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半導體設備進口快速增長
新華網上海頻道吳宇 陳定5月30日報道: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上海口岸共進口半導體設備1870臺,金額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6%和1.1倍。一般貿易是國內半導體產業實現進口技術吸收消化的直接渠道,體現了我國有效承接國際半導體產業轉移的趨勢。前4個月,上海口岸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半導體設備443臺,同比增長50.2%。
從進口來源地看,上海口岸半導體設備自發達國家進口比重明顯提高。前4個月,上海口岸自美國、歐盟和日本合計進口1064臺,同比猛增86%,占口岸進口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9%升至56.9%。同時,自東盟、臺灣等技術相對低檔一些的區域進口減緩。其中,自東盟進口284臺,同比下降36.6%;自臺灣進口154臺,同比下降31.9%。兩者合計所占口岸進口比重為23.4%,同比回落20.1個百分點。據介紹,晶圓、半導體器件以及平板顯示器制造設備是半導體產業鏈中資本和技術密集度較高、產業附加值較大的環節。前4個月,上海口岸上述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增速均高于同期口岸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體增速,半導體設備進口的高端化趨向凸顯。
中外合資企業和國有企業成為帶動半導體設備進口的“增長極”。前4個月,外商投資企業通過上海口岸進口半導體設備1430臺,同比增長15.9%,占同期口岸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量的76.5%;國有企業進口158臺,同比猛增85.9%;私營企業進口272臺,同比增長17.7%。
統計顯示,前4個月,上海和江蘇所屬企業共通過上海口岸進口半導體設備1680臺,占進口總量的89.8%;安徽、江西、湖北、河南、陜西、新疆、甘肅等7省區通過上海口岸進口半導體設備數量由去年同期的11臺躍升至38臺,增幅高達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