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2009年停止出售鈦礦 影響我國鈦白粉生產
越南政府已經把鈦礦列為原料類礦產,意在保留鈦資源為國內生產而用。作為越南鈦礦最大進口國,此舉將會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上周末,越南工業部部長黃中海(HoangTrungHai)要求越南工業及貿易部對鈦礦開發規范進行修訂,鈦礦開發截止到08年底,自2009年起鈦礦產品將只為國內生產服務。政府還聲稱,財政部將會同環境部門于今年第一季度對其資源稅進行調整,并加征金屬和煤的出口關稅。
越南作為中國和日本的重要煤炭供應國,上周宣稱今年將大量削減煤炭出口,預計減少32%的出口量至22萬噸,以節約更多的能源供應國內電廠。
一位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高級人員向路透社透露,此舉將會對中國工業產生很大影響,因為中國進口鈦礦的消費量大約占鈦礦消費量的1/3。該人士還稱中國90%的鈦資源用于涂料生產,只有10%的鈦金屬用于合金生產。
中國的廠家只有選擇其它國家作為其新的主要鈦礦供應商,比如印尼,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
據越南政府提供的數據,越南鈦礦儲量約為34.5萬噸,大約占全球儲量的6%。目前海綿鈦價格下降為15美元/千克,是2005年4月最高值31.5美元/千克的一半,但仍比04年7美元/千克的價格高出兩倍還多。
據黃中海部長稱,越南將在2015年前投資1.24億美元用于鈦礦開發,屆時將建成3座工廠,用于海綿鈦,提純鈦鐵礦和白色涂料生產。來源:中國化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