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產業重組升級悄然展開
自行車市場新變化① 利潤空間逐漸壓縮,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
□ 本報記者 康 華
編者按 近年來,我國自行車產業發展迅速。2006年全國自行車總產量已達8500萬輛,出口5600萬輛,占世界貿易量的70%;電動自行車業近5年來高速增長,2006年產銷量達到1950萬輛,比2005年增加60%以上。從10年前的加重車、輕便型自行車到現如今的運動款、折疊型自行車,自行車的質量檔次越來越高;電動自行車也從初期的一兩款老式簡易型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豪華型、輕摩型和高檔鋰電池電動車。變化大、更新快成為自行車市場的最大特點。今天起,我們連續推出“自行車市場新變化”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隨著自行車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及社會購買力的提高,自行車、電動車市場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市場競爭從單純的產能和價格競爭向企業技術實力、產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等深層次演化。記者日前采訪了天津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理事長龔孝燕,她認為,我國自行車產業的重組升級已經從三個方面悄然展開。
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截至2006年,天津自行車產業實現了連續7年的持續穩步發展。去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量合計達4632.3萬輛,占全國總產量的44.3%;天津的富士達、邦德、新寶、彪牌、新科林等自行車企業發展很快,成為國內有影響的品牌和主導型企業。
去年年底,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北京新日電動自行車公司先后與臺州新大洋集團有限公司、溫州慶甌摩托車配件有限公司、天津泰豐小鳥電動車有限公司3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在天津大港安達產業園區打造電動車生產基地。新大洋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電機生產企業,慶甌摩托車配件公司是集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配件研發生產為一體的技術企業;泰豐小鳥是電動車整車企業。據了解,這4家企業共投資5.5億元進行集約化開發。
龔孝燕告訴記者,近兩年來,一些有實力的自行車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能擴展等方面提升很快,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普遍加大資本投入力度,從全面提升企業技術資質的高度上,下功夫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使企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二是在加強企業技術改造的基礎上,采取與電機、電池、塑殼等配套企業及技術研發機構合作的方式,在企業周邊打造緊密型或半緊密型的配套鏈,促進企業生產水平、管理水平、產品研發創新能力及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使企業迅速上升為年產20萬至50萬輛的大型龍頭企業。三是強強聯合打造集約化生產基地。
隨著企業實力增強,為了保證其核心產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必然要求整個產業配套鏈圍繞其核心產業運轉,形成對整個產業鏈的整合,最終掌控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以切實掌握信息流、資金流、倉儲物流,有效削減庫存、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因此,這一變化必然加速整個自行車產業的重組和升級。
產業重組升級步伐加快
據零點咨詢公司所做的市場調研顯示,目前國內自行車市場已趨于飽和,2/3的產品依賴出口;電動自行車產量已達2000多萬輛,而市場需求仍有較大空間。當產銷規模達到4000萬輛時,電動自行車市場需求曲線才達到飽和的平臺區;而達到產銷增長停滯的平臺區,零點公司的預測是需要5年至1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起碼在今后5年內市場形勢仍然是樂觀。
但是,根據天津自行車協會的分析預測,情況并不樂觀。龔孝燕認為,按照現在的產能增量和增速,達到4000萬輛的規模,用不了5年時間。據輕工聯合會認證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全國申請電動自行車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已達2095家,按年產2000萬輛計算,每個企業均產不足萬輛;隨著國內摩托車行業、家電行業即將整體加快進入電動車市場,產能擴張將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不僅如此,隨著生產資料持續上漲,企業生產成本逐步加大,利潤空間逐漸壓縮,尤其是生產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這一局面將令中小企業的競爭壓力加大。據中國自行車信息中心預測,目前年產銷量4萬輛的企業已處在盈虧平衡點上,年產銷量在2萬輛—3萬輛的中小企業經營困難。
種種跡象表明,國內電動自行車業在今后兩年間企業優勝劣汰的結果將全面顯露出來。
產品創新和品質提升加速
近10年來,隨著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使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及零部件產品的更新速度、自主創新的力度和產品質量檔次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以自行車產品為例,從10年前的加重車、輕便型產品已迅速向多種花色規格的休閑款、運動款、折疊型轉變,產品的質量檔次越來越高;電動自行車也從初期的一兩款老式簡易型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豪華型、輕摩型和高檔鋰電池電動車。變化之大,更新之快,令人眼花繚亂。企業正是靠這種持續的研發創新和產品的推陳出新來贏得市場,創出品牌,實現健康發展。
目前,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實力型企業為了鞏固和擴展市場份額,提升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在穩定生產規模的基礎上,已開始把投入重點轉到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上來,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產品研發創新活動日趨活躍,通過引進和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積極研制開發創新型的自行車、電動車和零部件產品。近兩年自行車、電動車創新產品大量涌現,這種現象清楚地表明,實力型企業通過企業實力快速成長,在經營理念和駕馭市場的能力方面已經有了質的提高,已經突破了中小企業的局限,眼光更加長遠,能夠做到以技術實力樹企業形象,以產品質量促效益增長,以品牌擴展市場。
龔孝燕對記者說,天津自行車、電動車產業的整體品質也正在扎扎實實地提升,產業的增長方式已開始轉變,這正是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