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頁 -> 行業市場 ->越南農業和合作社的情況,合作社的法律和政策

越南農業和合作社的情況,合作社的法律和政策

編輯: 發表時間:2008/9/23 瀏覽次數:5436


農業農村發展部合作社農村發展司
Chu Thi Hao 副司長
(合作社立法研討會,2005年4月20-21日,北京)
 
I.           農業情況
 
越南是個沿南中國海的狹長國家,北部與中國接壤,向南延伸至泰國灣,西面與老撾和柬埔寨為鄰。
 
越南這個發展中國家的面積有331,000平方公里,人口80,800,000,75%居住在農村。人口居世界第13位,面積第59位,年人口增長率為2.2%。到2010年,人口預計將達到92,000,000-95,000,000。 越南的勞動力約為37,700,000,65%從事農業。越南有9,380,000公頃耕地,10,900,000農戶,全國平均每個農戶擁有0.86公頃耕地,可以說幾乎所有農戶都是小型農場主。
 
1.              農業和小型農場主在越南經濟中的作用
農業在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向人們提供農產品和主食,確保國家的食品安全,穩定國家的宏觀社會經濟。
 
在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中,農業占GDP的比重已逐步由1990年的38.7%降至2002年的23%。 工業和建筑業的比重已由同期的22.67%升至38.5%。
 
1:各行業占GDP的百分比
 

農林和水產
工業和建筑業
服務業
合計
1990
38.7
22.7
38.6
100
1995
27.2
28.8
44.0
100
2000
24.5
36.7
38.8
100
2002
23.0
38.5
38.5
100

2:農業生產結構(%

種植
畜牧
服務
1990
79.3
17.9
2.8
1995
78.1
18.9
3.0
2000
78.2
19.3
2.5
2003
75.4
22.4
2.2

 
2.              農業生產的成就
I. 1.1.  自上世紀80年代末,為改造農業,越南政府實行了一整套的改革政策。這些政策的核心是:耕地分到農戶,每戶被授予長期的自營權, 只須交納土地使用稅; 政府承認私營經濟的作用并促進私營經濟的發展,發展有多行業參與的產業化農業;主要通過改進商品的流通體制,放開內外貿易,讓大多數農產品和農業投入由市場定價,并逐步將其融入國際市場。
 
這些改革以及其它重大的政府政策的變化, 為農民擴大生產提供了極大的積極性。在過去十年里,農業生產價值以年均4.3%的速度穩步增長。稻米類糧食作物總產量年均增長5.3%,經濟作物每年增長10%左右, 畜牧業年均增長5.8%。 大多數作物的產量都顯著提高,如稻谷均產提高了52%,咖啡平均提高了10倍, 橡膠平均提高了114%。
 
盡管農業占全國GDP的比重逐步下降,2003年農業對GDP的貢獻是24.3%,為越南的勞動力提供了69% 的就業機會。今天,就業機會和收入仍然主要來自農業,因為77%的人口生活在農村。
 
由于這一驚人的增長,今天越南大多數農產品的生產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甚至還有剩余出口。在全國,建立了許多特色作物生長區,如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稻,中部高地的咖啡和東南部的橡膠。許多農產品的商品比重快速增長,外向型成為今日農業的主要特點之一。出口收入占到了整個產業總產值的35%以上。在過去的5年里, 農產品出口總值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農產品出口(含漁業)達到45.3億美元,占越南去年出口總收入的30.3%。
農業最顯著的成就是水稻生產,年均增長4.9%(或年1,200,000噸的稻米),幾乎是1990年的兩倍。越南這個長期缺糧的國家(年進口500,000-1,000,000噸大米,年進口大米最高曾達1,400,000噸) 已經不僅能滿足國內糧食需求,而且還成為世界上僅次于泰國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國。
 
由于優先發展外向型經濟,經濟作物生產快速增長。經濟作物是出口換匯的主要作物。與1990年相比,咖啡產量增長20 倍,橡膠3.5倍, 茶葉1.8倍, 腰果4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業的發展歸功于日益增長的肉,蛋,乳制品需求。與1990年相比,牛的存欄數增長30%,豬增長2倍,雞增長2.17倍。
 
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結構已逐步向更大經濟效益方向前進。由于近年來轉變經濟結構,緊密聯系農業消費市場,各地區的潛力逐步得到發揮。經濟作物、花卉、水果和蔬菜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99年的30.6%提高到2000年的35%。 畜牧業的比重(占農業總產值)由1990年的17.9%上升到2002年的21%。
 
 

關于合作社、法律和政策的情況

 
1、關于合作社的情況
目前,全國合作社總數為11,000,其中農業合作社有8597個(轉型的有6465個,占84%,新建農業合作社2132個)。其它類型的合作社包括:工業和手工業合作社1566個,交通運輸合作社951個,信用合作社974個,水產合作社528個,商業合作社373個,建筑合作社341個,鹽業合作社36個。合作社法適用于所有各類合作社,但區別在于法律案例并受政府法令調節。
 
自從實施農業Doi moi 政策以來,所有農村弱小合作社都被撤消了,因此合作社的數目急劇下降。參與合作社的農戶數目也隨之下降。
 
 
按社員數分類的農業合作社的規模
 
轉型后,合作社經營的內容已經改變,形成了以下幾種類型的合
作社:
-                           提供1-2項服務的合作社:此類合作社占30%。一般來說,它能為社員和農民提供1-2種服務,如提供生產資料、灌溉、種子和秧苗的培育、電力等。此類合作社常見于北部山區省份,紅河三角洲的部分省份和以前的第四地區。
-                           提供多種服務的農業合作社: 此類合作社約占60%。此類合作社常見于紅河三角洲、以前的第四地區和中部沿海地區。90%-100%的新合作社社員參加過老的合作社。大部分資產、資金和基礎設施來自于老合作社;捐贈來自于資產價值的劃分;僅極少數的農業合作社,大部分資金由社員出資。
 
農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項目不同。通常,農業服務社開展如下服務:灌溉、植保和農業生產技術轉讓指導。有些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更多的服務如平整土地、物資供應、聯合市場開發和信用服務。
-                           開展多種服務的農業合作社:此類合作社約占10%。這些合作社開展支持社員的服務,并與其它行業和國有企業在生產和服務方面合作,包括進行聯合市場開發以及拓展新的農村就業途徑。此類合作社的數目有限,通常它們都是先進社。
 
在不同的條件下,每個合作社致力于服務社員的需求,特別是提供單個社員無力開展的公共服務。根據各省報告,93%的合作社提供了灌溉服務,61%的合作社提供了植保服務,45%的合作社提供了養殖指導,52%的合作社提供了秧苗栽培服務,52%的合作社提供了電力服務。許多合作社組織了物資供應、平整土地、聯合市場開發和信用服務。有些合作社還能組織農業、林產品和手工藝品加工。據投入和產出計算,與過去的價格相比,大部分的服務費用下降了。有些合作社雖未能降低價格,但提高了服務質量。
 
 
2. 成就
 
農村集體經濟改造取得了如下成就:
 
1)     在合作社法的指導下,鞏固和健全了適應市場機制的合作社活動、組織和管理結構
-            幾乎所有轉型和新建的合作社都根據合作社的原則和當地的實際特點,在合作社法的指導下進行了重組,例如實行社員(作為家庭的勞力或代表)的責權掛鉤,分配過去的資產作為社員、合作社員工和新管委會的投入,建立生產和服務小組。結果是對社員進行了重新定義,每個社員不再是以前意義上的社員,管委會的工作更加有序,取消了生產、管理和經營的中間環節。管理費用下降了30-50%,合作社尤其是在與社員就經營、服務、成本支出和審計事務進行討論和決策時變得更加民主。社員的生活改善了,農村發展穩定了。
-            完善了合作社的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首先是解決問題,改變死氣沉沉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合作社都明確了功能和任務,減少了屬于地方政權功能的重疊工作。為發展經濟,重新安排了活動內容,首要任務是服務農戶的經濟問題,取消了無效和無用的活動,增加合作社的預算。
2)    大多數合作社引導并組織農民生產,應用新的科學進步,改變種植結構。這些都有效的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的經濟結構調整。
約有70%的合作社在不同層次上組織和指導農民生產。農業合作社與社員一起確定生產計劃。在計劃耕地分配時,考慮了調整種植結構,應用新技術。這尤其體現在水稻生產方面。
3) 一些合作社開展了新的業務,或為促進發展提高了服務質量。
每個合作社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為滿足社員的需求,建立了各種服務,特別是個人無法承擔的公共服務。
4) 在國家的支持下,合作社在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5) 支持農民生產,更加關心社員生活。
合作社可以繼承并發揚生產和生活互助精神。向缺乏勞力和資金的社員提供發展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資金和生產指導。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社員收入,并在發生意外事故和喪葬時使用合作社的預算資金。
 
3.經驗教訓
將過去老的合作社轉型為改造了管理機制的新型合作社,它不僅基本上改變了過去數十年的農業合作社的管理,而且還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改變了對合作社管理人員經營方法和合作社管理機構的監管方式。不過,老合作社也有一些遺產。對過去的管理者以及地方數百萬農民的精神和生活狀況,轉型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可以說這個過程是困難的,需要時間。從集體制和合作社改造的成果、缺點和原因中,我們有以下經驗:
1)     為發展農業和農村集體經濟,在改革的狀況、作用和地位方面,政府和黨的領導的統一認識和地方當局的及時領導是促進合作社發展、組織和經營的決定性因素。
現實證明,對新合作社缺乏認識的地方, 其領導能力和監管就會產生如下情況:
+ 黨和政府有關合作社的政策沒能傳達到群眾,老合作社的轉型、成立合作小組和新的合作社得不到農民的首肯。
+ 老合作社的轉型和新合作社的建立靠搞運動的辦法,缺乏指導和監督。結果是老合作社繼續存在,僅僅是改換了行政程序。在尚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建起新合作社,不能激發農民的合作熱情,結果是失去農民的信任。
2)     合作社和集體形式有不同的層次。選擇形式要根據生產水平、社會經濟條件和習俗。
3) 建立集體和合作組織是農民自己的事情,應由他們自己決定。因此必須尊重合作社的原則,特別是在社員利益的問題上不能施加壓力。
4) 合作社是市場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目標。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國家在建立合作社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5) 發展農業合作社需要建立從中央到省和地區統一的管理隊伍,來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合作社管委會,尤其是經理應具備管理農業合作社的知識技能,熱情主動,特別要關心社員利益和共同利益。
6) 在黨委和地方當局的領導和指導下,經驗證明,在黨關心、經常指導、進行改革并支持農民的地方,農業合作社就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就得到改善。
 
 
III.有關合作社的法律和政策
 
1.    農業農村發展部的作用
 
農業農村發展部是國家管理農業和農村地區的辦公室,它是制訂合作社法的成員。
-                                                      頒布、宣傳和組織實施合作社法
-                                                      解釋和實施合作社發展的戰略和計劃
-                                                      組織教育和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合作社社員的基本知識
-                                                      依法開展合作社執法檢查
-                                                      組織并指導合作社的國際交流工作
 

2.   越南合作社與公司的基本區別

 
(1)       出資: 個人(無論是自然人或法人)都不能投入超過合作社注冊總資本30%的資金。而公司企業沒有這一限定。
(2)    社員權利:每個社員不論向注冊資本出資多少,都只享有一票;而在公司企業,每個成員的投票權重一般完全依據其向企業注冊資本注資的比例而定。
(3)    功能:合作社是一個自助組織。它首先關注幫助自己的社員,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是它的最終目標。對一個公司企業來說,它的最終目標通常是追求利潤收益的最大化或最優化。
(4)    收益分配:對公司企業來說,企業的收益分配是根據成員的股份。    而合作社的分配是根據使用的服務和出資多少。
 
3.      一些正在調整的政府政策
 
(1)    土地政策:土地免稅分配給合作社,用作辦公、經營和生產場所。
(2)    稅收:目前,適用于合作社的企業所得稅是28%。(合作社反
映這一稅率太高,造成稅后分配剩余太低)。
(3)    合作社工作人員的培訓:每年國家都有足夠的預算,為省合作社系統的工作人員提供培訓。合作社主席參加培訓課程要繳50%的費用。這阻礙了合作社主席參加培訓。
(4)    貸款渠道:許多合作社反映他們拿不到貸款,因為他們沒有關系。有些省建立了保證金制度,以便合作社借款。
(5)    合作社工作人員的保險:正在制定保險政策,以便指導合作社為其全日制員工繳保費。
 
4. 合作社法主要內容介紹
 
越南于1997年實施合作社法。 2003年,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修改的法律,做了一些修改和補充,以便為促進合作社的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我將在此重點強調幾個修改的條款:
 
(1)   合作社的定義(第一款)
 
       合作社是根據法律條款由個人,家庭和法人(叫做合作社社員)建立的經濟組織,他們分享共同的利益和需求,自愿出資出力,發揮各個社員的集體力量,相互幫助,開展更有效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改善自己的精神和物質生活,促進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修改后的法律增加了:合作社作為企業,具有法人地位,實行自治,依法對其法定資本,公積金和其它來源的資金負有財政自律義務。
 
2)國家關于合作社的政策(第三款)
2.1 國家將:
 
a) 頒布和實施政策。在官員培訓、人力資源開發、土地、金融、信貸方面,實施支持合作社發展的項目。設立支持合作社發展基金;應用科學技術;開發和拓展市場;投資基礎設施發展; 為合作社參與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項目創造條件。
b) 鼓勵并為合作社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c) 確保合作社在法律地位,生產和經營方面與其它類型的企業享有同等條件。
d) 根據法律條款,保護合作社的合法權利。
e) 尊重合作社在生產和經營上的自主,自決和自律的權力。
f) 不干涉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和合法經營
 
2.2 關于農業合作社,政府將根據特定時期的發展水平特點,制訂特殊優惠政策
 
3)合作社的組織和經營原則 (第五款)
a)     自愿加入和退出合作社
b)    民主平等管理
c)    自治,自律和互利
d)    社區合作和發展
  
4)合作社的權利(第六款)
 
合作社享有如下權利:
a)     選擇法律未禁止的生產、經營、服務和分支機構;
b) 決定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和服務的形式和組織機構;
b)    根據法律條款,為擴大生產經營,直接從事進出口貿易,或與國內外的組織和個人組成合資企業;
d)    根據法律規定,合作社社員如果不能滿足合作社生產經營的需要,可以雇工;
e)     根據合作社章程決定接納新社員、處理解決社員退社的要求以及開除社員;
f)      分配合作社的收益,解決合作社的虧損;
g)     決定獎勵在建立和發展合作社的過程中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懲處違犯合作社章程的社員;決定對合作社造成損失的社員實行強制賠償;
h) 貸款并通過其它渠道融資,依法在合作社內部進行借貸;
i) 依法保護合作社的知識產權;
j) 拒絕組織和個人違反法律條款的要求;
k)     對違犯合作社法定權益的行為提出賠償要求;
l)       合作社享有法律規定的其它權利。
 
5)經營注冊備案(第13款)
經營注冊備案包括
a)    經營注冊申請
b)   合作社章程
c)   社員人數、管委會和監委會名單
d)   合作社成立會議的記錄
修改后的法律刪除了如下條款:
- 合作社社員名單,住址和職業;
- 生產、經營和服務計劃;
- 依法開展的業務和專業執照
 
(6)  合作社的社員資格(第17款)
a)    滿18歲具有民事行為的越南公民,凡愿出資出力,贊成合作社章程,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均可成為合作社社員;官員和國家公務員可以成為合作社社員,但不得直接參與合作社的管理工作。
b) 按章程規定,家庭和法人可以成為合作社的社員。在入社時,家庭和法人需推舉一位符合會員資格的個人作為代表。
c)     如果合作社的章程未禁止,個人、家庭和法人可以成為多家合作社的社員。
 
(7) 合作社社員年會的內容 (第22款)
           此處有一補充:是否分別建立管委會和執委會。
如合作社僅設管委會,管委會同時執行管理和經營功能,合
作社社員大會將選舉管委會領導(合作社主席/社長)作為合作社的法人。
如分別設立管委會和執委會,管委會有權經合作社社員大會批
準任命/解職,雇傭/終止合作社經理的工作合同。
             管委會的領導將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
 
 
(8)  合作社聯合會 (第44款)
a) 如有需要,合作社可以根據其愿望建立合作社聯合會。
合作社聯合會是根據本法第5款關于合作社組織運營原則開展工作的經濟組織。
合作社聯合會應建立管委會和董事會。
管委會由主席/會長領導,董事會由董事或董事長領導。
聯合會應在省商務注冊辦公室注冊。
b)    合作社聯合會應依法有權選擇自己的名稱和會徽。聯合會的印章、廣告和交易文件必須標有“LHHTX”(聯合會)字樣。
c)     聯合會的目標、功能、任務和組織結構將由社員代表大會通過的聯合會章程規定。
 
(9)  合作社聯盟(第45款)
a) 合作社聯盟是由合作社和合作社聯合會自愿組成的社會經濟組織。聯合會聯盟由分會和經濟分會發起組織。合作社聯盟應設在中央和省一級。
b) 合作社聯盟具有如下功能:
-         代表并保護其合作社和合作社聯合會成員的權益;
-         為合作社的發展開展宣傳動員工作;
-         為建立和發展合作社提供所需的支持和服務;實施政府委派的支持合作社發展的項目;替政府培訓和培養合作社的工作人員;
-         參與有關合作社的法律和政策的制訂;
-         依法代表合作社和合作社聯合會成員,協調并開展與國內外組織的聯系。
c)合作社聯盟的權利、任務、組織結構、名稱和財務由合作社聯盟章程規定。
 
(10)            國家對合作社的管理 (第46款)
a)       國家管理的內容包括:
-         頒布、宣傳和組織實施有關合作社的立法;
-                                                      解釋和實施合作社發展的戰略和計劃
-                                                      組織經營注冊,指導合作社和合作社聯合會的經營注冊工作;
-                                                      組織教育和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合作社社員的基本知識;
-                                                      依法進行合作社執法檢查;
-                                                      組織并指導合作社的國際交流工作。
b)國家有關合作社管理機構的責任
-                           政府對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
-                           由部和部一級機構在其任務和權限范圍內負責對合作社進行管理;
-                           由各級人民委員會依法在其轄區內負責對合作社進行管理;
-                           政府將就部、部級機構和地方當局在合作社管理的分工和放權方面頒布具體條例。
 
(11)            各級人民委員會關于合作社的任務和權限
a)       各級人民委員會在其任務和權限范圍內將:
-                           在轄區內宣傳、動員并創造有利條件,支持合作社的建立與發展;
-                           指導并鼓勵合作社為當地人民的利益協調運作;
-                           開展合作社法和其它有關法律文件的執法檢查;
-                           在權限范圍內解決不滿、投訴和糾紛并處理違反有關合作社法規的事件;
-                           依法執行國家對合作社管理的其它內容。
      b) 各級人民委員會的專業機構在其職能、任務和權限范圍內
應支持人民委員會在規定的領域內履行國家對合作社的管理。
 
http://www.ccag.com.cn/downloads/training/FA/FA_NS/cn/[cn]FA_Vietnam.doc
下一篇: 緬甸生活習俗     上一篇:緬甸仰光購物
   分享到:

標簽:

官方互動

中越博覽網官方微博

聯盟單位:廣西中國-東盟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處、南寧會展行業協會、東盟商務中心
運營單位:廣西南寧華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電話:+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備11003182號 技術支持:南寧煙寒網絡公司

 
QQ在線咨詢
售前咨詢熱線
+86 771 4899330
參展預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热99精品视频 | 99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 | 人人狠狠综合88综合久久 | 8x8x拨插拨插 | 伦理片 在线播放 | 高辣h浪荡小说校花系花2 | 在线h观看 | 四虎影视网 | 日韩福利影院 | 成人亚洲网站 | 俺来也综合 | 青草青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黄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 | 我要看一级黄色毛片 | 日本五级床片午夜视频 | 欧美又粗又大又硬又长又爽视频 | 1024.1024亚洲 国产 图片 佐佐木明希黑人经典作品推荐 |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 天天射天 | 免费影院入口地址大全 |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 奇米在线8888在线精品 |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群插 | 色羞羞| 公交车系列进入老师 |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热思思久久 |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视频无需下载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 |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国产精品乱码 | 三上悠亚ssni-432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