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看世界!“摩托車王國”越南也搞互聯網+
圖片說明:圖為衣著時尚的越南情侶在逛河內的一家大型商場。
【環球時報駐越南特約記者 白勉 環球時報記者 白云怡】 “Online Friday(周五在線)!”12月1日,是越南的網購節,這一天很有些中國“雙十一”的味道。越南是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說它陌生,是因為越南人的衣食住行近些年發生了很大變化。越南不光有面額巨大的越南盾和口味清淡的米粉,還有9000多萬人口, 2016年GDP超過2000億美元。越南更是一個“年輕的國度”,約七成民眾年齡在35歲以下。這一代人隨越南接入互聯網20年而成為“網癮一代”,并趕上移動互聯網經濟的大潮。他們欣賞東亞的流行文化,向往國外的生活,把傳統和時尚嫁接,讓連鎖奶茶店、私人健身教練成為創業新寵和熱門職業。
青睞電子商務,出行用叫車軟件
自2007年起,越南開始進入人口結構年輕化的“黃金期”。美國一家市場研究機構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與很多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相比,越南有接近70%的人口年齡在35歲以下,其中25歲至34歲的群體占32%,這不僅意味著越南有優勢明顯的勞動力市場,還有年輕的消費大軍。
近年來,越南電子商務市場增長迅速。據越南電子商務協會統計,2016年越南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漲幅高達22%,是東南亞地區電子商務產業增長最快的國家。越南每年組織類似“雙十一”的網購節。每年12月第一個星期五,越南電商平臺會集中在這一天組織“Online Friday”促銷活動。2016年網購節交易總量超過1萬億越南盾(1萬越南盾約合2.9元人民幣)。目前越南排名前十的電商網站中,有Lazada和Shopee兩家是外國電商企業,運營模式類似于淘寶的綜合類電商,另外8家本土電商大多類似于Amazon的直營類電商,商品以家用電器、數碼產品、數碼配件為主。
越南國土南北狹長,人口密集的首都河內和中央直轄市胡志明市分別位于國土南北兩端。特殊地形讓越南的物流系統僅以胡志明市-河內這一線路為主,如一些專用于電商的網絡物流平臺上,服務頁面里就只提供“河內-胡志明市”“河內/胡志明市-其他地區”兩種服務。河內和胡志明市之間只有1500公里,但快遞通常以公路方式運送,需要等上四五天。而同一城市的服務非常快。《環球時報》記者在Lazada下單購買面包機,晚上10時下單,結果第二天早上8時就收到商品。快遞人員說,夜間匯總訂單后,早晨統一配送商品,由于配送地點就在河內市區,所以一兩個小時就能送到。在越南,很多小商戶因擔心手續繁雜、促銷活動多等原因,沒有入駐Lazada這類的電商平臺,而是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進行營銷。一位經營自主設計手機殼的店主告訴記者,他們在河內和胡志明市有兩個實體店,這兩個城市的訂單可直接由實體店人員配送,郊區和其他省市才會交給快遞公司配送,無形中節約了一大筆物流成本。
越南有“摩托車王國”之稱,上下班時交通混亂、易堵車,汽車還沒有摩托車快。相比于共享單車在越南的蕭條,進入越南市場的租車軟件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特別是有的摩托車叫車業務無起步費、每公里費用僅3000越南盾。提供服務的摩托車騎手統一著裝,相比路邊的“摩的”讓人感覺更加安全可靠。
幾位越南學生給《環球時報》記者展示了他們手機上下載的名為“Grab”的APP。這是一個像“滴滴打車”一樣的互聯網叫車軟件,只不過在越南,Grab更多被用來叫摩托車。20歲的大學生阮氏蘭英說,她和很多同學在出行時都會用這個軟件叫摩托車,非常方便。在河內,可以看到身著綠色制服的摩托車駕駛員輕車熟路,在車流中穿行。
喜歡東亞文化,奶茶取代冰茶
越南是世界咖啡生產大國,在河內有很多情調各異的咖啡館。但近年來,奶茶在越南越來越受追捧。據統計,有一段時間,河內平均每月新開8家奶茶店,每家店每天一般售出二三百杯奶茶。在有的街區,一公里內能看到數家口味不同的奶茶店。消費者主要是越南年輕白領和學生,他們也是受中日韓文化影響較深的群體。很多人喜歡“重溫”在中韓電視劇中看到的男女主角奶茶店約會的場景。一些環境優雅的奶茶店很受追捧,還開起了連鎖店。有的奶茶店帶有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的品牌“烙印”,看中文店名和Logo都很像中國的網紅奶茶店“喜茶”,但仔細看英文店名會發現寫的是“HEEKCAA”或 “HEFKCHA”,而非“喜茶”的“HEYTEA”。在越南奶茶店,一般一杯奶茶約4萬越南盾,經常會有各種促銷。
在河內一家名叫“鼎茶”的奶茶店,19歲的阮秋芳一邊喝著奶茶,一邊看著手機上播放的中國古裝偶像電視劇《錦繡未央》。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很喜歡去各家店品嘗好喝的奶茶,每周喝兩三次,“覺得味道非常好”。“之前越南的奶茶店很少,大概在一年前,奶茶才在越南火起來,大街兩側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奶茶店。”阮秋芳還告訴記者,越南還有一種傳統飲品——冰茶,但她和很多同齡人認為,“奶茶比冰茶更好喝。”
最近幾年,中國古裝偶像劇和韓國現代愛情劇吸引了不少越南年輕人。中國影視明星楊冪、黃子韜在越南都有不少“粉絲”。潘氏創是峴港外國語大學的在讀學生。提到中國電視劇,她一下子說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開月正圓》《孤芳不自賞》等劇名,有的還是中國最新播出的。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許多電視劇在中國國內的電視臺剛一播出,就會被人翻譯成越南語上傳到Youtube上。除了電視劇,中國和韓國綜藝節目也都被“粘貼和復制”,如《爸爸去哪兒》《非常完美》等節目都有越南自己的版本。
越南年輕人喜歡體育運動。2016年世界杯期間,河內街頭的啤酒大排檔成為一道特色風景,很多年輕人深夜還在路邊看球喝酒。除了國際比賽,越南國內足球聯賽也球市火爆。11月30日晚,越南北部榮市體育場舉行越南杯決賽,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該場比賽門票幾個月前就被搶購一空,沒有買到票的年輕人就在體育場外面吶喊助威。
健身、籃球、瑜伽和搏擊近年來也十分受越南年輕人的喜愛。一些高級寫字樓附近帶有桑拿、按摩浴缸的豪華健身房,年費約3000萬越南盾。高校附近的普通健身房設施簡單,但十分便宜,年費通常只要100萬越南盾,因此吸引了不少青年學生。私人教練近年在越南很搶手,想約到水平高的教練越來越難。
愛用社交網絡,想去國外留學
11月19日是越南接入互聯網20周年的日子。越南目前擁有5000多萬網民,占人口的5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6.64%。在《環球時報》記者的采訪中,很多越南年輕人都說,自己每天都要上“至少一到兩個小時的網”。河內大學大二學生阮氏青玄說:“我絕大多數同學和朋友都掛在‘臉書’上,我們班級還有一個小組,平常班長經常在里面發布信息。”阮氏青玄說,通過社交媒體,她就參與過一個“為婦女權利而游行”的活動,以推動越南的性別平等。
“臉書”2016年針對越南用戶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天使用臉書的越南人多達2000萬,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2.5小時,比看電視的時間多兩倍。越南本土的社交工具Zalo這幾年也風生水起。這款聊天軟件2017年初時注冊用戶就超過 7000萬。為迎合青年人的需求,Zalo研發團隊學習微信、WhatsApp等社交軟件,不斷增加視頻發送前剪輯、照片看后銷毀、消息撤回、自定義表情、發紅包等功能,并推出許多官方服務平臺,讓百姓輕松查到疫苗接種記錄、食品安全信息、商店會員卡信息等實用內容。
Bigo是越南最火的直播平臺,2016年上線后一直穩居越南應用商店下載榜前10名,曾創下連續10天榜首的紀錄。今年8月,Bigo在越南舉辦“女神評選賽”,海選活動有20多萬人報名,決賽在胡志明市濱城劇院舉行,當天劇院外人山人海,現場一票難求,網絡直播也收視爆棚。在海外留學的越南Bigo用戶直播講述留學故事的節目,也為Bigo收獲不少人氣。
隨著越南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越南人對國外的了解不斷加深,很多越南人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去留學,出國潮也帶火了留學培訓機構。一位越南高校的語言學教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經常去美國參加研討會,對美國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水平非常了解。他的女兒正在上高中,已開始準備托福考試,準備直接去美國上大學。他還分享自己的感受說:“從越南去美國大多要在香港、東京或首爾轉機,全程要20個小時,飛一次很累,但如果去留學還是很值得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美歐國家,日本、中國和新加坡也是越南學生希望前往的留學目的地國。河內大學大二學生阮氏青玄每周都去補習英文,她說:“我小時候,越南不重視學英語,但現在不同了。我們越來越覺得英語很重要。學好英語,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告訴記者,現在越南的外企很多,學好英文更容易找到好工作。不過,大部分越南家庭目前還擔負不起小孩出國留學的費用。有越南學生就表示,正在等待到中國留學的公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