進接我們的大巴,翻譯阿榮一番自我介紹后,立即介紹起越南的風土人情。“與中國相比,我們越南是小小的,小小的越南也有大。”阿榮說。阿榮所說的大,就是越南的“四大苗條”。
一曰“人苗條”。阿榮介紹,越南處于熱帶、亞熱帶叢林地區,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都很濕熱,所以飲食較為清淡,自然難以催生胖人。“現在越南也開始有胖人了,因為越南經濟發展、生活好起來了。”
二曰“道路苗條”。不論是行走于越南街道還是驅車于越南的公路,都可讓我們深切感到,用“苗條”來形容道路是何等貼切。不論是在河內、西貢,還是在芽莊,我們所看到的城市道路都是細細的一條,或中間隔寬寬的綠化帶、兩邊窄窄的兩條,即使是由河內通往下龍灣的一級公路,也只是雙向四車道,而所謂的雙向四車道,其實是中間兩條汽車道加上最外側一邊一條摩托車道。說到“道路苗條”,阿榮調侃道。“其實越南摩托車很多,不需要修很寬的路。”
房子別具特色
三曰“房子苗條”。在河內街頭,隨處可見的是呈長條狀的房子,即使是在都市味較濃及河內更繁華的胡志明市,雖然中心城區大多是現代化建筑,但在稍微偏僻的地段或是郊區,長條狀仍是越南民居的主要特點。據說政府把臨街的土地劃分為3米、4.5米不等的寬度,長度則數十米不等,一段一段地出售。由于越南的土地使用權一經售出便永久擁有,因而地價高得離譜,據說每平方米可達五六千美元,大多數家庭能夠買下一段就已不錯。
“苗條”的越南民居,以三至五層為多,寬高比約為4︰1或5︰1。仔細觀察,有的房屋雖然略顯陳舊,門面卻飾有歐式圖案或幾何圖形,極少一樣,而且個性化十足。如果是新建房屋,則大都會在頂層留出很大一塊作為露臺,猶如院落。據說這樣的露臺作用不小,人們可以在此享受秋高氣爽的日子,還可在此品茶消暑、品嘗屋旁椰子汁的滋潤與清香。
四曰“國土苗條”。越南版圖,就像一個被拉長的S形,因此有北越、中越、南越之分。北越與南越兩頭較大,而中越部分較窄,據說最窄處僅有48公里,越南人更喜歡把自己國家的版圖比作“一條扁擔挑著兩個米籮”:北越和南越各擁有一個豐裕富饒的三角洲——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在這兩個三角洲,大片大片綠色的稻田遍布兩大河流的沖積平原。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越南,北越每年可收兩季,而南越每年則可收三季。如此優異的自然稟賦,使越南成為僅次于泰國的世界第二大稻米出口國。
(摘自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