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擬大幅增加尿素深層施肥技術的應用
尿素深層施肥技術是指在秧苗移植后將較大的尿素壓塊插入稻子的根部。該項技術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氮流失。使用尿素深層施肥技術的農戶能夠將此前的尿素使用量減少一半,但產量卻能提高25%。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資助的相關研究已經對在孟加拉國推廣尿素深層施肥技術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孟加拉國農業部已請求國際肥料發展中心幫助該國執行推廣計劃。國際肥料發展中心(IFDC)的輔助機構土壤肥力和農業開發國際中心也已經開始貫徹執行相關的推廣計劃。
國際肥料發展中心首席執行官阿米特·羅伊稱:“在亞洲,數百萬大米種植者都依靠尿素肥料來滿足不同品種的高產量大米的氮需求。”他指出,包括孟加拉國、越南和柬埔寨在內的大多數農戶以前都是將尿素播撒于稻田的水中。
但播撒尿素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作法,因為大部分的氮會流失到空氣中和水中,僅有三分之一的尿素被植物吸收。而依照農業推廣部的預測,使用尿素深層施肥技術后,孟加拉國的旱季稻米生產將有望增產54.8萬噸。
孟加拉國農業部顧問C·S·卡林姆稱:“在采用尿素深層施肥技術的地區大米產量將會相當不錯。如果我們能通過采用尿素深層施肥技術而節省至少20%的尿素的話,那么我們就能夠通過自己的工廠來滿足大部分的尿素國家需求。”
尿素深層施肥技術可以將大部分的尿素氮保持在靠近秧苗根部區域的土壤里而不是流動的水中,這樣該項技術就能更好地提高氮的使用率。如果將尿素氮保持在流動的水中,氮就會更容易隨著氣體化合物或徑流的流動而損失掉。