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出口企業應主動求變迎接挑戰
今年1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2418,創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的全面升值走勢將給鞋類出口企業帶來巨大壓力。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鞋類出口企業要直面壓力,在積極進行二次研發和實現品牌輸出等方面做足文章,化壓力為動力,爭取在出口方面實現新的突破。據統計,2007年全國共出口鞋類產品25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我省檢驗檢疫轄區檢驗出口鞋類23萬批、50億美元,占轄區出口總量值的43.6%和32.3%,分別比增1.8%和7.3%,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雖然去年我省鞋類出口呈現穩定增長的形勢,但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鞋類出口面臨著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壓力。分析人士認為,2008年人民幣可能會改變單邊升值的走勢,實現對主要國際貨幣的全面升值。據介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從8.4降至7.3以下,每雙鞋利潤減少了4.4元,直接影響了承接訂單的積極性。對于鞋業這種勞動密集型、貿易順差大、平均利潤率低、抵御匯率風險能力弱的產業來說,僅靠自身消化人民幣升值壓力非常困難。
業內人士為此建議,我市有關職能部門和鞋類出口企業可抓好以下幾方面,通過政企聯動,提高企業自身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主動應對人民幣升值等各種壓力所帶來的挑戰。一是引導企業轉變增長方式,通過整合資源、技術升級,提高鞋類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二是從貸款、稅收、財政等政策上支持企業增加科技投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引導企業吸收先進制鞋技術和研發理念,積極進行二次研發,提高吸收、轉化和再創新的能力;四是引導企業培育品牌,努力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轉變。(記者 尼松義)來源: 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