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機械工業分析
1.產品以中小型為主越南的機械工業受到資金、設備、原材料、技術、工藝等多方面的限制,主要生產精密度不高、結構簡單的中小型產品。1990年的生產能力是:可生產小型拖拉機3000臺,農用機械4000臺,發動機、柴油機3萬臺,變電器1000臺,水泵4500個,金屬切削機1500臺,碾磨機1000臺,機 車150臺,汽車、拖拉機零件3000噸;該年的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的產量是:機床730臺,拖拉機250臺,電力發動機9900臺,變壓器2300臺,碾米機800臺,火車車廂 40節。少數機械產品由于質量較好而出口,如 1991年以來該國生產的工作母機、鋼制鉆頭、機械零件、D6型柴油機出口東南亞、獨聯體、香港、臺灣等。有的機械產品由于適合農村需要,受到農民的歡迎而在國內市場上暢銷。如陳興道機器制造廠生產的12匹馬力的柴油機,適合南部九龍江平原的需要;由越南熱和能源研究中心以及河內百科大學于1991年10月合制成功的150瓦和50瓦的風力發動機,適合九龍江平原和終年有季風的中部沿海一帶的需要,并送往在曼谷舉辦的亞洲能源展覽會上展出。某些大型機械也在研制,有的研制成功并投入生產。如越南重工業部電力技術設備總公司于1991年首次制成煉鋼專用的大型電動機,其功率為670千瓦,電壓3.3千伏,轉速每分鐘585周,當年在邊和煉鋼廠投入生產。不過,總的來說,越南的機械工業技術裝備陳舊落后,產品質量低下,缺乏競爭力。該國要求機械工業到2000年能生產各類內燃機、小型拖拉機、耕作機械和水泵;要能生產大部分的糖廠、茶廠設備,以及咖啡、橡膠、木材加工設備;要增加深度投資,生產高質量的耐用消費品,如自行車、電風扇、秤等;要爭取早日能組裝摩托車、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自己生產其中的部分部件,限制整機進口;要能制造5000噸級輪船,修理萬噸級輪船,制造載重1—2噸的三輪、四輪機動車、四座位小汽車等。
2.設備急需更新
越南的機械設備大部分是幾十年前從國外引進的,型號復雜、參差不齊,陳舊落后,急需更新。該國現有6000多臺大中型機床,大部分屬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2代產品,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本世紀40至50年代的產品。零星有一些自動化的專用機床,是通過聯合國機構的合作項目或外國投資項目引進的。據越南統計局的調查,該國工業單位投資購置新設備的比例目前只占10%。胡志明市工業企業使用的落后機械設備的比例仍居高不下,其中,食品加工業使用落后機械設備的占65%,建材工業作用落后機械設備的占80%,紡織工業使用落后機械設備的占57.4%,橡膠工業使用落后機械設備的占54.4%,人造革工業使用落后機械設備的占43.8%。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越南各工業領域的機械設備要落后2—4代,其中在電子裝配、煤炭、建筑機械裝配、水產品的冷凍等領域的設備要落后l—2代;在電力、造紙、林業機械修配、制糖等領域的設備要落后2—3代;在鐵路、公路、機器制造、造船等領域的設備要落后3—5代。機器設備的平均使用年齡多在30年以上,鐵路、公路、造船、機器制造等行業的不少設備已使用40—50年。與世界水平相比,越南工業生產領域的機械化系數只有50%,尚處于機械化的初期,自動化的比重幾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很多生產環節還是手工操作,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世界水平的30%。越南一些學者認為:近年從國外引進的技術設備雖然多為第二、第三層次的高新技術,有的已落后了15—20年,38%的設備屬于淘汰之列。盡管如此,但從外國引進的工藝技術還是改善了越南的技術設備水平,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加了產品的花色品種,增加了該國的出口創匯,創造了數萬億越盾的產值。
由于越南的機器設備陳舊落后,經常需要維修及補充零配件,購買整臺的新機器又缺乏資金,因此,該國對二手機械整件、二手機械零件的需求大。1993年,越南商業部規定進口機械設備每件價值10萬美元以上者,或交易總額50萬美元以上者,須經該部審查批準。進口機械設備500萬美元以上者,須經國家質量鑒定委員會審議批準。進口 1000萬美元以上者,須經總理審核批準。同年,越南輕工業部決定限制二手機械進口,認為進口二手機械 設備對該國的技術進步沒有帶來益處,對輕工業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規定限制進口 1970年以前的設備以及折舊終了保養不良的設備。機械設備陳舊落后,不但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削弱了競爭力,降低了工效,而且使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多?偠灾,制約了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