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會展業發展提速
四川新聞網-西南商報訊本報記者任靜濤
“未來三年,成都將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依托優勢產業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發揮市場集聚和輻射能力,以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為突破口,以特色鮮明的會展項目為支撐,優化會展資源配置、產業發展布局和產業發展環境,完善與產業相配套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使會展經濟繼續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鄧工力這樣描繪成都會展業發展前景。
據鄧工力介紹,到2010年,成都市將達到年舉辦展會的展覽面積總和超過180萬平方米,年舉辦大型展會節慶活動30個以上。基于“全域成都”的視角,以“一區兩帶”基本策略為指導,形成“一核三區”的發展布局,即一個核心功能區,展覽、會議和節事三個功能主導區。核心功能區和展覽主導區集中在“世紀城會展商務區”,會議主導區集中在“龍門山發展帶”和“九寨天堂”,節事主導區集中在民俗文化和休閑旅游業資源豐富的“龍泉山發展帶”。
為確保會展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成都市還將繼續修訂完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強專業機構和人才的引進、建立完善會展評估體系、加大會展宣傳力度等措施,推動會展業再上臺階。
據悉,目前成都每年舉辦各類展會節慶活動260多個,帶來了200多萬參展參會的客商直接來到成都。
成都市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調、企業運作”的辦展辦會模式,市政府成立了專門部門即成都會展辦,建立了涵蓋交通、公安、工商、城管、旅游、稅務、衛生、商檢、海關等部門的會展政務服務工作體系,為承接展的辦展機構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保證了全國糖酒會、全國醫博會、全國藥機會、中國體博會、全國花博會、國內旅交會等30多個國內外大型知名展會來蓉成功舉辦。同時,成都市政府十分重視市場主體的培育,支持形成了成都會展旅游集團、成都文化旅游集團、成都傳媒集團新東方等一批會展企業。全市已有展場面積20萬平米、酒店配套的4個場館設施,使承接展會的能力不斷提升。
又訊 《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07》對2008年中國展覽市場的前景進行了預測,指出我國展館建設的增速有望放緩。
報告認為,伴隨著我國展館存量的增加,總量以及結構性供給過剩的矛盾同時浮現出來,越來越多的展館將面臨出租率低甚至長期閑置的困惑。在這種背景下,各級政府將更加謹慎地對待展覽中心項目的審批和建設。因此與過去的5年相比,2008年會展中心的建設速度有望趨緩,新開工項目數量將有可能降低。
報告特別提到北京奧運會將對北京的展覽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伴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及前后在北京地區舉辦全國性、國際性展覽會的有關規定》的出臺,2008年北京的展覽市場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性限制。這種限制一方面可能導致許多固定展覽會暫時停辦;與此同時也可能出現許多北京展會南移上海的可能。2007年的市場布局中,已經出現了上海強于北京的態勢,奧運將給上海會展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