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歐盟“拋棄”后 越南鞋怎么走
越南鞋業,發展21年,時下正經歷著一種陣痛,來自去年底歐盟對越南實行的取消享受GSP,這讓越南鞋業走入兩難境地。但從去年底到今年5月,越南鞋業正逐步擺脫這種依賴,也逐漸擺脫對外資的依賴,積極開拓歐洲、東南亞和中國的市場,并制定到2015年的鞋業出口目標為91億美元。
外資曾青睞越南鞋業
21年前,外資開始投入越南鞋業,從越南貿易部統計的數據來看,1990-1997年,越南共吸引34家外國鞋企到該國投資,總投資額為4.47億美元,1998-2000年,引外資27家總投資2.5億美元,投資者主要來自韓國、德國及新加坡、中國香港。 至目前為止,共有67項外國鞋業投資正在越南運營,主要生產運動鞋及皮鞋,總投資金額超過7億美元。
歐盟是越南鞋業的最大市場。也正是因為歐盟對其實行優惠待遇,越南鞋業在歐洲市場一向極具競爭力。根據普惠制,歐盟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單邊關稅優惠。歐盟駐越南辦事處代表曾這樣解釋,如果某受惠國(如越南)對歐盟出口產品的價值,占所有受惠國對歐盟出口同類產品總值的15%,即表示該國的有關行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從而無需給予優惠待遇。
而越南于2006年的銷售業績便已讓歐盟刮目相看,越南鞋業出口歐盟竟占到19.9%,這個比重正是歐盟取消越南鞋業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底線。此外歐盟指出,越南鞋業工人數目在過去3年倍增,反映出當地鞋業出口貿易已具規模,不需提供普惠制支援。
喪失了歐盟優惠政策,讓不少越南鞋業投資商眉頭緊鎖,如何讓越南鞋價格在市場上有競爭優勢、款式更新人工和質量都是需要綜合考慮的。
德國和中國成為新市場
享受不到歐盟優惠政策,鞋商們絞盡腦汁,想挽留住原來市場的一部分,以及繼續開拓新的市場。
德國,成為越南鞋業出口增長國,其鞋業出口德國排第二位,僅次于中國。去年上半年,越南皮鞋出口德國比去年同期增長10.2%,達到4100萬雙。去年全年越南向德國出口皮鞋達7100萬雙。這主要是因為越南人工便宜,其皮鞋價格比德國以及其它歐洲國家的鞋便宜。
對于出口,越南也看好中國偌大的市場,但是中國又是越南鞋業的最大競爭對手。做差異化的鞋,就成為越南對準中國出口的主要表現。越南鞋業制造商Biti公司早年就有擴大對中國市場出口的計劃,并也成效顯著。該公司廠部位于老街省,去年一年的收入為870億越南盾,該公司稱,收入的上升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該公司鞋產品有90%的銷量銷往中國。Biti公司還做了新的計劃,當該公司的銷售額達到1000億越南盾時,公司就有可能在中國開設工廠。
云南、廣西市場,是越南鞋業的“敲門磚”,在云南西雙版納批發市場、廣西南寧東博會,都能看到越南的平仙鞋、拖鞋、人字拖、沙灘鞋以及涼鞋等熱銷鞋類。中國消費者對越南鞋業進入認知階段。
在西雙版納批發市場內,越南鞋就有好多家專賣店,其質量較好,上腳舒服,頗受歡迎。東博會上,越南鞋業得到來自中國中小私營企業老板的訂單,在中國做越南鞋經營,也算是一個商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