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調整一個月石化行業出口大幅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部剛剛公布的分析報告顯示,出口退稅調整政策生效一個月來,石油和化工行業出現了增速雖然小幅下滑但出口仍舊大幅增長的復雜局面。
來自國家統計局8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自7月1日我國出口退稅調整政策正式生效后,磷化工、純堿、染料等傳統化工行業均承受了較大沖擊。反映到工業增速上,7月份,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速為20.2%,較上月降低了1個百分點。但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部的報告顯示,7月份全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05.9億元,同比增長22.8%。
對于出口退稅新政之后行業增速停止甚至降低,這在業內人士的預料之中。一些化工產業由于出口受限,反過來擠壓國內市場,造成國內市場供大于求,一些企業裝置半開半停甚至停車。這在化肥行業表現得最為明顯。另外,出口退稅新政也迫使一些高能耗產業自覺放慢發展速度,調整發展方向。盡管如此,有關專家還是樂觀地估計,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發展速度。
對于出口退稅新政之后行業出現的出口反而大幅增長的現象,分析認為,這是由于不少外貿訂單一般都提前幾個月簽訂,同時當前國際化工市場價格仍高位運行所致。這一情況表明,盡管出口退稅調整政策7月已開始生效,但新政策對石油化工行業的出口影響還不太明顯,今后形勢有待進一步觀察。
如化肥行業,由于國內銷售壓力較大,盡管面臨著30%的高額出口關稅,但國際市場價格很有誘惑力,因此企業還是不得不擴大出口,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長。又如兩堿行業,盡管出口退稅雙雙被取消,但是由于國際市場供不應求,今年出口價格又上漲了18~23美元/噸,因此企業的出口熱情不減。
值得注意的是甲醇。7月份,國內國際甲醇價格都在走跌。國內出口量明顯減少,而進口相反卻在增加。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