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擬建櫥柜專業學校
經歷“三部曲”式發展,廈門櫥柜業在全國率先創造若干第一,此舉旨在解決人才瓶頸 |
2008-03-21 本報記者 薛德芳 林雪萍 曾婷 通訊員 劉瑞梅 文/圖 |
與去年的櫥柜展相比,本屆展會規模擴大了近70%。參展的企業數量和質量有明顯提升,大量的櫥柜骨干及出口企業參加了展會。作為中國櫥柜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中國(廈門)國際櫥柜展覽會在業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展會期間,福建省櫥柜業商會秘書長陳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展會為櫥柜業界搭建溝通、展示的平臺,打開一扇國際櫥柜交流的窗口,起到連接國內外櫥柜企業的紐帶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行業的發展,進一步增進了國內外產業信息的互通。
據了解,福建是中國最大的櫥柜出口基地,而廈門又是福建實木櫥柜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尤其是近年來,以金牌、好兆頭、好來屋等為代表的廈門櫥柜企業發展迅猛,在全國各地攻城拔寨快速占領市場。
短短十年時間,廈門櫥柜業已從當初的萌芽初現發展成如今的風姿搖曳。放眼未來,參天大樹也指日可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廈門的櫥柜業怎么從樹苗長成樹木?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廈門櫥柜發展三部曲。
前奏
櫥柜和廈門
櫥柜,又稱整體櫥柜,包括整體廚柜、整體浴柜和整體衣柜,是一個有別于傳統的櫥子、柜子,極具都市化、個性化、人性化特征的工業產品,也是近年來開始流行的一種高檔的家居生活新產品。它將廚房、臥房、浴室的設計、裝修、櫥柜制作和電器配件有機組合起來,集廚房、臥房和浴室生活的諸多功能于一身,既具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和觀賞性。一套整體櫥柜的市場售價少則上萬元,多則數十萬元。
世界上第一套整體櫥柜產生于三四十年前的歐洲,目前德國、意大利仍然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上世紀九十年代,櫥柜從澳洲、韓國傳入我國。
廈門是我國較早引進櫥柜行業并得到蓬勃發展的一個城市。特別是在2001年至2006年間,廈門櫥柜行業每年都以翻倍甚至幾倍的速度遞增發展,櫥柜產品也逐步從廈門走向福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無論是在生產規模、生產技術還是在研發能力、市場業績等方面,廈門均處于全省領導地位和全國領先水平。目前,廈門擁有各種櫥柜生產、銷售企業近百家,店面200多個,從業人員5000多人,2006年銷售總額約6億元。對此,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地的同行都為之側目——小小廈門竟有如此活力。
第一部
高山流水曲高和寡
10年前,當櫥柜以家居奢侈品的高雅姿態從海外悄悄走進廈門市場的時候,廈門人的廚房還基本上停留在狹小陰暗的“薪火時代”,消費它的人更是寥寥無幾。一是對這種貴婦人般的洋式生活還不習慣,二是它不菲的價格令不少人“望洋興嘆”。
“那時候的廈門櫥柜市場,用曲高和寡來形容再恰當不過”,廈門市櫥柜業商會有關人員如此描述,“由于消費者寥寥,商家經營慘淡,無論是進口品牌、合資品牌還是本地品牌,苦撐苦熬幾年后大都銷聲匿跡了。”
好在那時高昂的櫥柜價格還能給人許多想象空間。就在一些廈門櫥柜先行者們試水失敗的時候,又一批更年輕、更龐大的隊伍看準時機闖進來。
這是一批扎根本土的民營隊伍。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學歷較高、思維敏捷、沖勁十足。他們知道,櫥柜是一個很特殊的產品:在生產環節,要解決規模化生產與個性化需求的矛盾,這就需要很強的管理能力和高超的柔性藝術;在市場領域,要擴大銷售提高櫥柜普及率,這就需要積極開拓和有效控制營銷渠道。因為櫥柜是一個勞動服務密集型的產品,對經營者的服務意識和理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櫥柜還是一個極具個性和時尚魅力的產品,品牌建設和家居文化的營造,也需要一定的藝術才華和文化底蘊。
其中的代表,就是金牌櫥柜和好兆頭櫥柜。1999年,金牌櫥柜和好兆頭櫥柜品牌正式成立。正是因為這批隊伍的大膽探索和努力,到2001年,廈門櫥柜專業生產廠家已由過去幾家發展到50多家,店面100多個,廈門櫥柜市場開始出現重大轉折。
第二部
飛入尋常百姓家
2002年,是廈門櫥柜產品從“舊時王謝堂前燕”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開始。
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櫥柜、喜愛櫥柜和購買櫥柜,這一年的春天,廈門六個品牌櫥柜的當家人第一次聚在了一起。在一個小茶樓里,他們就櫥柜發展的重大問題展開研討,研討內容經媒體報道渲染,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
從此,廈門櫥柜揭下了神秘、高貴的面紗,從封閉的建材市場走進了大眾視野。五彩繽紛、風情萬種的櫥柜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宣傳媒介上,宛如一道道甘甜豐美的視覺大餐。消費者的眼球被吸引過來了,櫥柜銷售量直線上升。短短兩年間,廈門櫥柜的戶均普及率由過去的不足10%迅速增長到90%以上,遠遠走在全國前列。以至裝修新家的人見面打招呼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你買櫥柜了嗎?”“你家的櫥柜是什么牌子的?”
與此同時,廈門櫥柜虛心學習國內外同行的先進經驗,大量采用歐洲最好的材料和技術,櫥柜的設計和品質得到較快提升,產品也逐漸走出廈門、走出福建、走出國門。
同時,廈門櫥柜企業也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廈門市場狹小,企業規模不大,競爭秩序混亂,品牌缺乏張力。廈門櫥柜能否做大做強,做成溫州鈕扣、晉江鞋業那樣聞名全國的“拳頭”產品,關鍵是要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變分散力量為聚合力量,變產品經濟為產業經濟。為此,廈門在2003年6月成立了廈門總商會廚柜同業公會,提出了“整合資源求發展,實現廚柜產業化”的目標。
廈門廚柜公會成立后,圍繞“規范”和“發展”兩大主題展開工作。公會協助政府制定行業規劃,加強市場管理,通過集體倡議誠信經營、開展產品質量抽查等活動,既維護了消費者和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又提高了公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04年8月,應福州、泉州等地櫥柜同行要求,又成立了以廈門會員為骨干的福建省總商會櫥柜同業公會,會員也由最初的30多個擴大到近100個。2005年,經民政部門批準,廈門總商會廚柜同業公會更名為廈門櫥柜業商會,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一級社團組織。
在廈門的帶動下,如今上海、重慶、廣東、北京等地都先后成立櫥柜行業組織,全國工商聯也成立了家具裝飾商會櫥柜專委會。由廈門點燃的星星之火,已經傳遍全國。
第三部
我的未來不是夢
近年來,廈門櫥柜界在全國同行中可謂聲名鵲起:在全國率先成立第一個櫥柜行業組織,率先創辦第一份行業宣傳刊物《櫥柜月報》,率先開展第一個“櫥柜質量月”活動,率先舉辦第一個櫥柜專業展覽會,率先實行第一例櫥柜外觀設計國家專利保護,率先通過省、市級著名商標至今已有3個……
廈門櫥柜之所以能在全國拔得這么多頭籌,緣于櫥柜商會對行業的正確引導和全面規劃。而在一個地區把櫥柜作為一個產業來進行資源整合和整體規劃,這在全國絕對又是一個首倡。
根據櫥柜產業化的發展目標,在未來三五年內,廈門將舉全行業之力,竭力打造出“四個中心”。
一是圍繞籌建廈門櫥柜工業園區,打造櫥柜的“中國制造”中心。中國櫥柜企業多為民營小企業,目前尚無櫥柜制造中心,如果廈門能夠率先規劃出一個櫥柜工業園區,勢必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引起巨大影響,用最快速度和最佳方式聚集櫥柜生產各要素,形成完整的櫥柜產業鏈。
二是圍繞中國廈門國際櫥柜展覽會,打造中國櫥柜出口中心。2005年3月,全國第一個櫥柜專業展會——中國廈門國際櫥柜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與廈門國際石材展同期同場舉辦成功。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展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已為越來越多的中外櫥柜業人士所矚目,同行都寄望它能成為中國最大最佳的櫥柜出口洽談交易平臺。
三是圍繞櫥柜市場建設,打造中國櫥柜市場推廣中心。在目前的條件下,櫥柜的遠程銷售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以金牌廚柜為首的廈門櫥柜骨干對此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并得到業內認同。目前,金牌、好兆頭等公司已在全國各地成功實現連鎖經營,市場推廣速度快效果好。
四是圍繞籌建櫥柜專業學校,打造中國櫥柜人才、教育、科研中心。目前中國還沒有櫥柜院校,也沒有櫥柜專業,全國人才匱乏,企業求賢若渴。已有國內外著名機構與廈門櫥柜業商會洽談合作在廈建校事項。如此,廈門櫥柜的騰飛將再添助力。
尾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經過十年發展,中國的櫥柜行業已經越來越成熟,市場也越來越大。和全國櫥柜業有著相同的脈搏,廈門櫥柜業一樣經歷過低谷,用堅持迎來了陽光。
有調查顯示,櫥柜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而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的到來,我國櫥柜行業洗牌速度也將隨之加快。面對越來越大的櫥柜市場,機遇和風險并存,但從目前看來,廈門櫥柜行業至少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十年前,廈門櫥柜行業蹣跚起步;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經在茁壯成長,而且走在全國前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廈門櫥柜行業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