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及摩托車零配件市場簡況
一、概況 日本除了大量生產和出口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之外,每年也自國外進口3000多億日元的相關零配件。最近兩年,由于其國內經濟不景氣,汽車、摩托車的銷售及生產總額均呈衰退,直接影響到日本國內汽車和摩托車零配件的生產及進出口。1999年日本國內汽車(包括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的產量首次降低到1000萬輛以下,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1999年摩托車的產量也比1998年下降近15%,僅達225萬輛。 另一方面,由于不景氣,日本有車族延緩換購新車。這一消費傾向使得舊車的使用年限延長,而新車的銷售數量下降。日本汽車的擁有量也受這一趨勢的影響,在1999年首次超過7000萬輛大關,其中轎車的擁有量也首次超過5000萬輛,達5116萬輛之多。汽車擁有數量的增加相對地提高了維修用的零配件的市場需求。對于供應維修用汽摩車零配件的廠家而言,日本維修市場的商機也相對擴大。 受景氣低迷的影響,1998、1999年日本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的生產總額持續降低。據日本自動車用品工業會的統計,1998年的產值達6.2萬億日元,較上年減少7.9%;而1999年的產值達6.14萬億日元,較上年減少0.9%;其中汽車零配件的生產金額達6.02萬億日元,占總產量的98%:而摩托車零配件的比重僅為2%。2000年1~9月每月產值除9月外每月均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1~9月生產累計金額為4.8萬億日元,較1999年同期增長5.5%。 二、出口 日本生產的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約有半數以上出口到美國及歐洲市場等國外市場;另一半則供日本國內各大汽車、摩托車廠組裝整車之用和供其國內售后維修市場之用。豐田、日產、本田、三菱、馬自達、大發等10余家汽車生產廠除了每年在國內組裝1000萬輛左右的新車外,還積極赴國外設廠。目前每年在國外生產的日資汽車超過600萬輛。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商也跟隨整車廠外移設廠,以利就近供應并拓銷當地市場或返銷日本。日本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廠商目前己在國外設立 1057個生產基地,其中在亞洲有608個,占 58%。此外,由日本出口的汽車、摩托車零配件每年高達3萬億日元以上,主要供應日資整車廠及其他車廠。 據日本大藏省通關統計,1998年日本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的出口金額達3.3萬億日元,比上年減少7.9%,這一出口額占其生產金額的53.2%。出口的減少直接影響到生產產值,使得1998年的生產總值也減少7.9%。1999年的出口額減幅縮小,僅比1998年下降1%,達3.26萬億日元,其中汽車零配件約占97.3%、摩托車零配件約占2.7%。進入2000年之后出口轉旺,1~7月的出口額已達2萬億日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 三、進口 由于日本廠商本身的實力強大,不論整車或零配件的開發設計及生產組裝均可與美國車廠分庭抗禮。所以其產業及售后市場對進口零配件的依存度相當低,僅約11%左右。據大藏省通關統計,1998年日本從國外進口的汽車零配件金額達3775億日元,較上年增加3.3%;1999年進口3491億日元,比1998年減少7.5%。2000年1~8月的進口額則比1999年同期增加4.3%,達2415億日元。日本從國外進口的汽車和摩托車配件主要是汽車用附屬品、活塞式發動機、汽車音響及輪胎等4類。美國、德國、臺灣地區為三大主要進口來源。 四、售后市場 日本汽車、摩托車售后市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因銷售渠道相當多,很難掌握。據日本汽車用品專業雜志社AMNetwork每兩年一次針對主要銷售渠道所做的調查顯示,1999年日本的汽車用品(含零配件、潤滑油品等)的零售市場規模為5.06萬億日元,較1997年減少4.5%。 日本國內汽車零配件售后維修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為保養廠及零售商。這兩種渠道按銷售金額排列可細分為:①汽車保養廠(含汽車電機行);②汽車用品店;③汽車經銷商(Dealer);④加油站;⑤輪胎店;⑥家用品中心(Home Center);⑦折扣店;⑧家電平價店;⑨郵購等九種。上述9種渠道1999年的店鋪數高達16.75萬家,零售額達5.06萬億日元。其中保養廠達8.40萬家。全國性、地方性及獨資型汽車用品店也有2000家左右。Autobacs、Yellow HWO等兩家全國性汽車用品店近幾年積極地在日本全國各地開設連鎖店,這兩家公司1999年在日本國內共有將近950家連鎖店,營業額高達 4100億日元。其店鋪數約占日本全國汽車用品店的一半,已形成壟斷局面。并且這兩家龍頭公司的店面越開越大,店面內除了汽車、摩托車用品賣場外,還附設保養場。 五、具有專用功能的用品受歡迎 日本開車族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最近對于汽車用品的消費行為也轉趨保守。大部分汽車用品的銷路呈現減少,有些商品即使銷量增加卻因單價降低,銷售額仍然減少。雖然市況不佳,但具有專門功能的汽車用品的銷路仍然不錯,例如嬰兒椅及免持手機等用品,因受法律規定嬰兒于車內必須坐在嬰兒椅上以及開車時不能手持移動電話講話的影響而銷路大增。其他如輔助用車燈、防盜器等功能性用品的銷路也不錯。 此外,車內飲料架、芳香劑、洗車、打蠟、修補用材料、發動機添加劑等DIY(自己動手)用品、省油或讓排出的廢氣更清潔的添加劑等產品也因車輛擁有量增加及車齡延長等趨勢而銷路看好。 六、市場限制 汽車、摩托車零配件在日本屆于自由貿易品目,既無法定的進口限制也無進口關稅。雖然如此,為了駕駛安全及減輕排放廢氣對環境的污染,進口零配件仍須符合日本道路車輛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并取得認證,否則將很難進入這個市場。進口零配件最好通過日本工業標準(JIS)的認證,或獲得日本車輛產品協會(Japan Automobile Products Association,JAPA)的推薦。例如,鋁合金鋼圈最好通過認證并貼上JWL的標志。除此之外,日本一般消費者還受到產品責任法的保護,如因產品瑕疵或疏于標示使用說明等原因而導致消費者受到傷害,制造商、進口商或零售商必須負賠償責任。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選擇零配件供應商時,通常非常重視供應商的產品品質、成本、技術開發能力、交貨是否準時及管理能力,簡稱QCDDM。除了符合有關法令規定或取得認證之外,想把汽車、摩托車零配件成功銷往日本市場的商人應先在QCDDM各方面多加努力;并制作日文的公司簡介、產品目錄及產品使用說明書等資料,尤其須注意日文文字是否通順,以免產生反效果。另外還要能適應客戶對于產品設計、包裝及“少量多樣”的訂貨要求。在開發市場方面,除自行聯系拜訪外,可多參加展覽會、洽談會等拓銷活動。 來源: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